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事业群(WXG)完成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成立电商产品部并重组开放平台部,由微信早期核心成员曾鸣统筹管理。这一动作被视为腾讯在AI时代下对电商业务的又一次战略冲锋,依托微信生态的超级流量池,腾讯正试图构建区别于传统电商平台的"社交+交易"新模式。
5月14日最新消息,微信事业群(WXG)完成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成立电商产品部并重组开放平台部,由微信早期核心成员曾鸣统筹管理。这一动作被视为腾讯在AI时代下对电商业务的又一次战略冲锋,依托微信生态的超级流量池,腾讯正试图构建区别于传统电商平台的"社交+交易"新模式。
用户规模巨大月活用户突破13亿的微信,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互联网用户,形成天然的流量护城河。这种用户基础让任何商业尝试都具备规模化落地的可能。
场景渗透无死角从公众号内容生态、小程序轻应用、朋友圈社交传播到支付闭环,微信构建了完整的商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小程序年交易额规模巨大,证明其商业化潜力。
社交裂变基因基于强社交关系的传播链条,使得商品信息能够通过群聊、私域等渠道实现病毒式扩散,这种"人货场"重构正是传统电商平台难以复制的优势。
本次调整的核心人物曾鸣(Lakezeng),是微信生态发展的关键推手。公开资料显示其职业轨迹:
2005年 加入腾讯,先后负责QQ邮箱、QQ空间等产品研发2011年 作为早期成员参与微信项目,主导了微信4.0"朋友圈"功能的架构设计2014年 升任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推动小程序技术框架的研发落地2019年 主导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提升内容分发效率2021年 牵头开发微信"搜一搜"功能,完善生态内搜索闭环此次曾鸣掌管电商产品部,意味着微信将打破原有业务壁垒,实现"内容-服务-交易"的一体化运营。其过往在社交产品与开放生态的丰富经验,正是腾讯打通电商任督二脉所需的关键能力。
差异化定位避开与淘宝、京东的正面竞争,聚焦"社交电商"和"私域运营"特色赛道,通过公众号内容种草、小程序即用即走、社群运营转化形成独特路径。技术赋能腾讯混元大模型已具备256k超长文本处理能力,可应用于商品描述生成、客服自动化等场景;AI代码助手则能降低商家技术门槛。生态协同与腾讯云、广告系统、支付体系深度整合,为企业提供从流量获取到交易转化的全链路服务,这正是阿里系难以企及的优势。有分析认为,此次调整可能是为即将推出的"微信商城"铺路,该平台或将整合公众号内容电商、小程序店铺、视频号直播等形态,打造去中心化的电商新生态。在AI重构所有行业的当下,腾讯显然不愿错过这场商业盛会。
在传统电商之外,品牌商家及消费者又多了一个选项。
建议腾讯
在腾讯生态的巨大流量规模之下,腾讯为什么没有像抖音一样,成长为电商的一极?Z察认为,根本原因有三方面:
1、团队基因:腾讯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社交、即时通讯工具属性,而非电商属性,因此,其团队基因中,缺乏电商DNA,对用户而言,使用腾讯平台的核心动作不是购物,而是交流。
2、不具备供应链优势。由于淘宝、京东等平台的先发优势,优质供应商基本上都聚集于上述平台,并获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作为后发平台,腾讯较难以获得优质供应商的特别支持。
3、作为后来者的抖音、拼多多的成功在于其技术创新,也就是分别创造了一套全新的算法,吸引了供需双方。
4、抖音不断推出超级带货主播(如罗永浩、董宇辉、刘畊宏等等)的机制,成功地为平台进行造势。
所以,腾讯可以深入思考,如何应用最先进的AI技术,为供需双方赋能,从而占据“AI+社交”电商这一全新风口。
延伸阅读:腾讯的电商之路
社交电商冲锋小鹅拼拼(2020):对标拼多多的拼购平台,2022年关停。
腾讯惠聚(2020):品牌特卖平台,后转型为小程序聚合入口。视频号电商(2022):依托短视频直播带货,2024年升级为"微信电商",整合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等多场景。最新战略2025年成立电商产品部,通过AI技术赋能私域运营,构建"去中心化"交易生态。这一演进过程反映出腾讯从"亲自下场"到"生态赋能",再到“亲自下场”的战略循环,其核心困境始终在于平台本身缺乏电商基因,但腾讯生态的流量优势仍是其最大底牌。
来源:程程科技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