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巧”成“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5:13 1

摘要:现在,好多明星都东施效颦,如法炮制,开始为诗歌大赛直播带货了。当然,不是义务服务,后续都有奖励不菲的“传播奖”金付给你。前不久,有董宇辉为《人民文学》带货,听说卖出了近10万套。书以人传,人凭书奖,二者皆得利,何乐不为哉!

在唐代,大名鼎鼎的李白就有诗歌带货的先例。

譬如,他的《客中行》就是证据:“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兰陵美酒随诗声噪,名闻至今!

现在,好多明星都东施效颦,如法炮制,开始为诗歌大赛直播带货了。当然,不是义务服务,后续都有奖励不菲的“传播奖”金付给你。前不久,有董宇辉为《人民文学》带货,听说卖出了近10万套。书以人传,人凭书奖,二者皆得利,何乐不为哉!

忽闻“五粮液”酒家不惜重金,狠砸百万(66万现金,另加76万奖品),举办了“首届五粮液”诗歌大赛,就是看准了名人带货的闪亮商机!

可惜啊,可惜,到头来,东施效颦,弄巧成拙,事与愿违!为什么会是这样?单是大赛两名特等奖,就问题不少,非议连连。

首先是获得“首届五粮液”诗歌大赛特等奖的《溆浦组曲》,造词生涩,绕口别扭,词不达意,文气不通。名不副“值”,根本不值十万块!

其次是海男的《杯中酒从哪里来》,直接在诗中插入了8次“五粮液”字眼,创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最!仿佛不把“五粮液”这个名词直接代入,颇担心读者就无法理解诗歌的主旨、对不住酒厂负责人似的。——毕竟人家五粮液集团掏了那么多的银子,花了那么多的金钱!尽管有生硬露骨之嫌和阿谀逢迎之态,诗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再次者,获得“特等奖的诗人均为职务显赫、身份不凡、露脸频频之人。张战是“中国诗歌学会”麾下的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海男是第六届鲁奖诗歌获得者。

在参赛者不下三万首诗作(主办方说)里,这样的得奖诗作是不是关系稿、人情稿?圈外人闻之,无不侧目:哼,不在圈子内,很难拿到奖!包括一二三等奖在内的获奖作品,真得是很一般般。要么是读不懂,要么是流水账,要么是废话一大堆,要么是套话大拼盘。与其写一些几千字的废话来凑字数,倒不如拿出几十字一首的精品来,多少还顶点儿实用。正所谓:“仨茄子顶不上俩北瓜”是也。

张战的获奖作品

燕山曰:参赛诗歌不是不能写厂家名称,反对的是下作、虚假、丑陋、低劣、恶心之举。以企业命名的诗赛当然没问题,诗歌里头插入厂家名儿也不算大错,但问题是写出来的诗歌,是不是好作品,评出来的是不是好作品;如果是,那么,酒厂企业自然就扬名当世、畅销海内外了。又何必非要在诗行里,硬生生写入企业的尊名呢!

文学商业化是愈来愈风高浪急的大趋势。其本质,就是谁出了资金,谁就拥有了“诠释”一切的话语权!

五粮液酒商标

首届五粮液诗歌创作大赛,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一场热热闹闹的文企合作活动,实则是一次笑窦大开、笑料百出的广告宣传游戏。明星代言与诗人代言,在本质上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但就是这样一扇小小的窗口,足够让我们可以看清楚了赛事的实情:整个文艺界(至少是文学圈儿)已经腐败透顶,不可救药,急切地需要一场疾风骤雨式的改革;然而,若只指望一场半场的活动来达此目的,既很天真,也不现实。

五粮液酒

来源:会思考的憨熊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