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罚之鞭、魔军统帅、堕天圣骑,北约眼中的霹雳15到底有多可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6:38 1

摘要:因为在印巴“5·07空战”中一口气打掉了好几架印度乃至欧洲目前最先进的“阵风”战机,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所)研发的霹雳-15超视距空空导弹,最近都快成国内外舆论场上的当红炸子鸡了。

坏了同志们,我感觉自己好像爱上那种被别人视作大反派的感觉了。

因为在印巴“5·07空战”中一口气打掉了好几架印度乃至欧洲目前最先进的“阵风”战机,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所)研发的霹雳-15超视距空空导弹,最近都快成国内外舆论场上的当红炸子鸡了。

因为霹雳-15的弹气急剧飙升,所以对它的情况感兴趣的各国吃瓜网民也是越来越多。这些人纷纷跑到网上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点,那就是北约给霹雳-15的绰号——阿巴顿(Abaddon)。

这可能是自北约有给别国的武器装备起绰号这么个习惯以来,西方人给一款非西方制式的空空导弹所起过的最霸气凶残的绰号。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就得从“阿巴顿”这个词在西方语境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渊源说起了。

相传,“阿巴顿”一词最初源于希伯来语(Abaddōn),意为“毁灭”“破坏”。在希腊语中,它被音译为“亚玻伦”(Apollyon),对应的意思是“毁灭者”。

在西方的宗教典籍中,“阿巴顿”一词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死亡、毁灭、苦难和惩罚,总之都不是什么好意象。

西方宗教典籍中的阿巴顿

在《旧约》中,“阿巴顿” 常与“死亡之地”和“坟墓”的意象相关联,象征毁灭的抽象概念。例如,《约伯记》中就曾提到,“阴间在阿巴顿的面前显露,灭亡也不得遮掩”

而在《启示录》中,“阿巴顿”则被称为“无底深渊的使者”和“蝗虫魔军的统帅”,掌管着无尽的黑暗深渊和无数的邪灵妖兽。这些来自地狱的蝗虫常常被描述为长着狮子的牙齿、蝎子的尾巴。手下的马仔都这么骇人,统御它们的“阿巴顿”有多恐怖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阿巴顿”很吓人,但它在西方宗教典籍中也并非完完全全的负面形象。按照《启示录》中的说法,“阿巴顿”和它率领的蝗虫魔军只会攻击那些“未受神印之人”,使其受“5个月非致命的痛苦”。因为这层含义,所以“阿巴顿”有时候也被视作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神使”,手握“神罚之鞭”,贯彻神赋予它的使命。“阿巴顿”既是毁灭的执行者,同时又是上帝意志的代理人。

阿巴顿的形象也不总是狰狞可怖的,但它一定会带来死亡和毁灭

经过西方人的设定补完和一再渲染,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阿巴顿”在西方文化中形象逐渐变得更加血肉丰满。在中世纪的欧洲文献里,欧洲人将其描绘为“全身覆绿鳞片、长着鹰钩鼻和熊掌足”的恶魔,因其外貌过于骇人,所以凡人只看一眼都有可能猝死。

另外,“阿巴顿”有时也被视为地狱的别称“矶汉拿”(Gehenna)的同义词,意即“罪人永受狱火煎熬之地”。

1667年,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以《旧约·创世纪》为创作灵感,写出了一本名为《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史诗。在这部史诗中,弥尔顿将“阿巴顿”描述为诸多堕天使中的一员,它加入了叛逆之神撒旦的阵营,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而被打入地狱,但不肯屈服,为了复仇最后杀上伊甸园。这一设定补充进一步强化了“阿巴顿”在西方文化中毁灭化身的形象。

北约迄今为止只给三款中国空空导弹起过绰号,除了霹雳-15之外,一款是霹雳-12,绰号“锛子”(Adze);另一款是霹雳-17,绰号“螺旋钻”(Auger)。

相比之下,北约给中国战机起的绰号倒是要多不少:歼-5叫“壁画”(Fresco)、歼-6叫“农民”(Farmer)、强-5叫“番摊”(Fantan)、歼-7叫“鱼罐头”(Fishcan)、歼-8叫“长须鲸”(Finback)、歼-10叫“火鸟”(Firebird)、歼-11和歼-16叫“侧卫”(Flanker)、歼-20叫“费金”(Fagin)。

其他词儿还好理解,这“番摊”和“费金”又是啥意思呢?我问了一下狄熙客,按照他的说法,“番摊”是中国过去一种传统的赌博游戏,主要流行于广东、香港及海外华人社区。它的玩法简单却充满概率博弈,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港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下赌档活动之一。“番摊”一词名称源于粤语中的“翻摊”,意即“翻动摊开”,在西方因早期华人劳工传播而知名,后来甚至还影响了美国旧金山等地区的地下赌场文化。

北约之所以要给强-5取这么个绰号,有一种可能是:在强-5诞生那个年代,它是中国空军为数不多的机种,甚至可能是唯一一种能和苏联死磕的空中武器。按照最初的设想,强-5将在中苏冲突爆发时搭载一枚氢弹,直冲西伯利亚,然后在苏联陆军的钢铁洪流中投下。因为强-5的航程只够去程而不够返程,所以这样的出击任务对飞行员来说几乎是必死无疑。正是由于这套战术赌的成分太大,所以北约才会给它起这么个绰号。

至于“费金”,这个词说起来更有意思了。它源于英国文学家查尔斯·狄更斯在他1838年创作的小说《雾都孤儿》中虚构出来的角色。费金是《雾都孤儿》中的二号大反派,在故事中以人品败坏而声名狼藉。狄更斯在小说前言里把费金描述为一个“窃贼头领”和“销赃专业户”,说他是一群流浪儿的头目,专门教这些流浪儿靠扒窃和犯罪谋生。

为什么北约要给歼-20起这么个绰号呢?因为西方人普遍认定中国人只会山寨抄袭,不可能自主创新。能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搞出并列装了歼-20这么先进的第5代战机,中国肯定是窃取了美西方的先进技术,否则,仅凭自己,绝无可能。

《雾都孤儿》里的费金

综合以上介绍,我相信大家应该也听出来了。北约给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起绰号,一般会遵循两大原则:其一,开头第一个字母是固定的,你是空空导弹那你就是A开头的单词,你是战斗机那就是F开头的单词;其二,怎么恶心西方的潜在假想敌就怎么来,这些绰号通常都不会是好词,要么是贬低你的,要么就是妖魔你的。霹雳-12、霹雳-17和歼-20都属于前者,而霹雳-15则属于后者。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担心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缘故,所以北约在中国武器起绰号时,一般不会往很邪恶恐怖的方向去取,主要还是以贬低和蔑视为主。从这个角度讲,霹雳-15的“阿巴顿”真的算是个异类了,尤其是在印巴“5·07空战”中,当巴空军的霹雳-15E取得了击落“阵风”的战果之后,咱们家的霹雳-15更是坐实了它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头号反派的宝座。

“费金“和“阿巴顿”,真是一对奇妙的组合

考虑到中国贵为当今美西方眼中的头号邪恶假想敌,我们横竖都不可能听到北约说我们什么好话。既然怎么着都是当北约眼中的反派,比起怎么看都觉得不痛不痒的“锛子”“螺旋钻”,我还真宁可选择当一个乍一听就能令西方小儿止哭的“阿巴顿”。

又或者,换一种更加中二的表述,用狄熙客的话来说:

“吾乃霹雳十五,深渊之门的开启者,无底坑的永恒之王!神罚之鞭、蝗虫魔军的统御者,鳞甲覆身的深渊凝视者,混沌之翼遮蔽星月的至高审判,凡人血肉中奔涌的末日回响,堕天圣骑士的荆棘冠冕持有者,以及,一切终焉之前,世间最后的低语!”

这段简介可不能让歼-20看见,不然我估计她就该犯嘀咕了:“我的弹舱就这么大,塞得那么多导弹吗?”

现在我就好奇一个事儿:要是我们给歼-36和歼-50研发的下一代空空导弹出来了,你们北约又打算给它起个啥绰号呢?

要是诸位美西方的黄老爷没什么头绪的话,我这儿倒是有个主意。不如,就以《星战》正传三部曲中的头号反派、绝地预言中的天选之子、西斯预言中的黑暗尊主、两次改变决定了银河共和国和银河帝国命运的“黑勋爵”达斯·维达,阿纳金·天行者(Anakin Skywalker)来命名吧?

如果以后波音把F-47给造出来了,那么美国空军还可以给它起名叫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

“F-47啊,我才是你爹”

这样一来,当日后歼-36搭载着“阿纳金”,在广袤的太平洋上空猎杀F-47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和美国空军说出他们最喜闻乐见的那句名台词了:

“I am the RedLord(我是赤红尊主), I am Anakin Skywalker(我是阿纳金·天行者), I am your Father(我是你爹).”

来源:孤烟暮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