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4日上午,在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园门村的田间地头,工人们正麻利地割下一个个青翠的包菜。菜叶翻飞间,一辆红色货车已在田埂旁准备发车。随着最后一批包菜装车启运,万亩菜田瞬间变身新闻发布会现场——“乡村全面振兴・镇在行动”主题发布会,就在这片泛着泥土清香的田间召
村民们正在搬运包菜。
5月14日上午,在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园门村的田间地头,工人们正麻利地割下一个个青翠的包菜。菜叶翻飞间,一辆红色货车已在田埂旁准备发车。随着最后一批包菜装车启运,万亩菜田瞬间变身新闻发布会现场——“乡村全面振兴・镇在行动”主题发布会,就在这片泛着泥土清香的田间召开。五位基层发布人通过鲜活的发展案例,向外界展示这个川渝中部重要节点城镇如何用现代农业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产业革新破局:
从单一耕作到多元共生的跨越
“天府粮仓安岳东部示范片”“粮蔬轮种万亩示范片”“百里农业长廊”……发布会上,石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军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座川渝交界小镇的农业版图。
新闻发布会现场。
黄军公布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24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9.37万亩、总产量2.6万吨,经济作物栽培2.3万亩——这背后,是一场以“五带规划”为核心的产业革命。
“我们的五条特色农业产业带,涵盖龙中路、‘园门—山林’、石护路、铜资高速、铜资高速连接线,通过推行稻麦轮作、粮蔬轮作、粮经统筹、果加药复合种植等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石羊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蒋武说。
以再生稻产业为例,石羊镇在三银村、西坝村、长沟村打造了三个核心示范区域,建成2000亩再生稻基地。通过集中资源投入与技术支持,提升再生稻产量与品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镇粮食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园门村粮蔬轮种万亩示范片航拍。
在园门村,农帮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代才的实践就颇具代表性。2020年,他来到石羊镇园门村,面对一片670亩涉及多个村民小组的闲置低效柠檬园。通过实地考察后,他看中这里平坦的地势与适宜的种植条件,决定对土地进行改造利用。
入驻园区后,李代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行粮经复合种植模式。种植过程中,采用秸秆还田、绿色防控病虫害、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并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大量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升农产品质量。
在种植环节,李代才借助现代化农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旋耕机、大型耕地机用于翻耕土地,玉米精量播种机和蔬菜穴播机精准播种,田间管理采用水肥一体精准灌溉施肥,利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收获时使用联合收割机,并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提升土壤肥力,形成绿色循环农业模式。
经过几年发展,园区种植规模和品类不断丰富。2024年,玉米产量837吨,甘蓝产量525吨,萝卜产量300吨,儿菜产量150吨。全年亩产值约9000元,净利润约1500元每亩。今年,园区种植400余亩玉米、100多亩儿菜、400余亩白菜、200亩西瓜。“产业发展不仅丰富了农产品供给,还为周边群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群众年人均增收达3万元。”李代才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基础设施升级:
打通现代农业“任督二脉”
在园门村的包菜采收现场,63岁的园门村村民汪祖敏正熟练地分拣包菜。作为李代才合作社的“资深员工”,他和老伴每天在包菜地务工,日常工资120元/天,采收旺季可达180元/天,并且工资“日结日清”。
村民们正在搬运包菜。
“以前在外面打工,工资经常被拖欠,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天能拿现钱,还当上了小管理。”汪祖敏笑着擦了擦额头的汗,在他身后,新修的4.28公里产业路直通成渝高速,1280米排水渠如银色缎带蜿蜒田间,4座电力提灌站保障着万亩良田的“毛细血管”畅通。
产业发展,基建先行,石羊镇深谙“要想富,先修路”这一道理。石羊场镇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省道、县道穿城而过。如今,公路实现“村村通、社社通”并全面完成硬化;资铜高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未来石羊还将设立高速出口。与此同时,安岳县石羊镇滨河风情大道延伸线金羊路、公馆路建设项目等7个场镇规划建设项目正在持续推进。“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促进石羊镇市政道路建设、提升场镇绿化覆盖率和生活污水处置能力,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为场镇的农业经济发展打通‘任督二脉’。”黄军说。
李代才同样明白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2020年平整土地时,首先就是修建700余米园区耕作道毛坯路,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
园门村粮蔬轮种万亩示范片航拍。
近4年,园门村还先后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共计1200余万元,用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新修扩建产业道路4280米,方便农产品运输和游客通行;新建排水沟渠1280米,保障农田灌溉和排水;新建电力提灌站4座、配套管道4640米,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站在蔬菜基地田埂上,看着满载蔬菜的货车驶出场镇,李代才的手机又弹出新订单。“刚才重庆客户说,我们的包菜在市场卖得很火。”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望向远处正在建设的资铜高速,“等高速通了,我们的菜2小时就能从地里端上重庆人和成都人的餐桌。”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节点,石羊镇正以“省级百强中心镇”为抓手,推动“农业+文旅+交通”深度融合。从宋代摩崖石刻到现代智慧农田,从川渝古道驿站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发展城镇,石羊镇正以“天府粮仓”建设为笔,在川渝交界处勾勒出一幅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资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