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零工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崛起,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企业相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灵工平台成为了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沟通桥梁。灵工平台的出现,解决了企业在短期或单次用工合同中的社保、税负、发票等问题。但是,某些不法商家和平台却暗箱操作,违规进行虚开发票,资金回流等
随着零工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崛起,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企业相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灵工平台成为了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沟通桥梁。灵工平台的出现,解决了企业在短期或单次用工合同中的社保、税负、发票等问题。但是,某些不法商家和平台却暗箱操作,违规进行虚开发票,资金回流等行为。
一、血淋淋的案例
①福建19家平台虚开案
2025年初,福建19家灵工平台因涉嫌虚开发票200-300亿元被查处,牵连全国8000余家企业。这些平台利用税收洼地政策,虚构用工场景,通过伪造《互联网+业务承揽协议》完成资金回流,最终被定性为有组织虚开犯罪。
②南京某网络有限公司
南京某网络有限公司接收重庆某用工平台开具的21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943900元。经查,上述发票为南京宇新际网络有限公司在重庆某用工平台的网站上注册成为了用户,通过发布任务、但在无真实平台用工的情况下取得了平台开具的发票用以抵扣业务成本。处罚结果:对企业上述行为定性偷税,并处少缴税款数额0.5倍罚款,罚款金额80818.49元。
二、典型犯罪手法
业务造假:将企业正式员工伪装成平台自由职业者;
票据套利:利用地方财政返还政策低征高开发票;
资金闭环:企业→平台→个人账户→关联方回流。
三、灵工平台的正确打开方式
合规应用场景:
直播行业主播佣金发放(需真实直播记录)
外卖平台骑手薪酬结算(需GPS轨迹佐证)
建筑工地临时用工费用支付(需考勤打卡记录)
四流合一标准:合同流 → 真实电子签约;业务流 → 任务派发/验收记录;资金流 → 银行流水对应支付;发票流 → 品名与业务匹配。
结语:当“灵活用工”成为了偷税漏税的工具,等待企业的不仅是补税罚款,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重构。坚守业务真实,四流一致,依法纳税,才能长久发展。
来源:税清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