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宝:零碳城市,为子孙后代开具的“生存保险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4:16 1

摘要:大家听过零碳城市吗?很多人听到“零碳”就感到困惑,觉得这又是专家们提出的概念。其实,零碳城市就是通过各种先进技术,让城市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自然吸收或技术手段抵消,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的“动态清零”。

大家听过零碳城市吗?很多人听到“零碳”就感到困惑,觉得这又是专家们提出的概念。其实,零碳城市就是通过各种先进技术,让城市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自然吸收或技术手段抵消,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的“动态清零”。

为什么要建设零碳城市?

计划建设成全球首个零碳城市的哥本哈根给出了答案——这座丹麦首都通过大力建设自行车道和风电场,成功将碳排放量减少约80%。

哥本哈根街区,行人绿色出行。图源/纽约时报

再看伦敦,当地政府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出租车、公交车电动化改造,并配套建设了密集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这些举措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形势所迫——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若不采取减排措施,马尔代夫这样的岛国可能真的会从地图上消失。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是给地球的警钟

零碳城市的构建并非要求我们回归原始生活方式,而是通过城市各功能系统的深度节能化与环保化改造来实现。这一转型涵盖四大核心领域:

● 零碳交通即改变对传统燃油交通工具的依赖,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网络,使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的比例高达79%,私人汽车占有率不足40%。这些公共交通的动力大部分来源于垃圾处理或废水处理所产生的电力,从而减少碳排放。

● 零碳建摒弃高能耗的传统建筑模式,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技术。

北京光熙门北里29号楼改造后,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的绿电,每年节省电费约60000元。

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零碳建筑示范工程

● 零碳能逐步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青海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是我国首个实现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利用一体化的大型零碳项目,采用了“新能源+算力+余热应用+AI应用”的系统框架,碳排放量比传统数据中心显著降低。

● 零碳家庭引导居民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培养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行动,居民可通过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服务等方式积累积分,积分可兑换实用商品。该项目实施后,一年多的时间,该区域日均回收量已达 18.7 吨,同比增长12.6%,形成了“回收-收益-环保理念”的良性循环,有效调动了居民参与低碳生活的积极性。

田林街道垃圾分类活动现场

中国零碳城市的实践突破与全球示范

ZERO-CARBON

中国零碳城市的探索历程,是一部创新实践驱动绿色变革的奋进史。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英国零碳馆展示的“会呼吸的建筑”曾引发广泛关注,其通过水源热泵系统利用黄浦江水制冷、生物质能发电的技术示范,为后续实践播撒了创新种子

同年,我国正式启动低碳试点工作,首批5省8市在数据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不统一、资金认知双匮乏的挑战中破冰前行。通过编制低碳规划、出台配套政策、构建监测体系、培育公众低碳意识等多维突破,逐步搭建起碳排放管理的四梁八柱

历经十余年创新实践,中国零碳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零碳城市建设政策体系开启全新发展阶段,100个城市和园区组成的试点网络正形成燎原之势。

智能机器人在雄安新区地热站巡检。图源/新华社

雄安新区的崛起堪称典范,这座“未来之城”自规划之初便锚定绿色基因,通过开采地下水来获取地热能,深层地热每年可支撑供暖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浅层地热也能满足约1亿平方米建筑物供暖、制冷需要。目前,新区13个地热采矿权包含的地热资源可支撑供暖面积2500万平方米,已成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力量。

雄安新区作为全国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已有17个项目按照近零能耗建筑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约80.39万平方米。当前,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政务中心、雄安商务服务中心4号楼及8号楼等一批近零能耗建筑已建成投用。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雄安新区能源利用效率,还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大厅

更值得关注的是,连续三届《零碳城市与零碳建筑发展大会》在此召开,全国各省市的政策创新样本与技术突破成果聚集于此,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正如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所言:“零碳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驱动经济社会系统性绿色变革。”面对城市仅占地球约0.5%的陆地面积,却贡献了全球70%碳排放的环境问题,中国正通过能源结构优化、能效提升、绿色基建三大路径,在减排与发展的平衡木上走出创新轨迹。这场静悄悄的革命,让零碳城市,从理想变为可触摸的现实。

零碳园区是城市碳减排的关键引擎

ZERO-CARBON

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动机”,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9%,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源头。要实现零碳城市,零碳园区建设是关键一环。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并将其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明确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在能环宝看来,零碳园区不仅是政策导向下的必然选择,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通过“光伏 + 储能 + 智能微网”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一个百万平方米级园区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5-10万吨以上,这相当于种植数百万棵树木的碳汇效果。

全国首个零碳示范区“博鳌零碳示范区”

同时,零碳园区还能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将传统园区的能耗“包袱”转化为绿色发展的“资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能环宝深知零碳园区建设的深远意义,我们愿做那个积极的推动者与践行者。未来,能环宝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 技术推广与应用:我们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优化数智化运维平台NiOS™系统的技术方案,帮助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让更多园区能够轻松实现零碳转型。

● 项目合作与落地:积极与各地政府、园区管理方及企业开展合作,参与零碳园区项目的建设咨询与运维管理,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零碳园区标杆项目。

● 经验分享与交流:搭建零碳园区建设交流平台,分享成功案例与技术经验,促进全国零碳园区建设的协同发展,共同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零碳发展路径。

我们今日播下的绿色种子,将在未来结出可持续发展的硕果。零碳转型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人类向子孙后代递交的生存答卷。

能环宝愿做那个送信人,将绿色的火种从零碳园区播撒向零碳城市。毕竟,我们今天的选择,决定着明天的孩子打开窗时,能否看见蓝天。


特别声明:

来源:能环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