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海外留学,虽然不乏单纯为了海外教育出海进修的学生,但大部分群体还是抱有留在当地工作,或积累更多海外工作经验再回国发展,或留在海外拿下永居的计划。
上一天学不如上两天,上一年学比不上学了两年的,简单粗暴的数学公式是大部分人面对教育的态度。
而英国硕士教育以一年制为主,其更为艺术性与温和的教育氛围更是让大众把英国硕士和一年制水硕粗暴的画上了等号。
说起海外留学,虽然不乏单纯为了海外教育出海进修的学生,但大部分群体还是抱有留在当地工作,或积累更多海外工作经验再回国发展,或留在海外拿下永居的计划。
从这点来看,两年制硕士往往更能平衡教学与实习的尺度,让同学更有留下就业的机会。
比如在2022年皇艺大规模专业学制调整中,能明显看出两年制与一年制课程最大的区别,这里康石石以服务设计为例:
皇艺两年制服务设计课程安排(左图)与一年制课程安排(右图)图源:www.rca.ac.uk
对比起来会发现,两年制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们多了一个实习周期,也有更多时间为就业做准备,积累更多人脉从而更容易留在英国,显得含金量更高。
一年制则把更多压力交还给学生本身,选课尽量自己主动“增负”,实习也需要自己挤出时间去找,还没毕业就得参加各大企业校招面试,不可谓要求不高。
视角回到国内,大部分小孩从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接受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路径。
比如12年寒窗苦读教育中,被培养了一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注品质,导致上了大学也很少自我探索课程之外的内容,基本学校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
即使有的高校还在用老旧PPT教学生设计,无奈却又不知如何为自己寻找出路,制作一些模仿老师PPT的表情包发到网上自嘲,仿佛已经是学生群体能想到的最大反击手段。诸如此类的事件并不算少见。
图源:小红书
被动式学习的中国学生,碰上自驱式英国教学,同时国内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教育与海外仍然有一定距离情况下,导致大家乍一到海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不少人可能刚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紧接着毕业压力紧跟而来,导致整个学习期间过得尤为茫然。
老师的放养式教学让习惯被喂饭的人感觉“不负责”,学校耗费巨资建造的各类实验室又来不及体验,综合而成了一种“水”的感觉。
无论国内外,硕士阶段都很少通过大班课统一进行教学了。毕竟每个学生感兴趣领域的领域不同,擅长技能也不一样,通过实践做项目,并结合1V1的导师制,让学生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取得进步才是读研的意义。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问,以及能领悟到什么,往往因人而异。
康石石曾有一位学生C同学去往AA(建筑联盟学院)学习,这个地方被称为建筑界的星工场,扎哈·哈迪德在此毕业,而彼得·库克、默罕默德·穆斯塔法维等都曾在此任教。
北京著名地标望京soho便是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擅用流动曲线是她的设计特色之一
入学后和康石石好一番感慨,说开学之初他曾问导师,市面上建模软件繁多,学了好几款功能互补谁都放不下,有没有什么小众好使的软件能推荐一下。
导师特别高兴地和他分享市面上的软件都不如自己编写的软件好用,并且为这位同学传授自己编写软件的技巧,后来这位学生毕业后在英国找工作速度很快。从选择调整出一款适合自己的软件起,工作效率与质量都大幅提升了。
来自C同学的建议,建筑生想留英,学会revit软件以及会做施工图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而如果C同学基础建模就没掌握明白,且没有对专业各大软件摸清楚并拥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后续和导师交流只会鸡同鸭讲,或无甚收获。导师的话听了,但无法落实做下去,最终难以取得实际的进步性结果。
为此康石石时常建议各位同学尽量把基础打稳了再读研进修,不然光是追平基础就要花费许多时间,极大地影响了留学提升的效率。
近几年康石石还能明显感觉到,随着家长和学生拉长学习战线,开始从大一大二起就为了保研与留学提前进修后,这部分学生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留学体验更高,收获更多。
包括许多同学在英国读研后会发现,老师与学校更多是作为一个辅助的角色去提供大家需要的资源,比如提供动作捕捉实验室、VR、激光切割等设备,然后根据学生想做的项目提供相关建议与帮助。
康石石学生Z同学在皇艺上学后和老师约VR课,机房中充斥着外星人设备 图源:Z同学皇艺在读分享
像康石石同事 Quentin 读皇艺那年,就有几位同学对人与动物呼出的气体很感兴趣,后来发现奶牛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甲烷这种气体,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比二氧化碳更强烈,设计出了一款可将奶牛呼出气体中的甲烷成分进行转化的工具。
在资金和产出规模有限时,皇艺为他们提供从基金、到咨询、再到商业指导、专利申请的扶持,毕业时这几个学生就已经创业成功了。
至今皇艺已帮助120名毕业生创办84家公司,企业估值超3亿英镑 图源:www.rca.ac.uk
所以读研本身就像各位同学作为出海的水手在大海中航行,物资不够、找不到方向时学校老师站出来,提供相关资源并为其指导,停留在港口中看着别人行驶,是很难学到东西的。
综合上述两个情况,同学们应该也能对个人能力对号入座,思考更适合自己的是哪类学习模式。
对此,康石石的建议是:要么拉长战线,如前文所说大一、大二就开始自行提升个人设计能力,并尽早为海外留学做准备,减低个人水土不服的适应期;
而对于一些面向一年制仍然感到压力山大的同学来说,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下两年制专业,下面介绍一些比较热门,同时也是学生申请较多的两年制专业功大家参考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IDE),无需过多介绍,作为英国皇艺与帝国理工合办的两年制学位项目,集合QS艺术设计专排Top1与QS综排Top2,极致中的极致,每年申请人数数不胜数。
两年时长,有足够时间带领学生先后学习机械工程与设计创新,所以IDE的学生在实践中如何将工程与设计融合确实很有优势,一周一产出,三周一项目是他们的常态,但整体教学为创业导向,更适合未来想制作属于自己品牌的同学申请。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M同学 获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IDE offer
Healthcare & Design MRes,由皇艺与伦敦帝国理工医疗学院、Helen Hamlyn设计中心和伦敦帕丁顿圣玛丽医院合作,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同学将临床医学和设计进行更好地协作,最终能够提供一个工具、技术或者系统解决医疗保健相关的问题,更适合想往医疗设计方向发展的同学选择。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Design for Industry 5.0 MA,比之传统的工业产品载体,该专业更关注于能否将技术合理运用并将之与设计结合创造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产品。通俗理解,就是大家入学后可能每天接触的都是人机工学、数字化革命、VR/AR等等这类高新技术。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徐同学 《荒漠化终结者》项目 获 伦艺 工业设计5.0 MA offer
整体专业更具未来探索性,适合一些对宏大选题感兴趣,并想做未来设计的同学选择。
英国-提赛德大学
Game Design MA,作为英国游戏设计Top1,提赛德大学游戏设计课程涵盖玩法设计、游戏开发、游戏场景创建、游戏管理/策划能力,教学分别由学校授课与学生实习两个板块组成。
这所学校作为游戏设计小有名气的院校,与育碧合作多年,不仅企业会有设计师到校指导学生项目,并且还会为优秀同学提供相关实习岗位并转正。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L同学 获 提赛德大学 GAME DESIGN MA offer
而学费上提赛德一年仅需15w人民币,两年下来也不会对同学们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适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同学选择。
但说实话,英国大部分两年制项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这里也推荐几个欧洲的院校与专业,尤其是这种一年学习+一年实习的授课模式,几乎是大部分欧洲院校常用的培养模式。
其中像荷兰代尔夫特理工的交互设计、阿尔托大学的游戏设计、米兰理工大学PSSD、瑞典皇家理工的交互式媒体技术、瑞典于默奥大学的产品设计与交互设计、欧洲EIT项目的人机交互(选择两所欧洲院校,一所读一年)等都是很好的项目,也推荐同学们考虑起来。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L同学 获 香港理工大学 智能系统设计 MDes 瑞典皇家理工大学 交互媒体技术 MA offer
可见无论一年还是两年制都各有利弊。
两年制能为同学们赢得更多成长时间,代价是付出更多经济花销;一年制在花销上更为实惠,也能让各位同学节约时间成本,尽早步入就业。
只是学习压力更大,需要各位同学有更好的基础去挑战相应课程,建议大家早做准备,至少设计基础一定要打稳。
如果你也对上述院校或专业感兴趣,想提前为进修做出准备,或有更多关于背景提升、艺术留学、保研、作品集创作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