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咖 | 胡兴胜教授:双抗、单抗与ADC药物引领肺癌靶向治疗希望之光

摘要:在万众瞩目的2024年WCLC和ESMO等顶级盛会上,一系列突破性新型靶向药物与治疗策略犹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竹笋,勃勃生机,为肺癌患者点亮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之光。从双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到ADC药物等领域,均见证了令人瞩目的飞跃;同时,针对耐药性的科研探索也在

编者按:在万众瞩目的2024年WCLC和ESMO等顶级盛会上,一系列突破性新型靶向药物与治疗策略犹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竹笋,勃勃生机,为肺癌患者点亮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之光。从双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到ADC药物等领域,均见证了令人瞩目的飞跃;同时,针对耐药性的科研探索也在持续深化,这些前沿成果与耐药机制的应对策略,正携手开辟肺癌靶向治疗的新纪元,为患者量身定制更为精确、高效的疗法。本期对话大咖栏目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胡兴胜教授,一同深入探索2024年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璀璨星图,揭秘那些引领未来的医学奇迹。

胡兴胜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秘书长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委

▶ 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学培训项目讲师团讲师

▶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专委会副主委

▶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呼吸道肿瘤不良反应专委会副主委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编委

▶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委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编委

▶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编委

近年来,肺癌靶向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在2024年WCLC、ESMO年会上,有哪些新型靶向药物或治疗策略的出现?这些新型药物和策略将如何推动肺癌靶向治疗的发展?

胡兴胜教授:将讨论范围进一步拓宽,实际上,当前的研究趋势显著倾向于双抗及单抗类药物的开发,同时,ADC药物亦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今年的WCLC上,一项HARMONi-2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该研究对比了依沃西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K药)的临床效果。依沃西单抗作为一种创新的单抗,融合了VEGF与PD-L1两种抗体的功能。研究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在有效率和PFS方面均展现出了显著优势。

此外,ADC药物领域同样取得了许多进展,无论是针对HER2的ADC,还是针对Trop2的ADC,在靶向药物耐药后,均展现出了巨大的治疗潜力。ADC药物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靶点的化疗药物,其工作原理在于通过抗体与肿瘤表面特定抗原的结合,将化疗药物(如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精准地输送到肿瘤内部,从而实现高效杀灭肿瘤的效果。这一特性使得ADC药物在靶向治疗的后续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因此,单纯提及靶向治疗可能显得较为局限。在靶向治疗出现耐药后,免疫药物、ADC药物、单抗及双抗药物均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

针对ROS1和HER2等靶点的靶向药物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对耐药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您认为这些新药和耐药机制应对策略将对肺癌靶向治疗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胡兴胜教授:耐药性问题,尤其是涉及EGFR、ROS1及ALK抑制剂的耐药现象,当前已成为我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在靶向治疗中,精确识别并针对特定靶点至关重要,而这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精准的检测工作。因此,对于出现耐药性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获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若因种种原因无法获取组织样本,则至少应进行血液相关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来指导后续治疗策略。

一旦明确了耐药靶点,并且存在相应的治疗药物,我们就可以自然地转向耐药后的靶向治疗。然而,若检测结果显示无相关靶点,或虽有靶点但当前尚无有效药物可用,则可能需要过渡到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方案,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免疫治疗,如IMpower150、ORIENT-31等,这类治疗方案实际上包含了四种药物的组合。

在国内,针对耐药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例如,依沃西单抗(PD-1联合VEGF)和艾托单抗(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等,这两种药物为免疫疗法与VEGF疗法的结合或双免的结合,即两种抗体融合成一种新药,在靶向耐药后的相关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疗效。

此外,针对Trop2、Her3等的ADC药物的研发也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国内针对Trop2 的ADC药物即将上市,这意味着在靶向治疗后出现耐药性的情况下,我们又多了一种治疗选择。

审阅:胡兴胜教授 | 视频:粘冬 | 整理:娇娇

来源:医悦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