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关中国品牌阿维塔的风洞测试话题,引发行业高度聚焦。起因是,汽车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发布的一则短视频,将阿维塔12推上风口浪尖。视频中,其通过烟雾可视化法测得该车型风阻系数为0.28Cd,与阿维塔官方宣称的0.21Cd相差33%,甚至类比为“20年前燃油
风阻系数之战:阿维塔诉讼博主背后的新能源行业信任重构
近日,有关中国品牌阿维塔的风洞测试话题,引发行业高度聚焦。起因是,汽车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发布的一则短视频,将阿维塔12推上风口浪尖。视频中,其通过烟雾可视化法测得该车型风阻系数为0.28Cd,与阿维塔官方宣称的0.21Cd相差33%,甚至类比为“20年前燃油车水平”。这一结论经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后迅速发酵,引发全球关注,阿维塔12订单退订率在3天内出现异常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危机,阿维塔采取“三重透明”策略:5月9日在中国汽研风洞实验室直播测试,全程由公证机构及媒体监督,测得最低风阻系数0.217Cd(120km/h工况),并在不同配置下呈现0.217-0.2973Cd的动态区间。然而,博主后续的“道歉视频”因误称测试车辆为“原型车”引发二次争议,最终导致阿维塔于5月13日提起诉讼,索赔1000万元人民币,创下车企对自媒体索赔金额新高。
争议焦点:技术参数的真实性边界
在《一品汽车》看来,该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测试方法的合法性。阿维塔采用ISO 12021标准,在德国TÜV认证的L4级风洞中完成测试,而博主使用非标的烟雾可视化法,其测试环境因湍流干扰可能导致结果偏差37%。这种差异折射出行业长期存在的标准模糊性: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车企公布的参数中,90%以上为实验室理想值,且缺乏强制性的工况标注要求。
争议视频中,博主截取0.3Cd作为峰值数据,却未说明此为侧风工况下的瞬时值。法律界分析指出,这种剪辑手法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误导性信息传播条款。而阿维塔的直播测试则展示了工程设计的取舍逻辑:例如主动格栅开启时,风阻系数升至0.2741,但换取了电机30%的散热效率提升。这种动态平衡的复杂性,恰是消费者难以理解的技术深水区。
参数竞争背后的生存逻辑
事实上,风阻系数每降低0.01Cd,电动车高速续航可提升8-15公里。在800V高压平台普及的2025年,这一参数已成为车企续航竞赛的核心战场。阿维塔12的0.217Cd实测值,意味着其120km/h巡航时63%动力用于克服空气阻力,相比同级车型可多储备1.5%电能。这种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阿维塔4月销量达11681辆,同比暴增122.6%。
据MCN机构内部数据显示,争议性评测内容完播率比常规内容高43%,广告溢价能力提升27%。博主“苏黎世贝勒爷”的视频正是流量逻辑的产物:通过制造“20年前燃油车”的戏剧化对比,迅速收割百万播放量。在《一品汽车》看来,这种“流量狂欢”与车企的技术严谨性形成天然对立。2025年Q2,汽车垂类平台监测到针对技术参数的质疑视频同比增长240%,其中67%涉及新能源车,暴露行业信任体系脆弱的现状。
另据第三方调研显示,72%的消费者“看不懂专业参数对比”,65%认为“车企与博主各执一词时无从判断”。这种认知鸿沟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阿维塔事件中,部分用户因误信“原型车”指控而退订,却未意识到量产车的电子后视镜、低风阻轮毂等配置对数据的决定性影响。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技术传播异化为舆论攻防,消费者可能对行业整体产生信任疲劳。正如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所言:“受伤最深的永远是行业公信力。”
阿维塔并非孤例。北京某律所向《一品汽车》透露,2025年以来车企咨询“技术打假”案例激增,多家企业开始系统收集自媒体评测视频,建立证据数据库。阿维塔的500万元“黑公关”悬赏机制,更是将维权推向主动出击阶段。这种转变标志着车企从被动危机公关转向法律化、制度化的声誉保卫战。
对此,北方工业大学纪雪洪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尚未出台风阻系数测试的强制性国标,导致同一车型在不同机构测试误差可达15%。阿维塔事件后,专家呼吁效仿油耗标注制度,要求车企注明测试工况范围,并建立第三方权威评测体系。欧盟的WLTP标准、美国的SAE J1252规程,均为中国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对此,我们也希望,阿维塔的“风洞直播”或许将成为行业转折点。其意义不仅在于“自证清白”,更在于开创“技术自信+流程透明”的新范式:测试中,激光位移计校准证书、原始数据硬盘等关键证据全程公证封存,这种透明化操作正在重构消费者信任链条。而车企与自媒体的博弈,最终将推动内容生态的价值重构——从流量优先转向专业优先。
毕竟当参数成为信仰,透明便是唯一的武器与救赎。
写在最后:
阿维塔的千万索赔案,本质是一场关于行业信任体系的重构实验。当技术参数成为市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唯有将测试数据置于阳光之下,才能让消费者看清每一立方空气流动的真相。或许正如风洞中的阿维塔12配备精密的导流槽与可调尾翼,既是为了切割乱流,更是为了在舆论的湍流中,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划出一条通往全球市场的清晰轨迹。
来源:一品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