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建强乡镇党校 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4:51 1

摘要:土右旗聚焦打通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以建强乡镇党校为抓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资整合、建立长效机制等方式,着力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府”,为全旗9000余名农民党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供给,探索出一条“阵地建在基层、资源下沉一线、教育贴近需求”的基层党员

土右旗聚焦打通农村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以建强乡镇党校为抓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资整合、建立长效机制等方式,着力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府”,为全旗9000余名农民党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供给,探索出一条“阵地建在基层、资源下沉一线、教育贴近需求”的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新路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顶层设计强根基,构建“家门口”的红色阵地。抓好乡镇党校建设,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党员教育更接地气、更富实效的重要途径。强化乡镇建校的主体责任,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兼任副校长,整合乡镇会议室、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阵地,配套办学设备,实现教育资源向一线倾斜、教育阵地向基层拓展。按照“七有”标准(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规章制度、有培训计划、有经费保障、有教学活动),推动全旗8个乡镇党校全覆盖,在201个行政村设立教学点,形成“旗委党校统筹指导、乡镇党校精准施教、村级教学点延伸覆盖”的三级联动体系。紧扣“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一体推进”工作思路,在组建8个乡镇党校的基础上,选择2-3个工作基础扎实、典型经验突出的进行重点打造,统筹推进全旗乡镇党校标准化、特色化建设。

资源整合破壁垒,打造“多元化”的教育矩阵。坚持以政治引领推动党校特色化发展,构建“理论+实践”双主线课程设置模式,打造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形势政策、党建实务、实用技能、典型事迹6大模块,其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占比不低于总课时70%(党性教育课时占比达20%以上)。采取“专兼结合、内引外聘”模式,统筹旗委党校讲师、担当作为好书记(好支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等92人组建师资库。推行旗直部门与乡镇党校“结对包联”机制,通过惠农惠民政策解读,推动党员教育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实现“理论赋能”与“实践解题”双向提升。创新互联网教学模式,通过展播红色专题片和本土乡村振兴案例纪实片,推动党员教育可视化、常态化。

长效机制促实效,激活“末梢端”的红色动能。聚焦压实乡镇党委办学主体责任,将党员教育纳入基层党建考核体系,建立“财政拨款+党费补助”双渠道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经费得到充足保障。严格培训管理,实行“一班一档案”闭环管理,对培训方案、会议通知、讲稿课件、学员签到表、培训照片等全程留痕,旗委组织部联合旗委党校每季度实地督导,对进度滞后、质量不高的乡镇党校进行重点督办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搭建“比学赶超”平台,整合集体经济、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通过开展比武争星、现场观摩等活动,推动党员在学中干、干中学。2025年全旗乡镇党校计划举办培训班30余期,预计培训党员7000余人次,农村党员参学率提升至70%以上。

供稿:旗委组织部

来源:沙糖桔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