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我去青岛拜访海尔。晚上我从青岛的崂山区去黄岛区找朋友,两个地方打车要100多元。我打车时和司机聊天,随口说让他等我,他同意了。3小时后,我从烧烤店出来上错了车,发现后赶紧给他打电话解释,还给他转了100元红包。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重要,他等了我3
在AI浪潮的冲击下,我一直在思考作为内容工作者应该迁往的高地在哪儿?我想应该是与真实世界相处的过程。
今年3月,我去青岛拜访海尔。晚上我从青岛的崂山区去黄岛区找朋友,两个地方打车要100多元。我打车时和司机聊天,随口说让他等我,他同意了。3小时后,我从烧烤店出来上错了车,发现后赶紧给他打电话解释,还给他转了100元红包。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重要,他等了我3小时,我要维系这种基本信任,让他以后还愿意相信别人。
与青岛司机的约定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份与真实世界相处的记忆,却比任何AI大模型堆叠数据给出的信息更让我有获得感。
有一句诗叫“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借助科技和交通的便利,去见识乾坤之大,同时保留 “犹怜草木青” 的感知能力。
做生意也是一样。很多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就以为自己很懂用户,可以教育用户。时间久了,就被困在自己编织的那套宏大叙事里,眼里只有数据,看不到真实的需求。
AI工具再强大,也代替不了人的洞察。在中国互联网上,小红书是为数不多能找到“活人”,并且人与人之间有真诚互动的平台。这让所有生意都有机会重做一遍,包括所有过去以男性用户为主的潮数码行业。
需求,在算法之外的广阔世界
回想我今年我买过的数码产品,不管是手机还Pocket,都是在小红书种草的。哪怕我没有带着购物的目的刷小红书,却总能在别人千姿百态的生活里,发现自己深埋心底的需求。比如我其实一直想要一部拍照好看的手机,却因为各种理由犹豫不决,直到看到小红书博主在新西兰旅游时用手机拍的一张照片,终于下定决心。现在,这部手机已经成为我最常用的拍照工具。
看一百遍介绍参数性能的广告,也不如一个有生命力的瞬间动人。而在小红书,每天都有千万个“瞬间”绽放。这个由无数个真实生活场景组成的“人感”社区,正在改变潮数码行业的走向,占领独特的生态位。
目前,小红书拥有3亿+月活用户,科技数码兴趣人群就有1.8亿。其中95后占70%,00后占47%,60%用户来自一二线城市,男性用户占比达25%。相比大盘用户更加年轻、追逐个性和潮流,也有更高的消费力。
过去半年,小红书科技内容消费增长200%,全年科技数码垂类DAU增加70%,用户对AI内容消费或实际使用占比超70%。30天内数码类目有8000万人搜索2.5亿次,科技数码内容消费用户占平台整体的87.9%。
我很难想象科技相关的垂类内容能有100多个,但小红书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当我们穿过数据的网,才会发现世界之大,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这两年我经常听到一个词叫“以人为本”。在我目之所及的范围里,我敢说小红书是真正做到这四个字的平台。
去年,小红书发布了《20大生活方式人群白皮书》,完全跳出了传统那套用数据给用户打标签的逻辑。一个购买美妆产品的人,通常会被标记为美妆人群,但小红书可以从TA的笔记、浏览、搜索里看到TA还养宠物,热爱户外运动。这个视角下的“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丰富立体的“活人”。
在小红书,“人matters”是一切的底层逻辑。用生活方式理解人,帮助潮数码品牌更清晰地看到用户需求,则是小红书推动行业新生态的基础。今年,小红书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结合AI技术进一步升级了需求洞察能力。
从一张普通的照片上,你能看到什么?是山河风景,还是宠物人像。小红书看到的是人在空间里延伸出的情绪,展现的审美,以及潜在的功能需求。这就是AI工具对海量篇笔记做了语义分析之后,得出的更真实、细致的需求洞察。
人不是“流量”,是具体的、鲜活的、自由的、变化的。在小红书,审美权属于用户,它的双列信息流让用户自由选择想看什么。鲜活的社区生态,为趋势生长提供了土壤。从露营、滑雪到city walk,小红书之所以能成为这些趋势的发源地,就是因为它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
而此时此刻,又一个新趋势正在小红书发生,它源于人们对影像的需求。今年,小红书发布《影像需求趋势洞察》,基于对人更深的理解,持续为品牌提供营销、经营干货。大家喜欢拍照,仅仅是想要一张照片吗?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能为潮数码行业的品牌带来哪些营销、经营策略的转变?
答案依然藏在对“人”的理解里。透过照片看到影像背后的动机,才能真正找到用户的需求。影像的本质,是“我”和世界的连接。用户在影像中呈现的,是自我表达、生活方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小红书用AI工具分析得出影像需求背后的五大动机,分别是:记录事实、拓展感官、表达情感、建立联结、表达价值观。从这些动机里,可以看到用户的对场景、审美、情绪、功能的多元需求。
比如很多小红书用户会用“软糯的电子宠物“形容蓝牙音箱。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事物,因为用户的兴趣而联系到一起。而这背后体现的是用户一以贯之的审美,对温柔、治愈情绪的需求。再往下探一层,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喜欢穿奶油蛋糕裙,对chiikawa盲盒爱不释手的年轻女孩。
接下来是品牌最关心的问题,洞察到用户需求,也看到了趋势,怎么为潮数码行业提供商业解决方案?
今年4月,OPPO和小红书的合作的“影像大赛”打了样。小红书基于影像趋势,拆解了实况、滤镜、广角、抓拍、长焦、夜拍等功能影像,正好十分契合OPPO X8 Ultra的人像功能卖点。
用户对“夜拍”需求强烈,但想要充分调动参与热情,还需要具体的场景和动机。小红书在分析影像人群的笔记、浏览、点赞、收藏、搜索数据后,发现用户对夜拍人像、夜间古建、夜间非遗等兴趣浓厚,而这些场景与婺源婺女洲、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双版纳天灯节等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节点有强关联。
从发现“夜拍”趋势,到洞察人群需求和兴趣点,到进一步细化场景和定位,小红书帮助OPPO的产品与用户生活产生紧密联结,让产品卖点不再只是一串数字,而是用户审美、情绪的表达介质。
截至目前,OPPO影像大赛的首期活动#带我一起夜出发 的浏览量超过1.9亿。对OPPO而言,从这次影像大赛收获的并非短暂的流量,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瞬间,都使品牌心智更深地烙印在用户心中。
生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之间
存量市场处处是红海,想找到新机会只有两个字:细分、细分、再细分。潮数码行业也不例外。就说拍照这个需求,过去一个普遍的营销方式是“让手机代替相机”,各大厂商都在比谁的像素高,拼到最后把手机变成“浴霸”。
可我们以“人”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用户需要的真的是高像素吗?TA需要的是拍照功能怎么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这个好包括看到更美的自己,也包括极致还原生活中的美好,由此分化出人像、夜景、星空等多个场景下的细分需求。
洞察细分需求是品牌摆脱同质化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消费者接受的信息也是过载和分散的,潮数码品牌实现多元渠道的整合,将产品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消费者,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
我想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下,小红书对品牌营销价值已经是个确定性的事实。可如果潮数码品牌只用小红书做品牌营销,将会错过巨大的生意机会。事实上,随着商业化能力逐渐成熟,小红书的能力已经成贯穿种草、品牌、经营全链。
a.更精准的种草,基于对人更精细的理解
今年,小红书重点攻克的就是精细和精准。精细指的是去精细地理解人、理解需求和需求产生的场景,理解趋势和情绪,帮企业找准用户的“买点”。而精准则是精准匹配,把适合的品,用最适配的博主、最适配的内容、在最适配的场域去推给用户。
品牌需要认清一个真相,用户并不关心你的产品有多好,只关心使用这个产品的“我”有多好。你要做的是的用合适的产品去匹配合适的人,而不是试图用千篇一律的套路打动每一个人。
如果没有理解“人”的意识,大部分品牌的做法是投一个开屏广告。逻辑很简单,每一个用户点进APP都能看到开屏,可以最大化曝光量。但看到广告的人有多少会对产品产生兴趣,不知道。
未来智能公司旗下的讯飞AI会议耳机,借助小红书看到人的具体需求后,就转变了营销策略。2024年5月,未来智能上新讯飞iFLYBUDS Pro2 蓝牙耳机。通过小红书兴趣人群分析,发现对这款耳机有需求的人群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短途旅游人群、争渡上岸人群和悦已礼赠人群。接下来就是用不同的内容和卖点沟通不同人群,比如短途旅游人群长时间出门在外,主打续航时间长,用美食探店内容自然植入;争渡上岸人群需要上课记笔记,主打会议录音功能,用工作 Vlog 让打工人狠狠共情;对悦已礼赠人群则强调使用体验感,KOL 礼物推荐让用户建立信任感。最终,iFLYBUDS Pro2这款耳机实现 SPU 广告 CTR 均值提升12%,在会议/翻译耳机赛道阅读渗透率排名 TOP1。
这个案例充分诠释了小红书种对草的关键策略在于:SPU×买点×人,即真正从人的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匹配不同的“买点”。注意是“买点”而非“卖点”,这一字之差不仅是主体和客体的对调,更是对“人”的尊重。
b.从品牌到经营,重新理解营销IP的价值
我观察到,已经有越来越多潮数码品牌意识到小红书的全链商业价值,将小红书作为重要的生意阵地。比如小红书是DeepSeek首个入驻平台,在年初全球瞩目的CES展上,英伟达也把直播间搬上了小红书,与全球科技爱好者、潮流玩家一起狂欢。
与此同时,小红书也已经成为潮数码品牌新品首发阵地。2024年全年,小红书潮数码品类上新的SPU数量达200+,每1.8天就有一台潮数码相关新品在小红书上新,这个节奏比2023年提升57% 。
2025年,小红书宝藏新品全新升级成“宝藏新机”IP,构建更适合小红书用户寻找新品的生活体验场。通过更丰富的发布形式、更开放的营销场景、更沉浸的心机体验和更深度的心机内容,助力产品全生命周期持续高光。
小红书真诚、利他的社区氛围聚集了一群追逐个性、潮流的用户,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和粘性会投射到品牌身上,品牌发布的优质内容又会进一步丰富平台生态,形成正向循环。
如何用小红书的需求洞察和趋势造风能力,将新品发布变成帮助品牌长效经营的大事件?荣耀和小红书IP“慢人节”的合作,就充分发挥了小红书营销IP对产品营销、品牌经营的强大助力。
小红书洞察到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在内卷和躺平之间找到了一个中间态,这就是“慢人精神“。比如一度很火的词条“公园20分钟”,就是慢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结合这个趋势,小红书在云南大理发起“慢人节”,并与品牌共建“慢人部落”。荣耀手机和小红书共创“想不开就不开”话题,既体现了“慢人生活”,又充分展示了叠着拼手机的产品亮点。
活动期间,官号用多种活动形式引导用户互动,营造慢人GAP氛围,同时艺人vlog分享使用体验,种草产品“买点”。线上通过定制H5集合互动任务打卡,黄金资源全面引流,扩大曝光。线下巨幕装置吸引拍照打卡,搭建慢人节深度体验。最终,活动总曝光达4.6亿,为荣耀带来人群资产整体增幅98.81%,拉新率49.74%,品牌正向词云占比提升72.9%。
目前,小红书已经跑通了以IP事件引领内容、人群趋势放大品牌影响力的路径。除了慢人节之外,还有极具人感的“REDGALA”全明星快乐盛典,为户外圈层打造的“外人节”,针对冰雪场景定制的“雪人节等等。
并且随着精细化洞察能力的提升,小红书营销IP也越来也越“定制化”,让品牌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小红书的目标并非借IP热度收割一波流量,而是围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长效经营。
c.生活方式电商,突破转化天花板
与此同时,小红书的种草力也让它成为离用户决策最近的平台。无论是站内边逛边买、站外第三方平台还是线下门店的转化路径都已经全面打通。完善的电商体系,有效帮助潮数码品牌带动70%-80%新客增长。
小红书独特的线上生活方式电商模式,正在为潮数码行业带来新的生意增量。从细分赛道来看,相机、蓝牙耳机、移动电源、投影仪的GMV分别同比增长了606%、969%、396%和250%。
许多新品牌也因此找到了全新的转化路径,打破增长瓶颈。比如海外耳机品牌IKKO,就通过小红书新品直播,一举冲榜数码潮电TOP1,成功突围国内市场。Insta360则通过“种收一体”的全新思路,在不同场景广泛种草,精准转化潜力人群,实现爆品翻倍增长。
随着与京东、淘宝、微信小程序、拼多多等站外平台的合作加深,小红书从“种草”到“转化”的路径更加畅通,为品牌提供更确定性的生意增长。
此外,小红书还在不断升级用户经营触点。通过线下探店打卡等体验活动加深种草效果,私域笔记加强圈层互动,让品牌与用户的每一次接触,都成为生意增长的新可能。
新生态:回到“人”的原点
当我面对AI冲击感到迷茫的时候,是小红书让我在宏大的技术叙事中找到方向。外界还在讨论AI有什么用,小红书用户已经在用AI获取经验,改变自己的生活。可以说,和小红书的每一次对话,都是从千万种生活中重新理解自我和自然、社会的关系。
很多时候,问题的答案就在人和生活本身。品牌要做的,仅仅是以一个人的视角,去关心用户,把参数、数据变成能够融入具体生活场景的审美、情绪和功能。在小红书,有价值的内容才有生命力,越真实利他的内容生命周期越长。这是一个“流量平权”的平台,无论是KOL、KOC还是普通用户,只要内容足够优质,流量面前人人平等。
如今,越来越多原本主打男性用户的潮数码品牌正在积极拥抱小红书,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整个行业正在主动向外探索,在变化中寻找新机会。
目前,小红书已经是潮数码营销首选平台。70.2%的用户在购买潮数码产品前会用小红书做攻略,潮数码消费内容渗透率高达87.9%。在我看来,小红书最终会推动潮数码行业建立一个全新的生态,全面覆盖行业上下游,深入到供应链和产品研发,从营销到经营,帮助新品牌成长,成熟品牌年轻化。
在耐消品行业,小红书已经在帮助品牌优化产品设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红书也能够把深度经营能力复制到潮数码行业。到那时,“以人为本”的生态会赋予行业全新的生命力。
编辑:Jasmine
总编:沈帅波
来源:进击的沈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