诈骗手段花样翻新!蕲春人注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08:57 1

摘要:一、贷款、代办信用卡类案例1:2025年5月6日,钟某收到一条带有链接的贷款短信,因其刚好有贷款需求遂点击链接下载APP。钟某按照APP的操作进行贷款,但显示其银行账号输入错误导致无法提现。在联系客服后,客服让其根据链接下载了另一款APP,该APP的客服称提现

2025年5月5日至2025年5月11日

一、贷款、代办信用卡类案例1:2025年5月6日,钟某收到一条带有链接的贷款短信,因其刚好有贷款需求遂点击链接下载APP。钟某按照APP的操作进行贷款,但显示其银行账号输入错误导致无法提现。在联系客服后,客服让其根据链接下载了另一款APP,该APP的客服称提现需要准备贷款金额的60%,钟某向其亲属借款3万元充值在微信余额中。钟某又按照客服的要求下载多个购物APP,用客服提供的账号登录上购物APP,先后支付待付款的订单共23笔合计69638.6元,又按照对方的要求删除微信账单。之后发现自己被骗,损失共计69638.6元。警方提醒:正规贷款平台不会以解冻资金和资质审查为由先行收取费用,请勿轻易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贷款,办理信用卡请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二、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案例2:2025年5月8日,郑某在家中玩游戏时,一陌生网友称其有3套游戏时装可低价出售。该网友昵称与郑某一好友高度相似,郑某并未在意向其提供的银行卡转账5400元,在第二次转账10000元后郑某发现对方提供的名字与其朋友的名字不一样。郑某发现被骗,损失15400元。案例3:2025年5月10日,秦某刷快手视频时加入了一陌生群聊,在诱导下将在玩的游戏名称、游戏皮肤发给对方。接着对方恐吓秦某因其系未成年人玩此游戏导致该游戏公司账户被冻结6万元,若不配合父母将要坐牢3-6年。其秦某因害怕添加了对方的微信,按照对方的要求拿到林先生的手机。秦某使用自己的手机和对方微信视频,并将摄像头对准林先生的手机,秦某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在林先生的手机收到验证码后,对方使用这些验证码导致林先生卡内被转走32487元。警方提醒:交易网络游戏产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轻信高价收购、低价充值等谎言,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官方渠道进行交易!三、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案例4:2025年5月11日,王某接到一自称是某短视频官方客服的电话称其开通了直播会员,现已到期。如不关闭,每月将扣款800元。王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APP,注册成功之后王某手机黑屏无法使用。在电话中对方称在抖音后台帮其关闭自动扣款,暂不能操作。几分钟后对方要求王某打开手机银行APP,在输入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后发现钱分三次被转走,损失共计139999元。案例5:2025年5月5日,张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陌生电话称其办理的微信保险现已到期,每月即将扣费800元,今天是最后一天关闭的时限,如不关闭微信保险就会使用“免密支付”功能自动扣费。张女士一听就非常着急要求对方进行关闭免密功能,之后张女士在对方的诱导下在浏览器中下载APP,打开远程连接,先后输入了手机的支付宝密码、银行卡密码,在进行指纹验证和人脸验证后,张女士手机被控制黑屏,正常显示后发现钱被转走181732元。案例6:2025年5月6日,家住金湖东路的杨女士在家中接到自称“某短视频官方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其开通了抖音直播功能,如不关闭就要扣费。杨女士声称自己未开通过该功能,对方让其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下载注册APP,在该APP上收到一张开通直播的图片。杨女士选择关闭后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银行卡紧贴手机背后,这时杨女士手机显示黑屏无法点击。几分钟后杨女士手机可正常使用,在其输入验证码、人脸识别后发现其手机钱包和网银APP无法打开,银行发来的短信也被删除,杨女士发现可能被骗,损失共计49999.5元。案例7:2025年5月7日,周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通“00”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客服,称周女士购买“百万安全”保障服务,现已到期,如不关闭每月会自动扣款2000元。周女士在对方的诱导下登录网址查看了自己的保单,因害怕会被扣款就同意关闭。但由于自己不会操作,就让其女儿接过电话进行操作,其女儿在对方的诱导下登录对方给的网址并下载APP,一次开启网络加密、悬浮穿、屏幕共享等功能,接着被对方引导登录了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APP,在此过程中手机出现断续的黑屏情况,对方称是在办理退费的服务,周女士多次按照对方的要求使用人脸识别验证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先后被扣款共计18398元。四、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案例8:2025年4月28日,陈女士孙女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警察”的电话,对方称未成年人玩快手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因害怕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同时开启了视频电话,因对方身着制服就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将收到的验证码告知对方,陈女士发觉不对后便让其孙女挂断了电话,但发现银行卡上钱已被转走了,共计损失人民币8093元。警方提醒:“假警察真骗局”!凡是以公检法工作人员身份联系你,引导网上案件办理,让你将资金转至“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五、刷单返利类案例9:2025年4月上旬,陈先生刷到了一个中彩广告,互加微信后,对方告知能向其提供彩票的中奖号码,如中奖后只需给对方分15%的利润。陈先生非常动心,随后根据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扫描下载APP,双方在该APP上交流。对方称如果要得到相对准确的每期彩票中奖号码,就需要进入平台上做任务获取积分,获取积分就是往对方提供的账户上转账,转账后就可获取对应积分。陈先生在提现时对方称由于操作错误导致账户被冻结无法提现,需向对方转账进行解冻,陈先生发现自己被骗,损失共计38000元。警方提醒:刷单的核心就是做任务+提前垫付资金,通常是打着做任务,返提成,返佣金的名义,要事主事先垫付购买商品。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视频点赞分享,加关注做任务,这都成了刷单的新形式。牢记:刷单是违法的,刷单就是诈骗!

温馨提示

1.请将“预警提示”转发微信朋友圈,提醒同事、朋友防范电信诈骗;

2.不打开、不点击、不下载非官方渠道的手机短信、链接、APP,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个人隐私、电话通讯录等;

来源:蕲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