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中国AI发起全面遏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6:33 1

摘要:当特朗普带着黄仁勋,在中东预售出上百万块先进AI芯片的时候,昨日晚间,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正式通知,废除拜登政府的“AI防扩散禁令”,同时追加三条提示,条条针对中国,从之前的管制美国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到遏制中国AI和芯片技术在海外的发展。

当特朗普带着黄仁勋,在中东预售出上百万块先进AI芯片的时候,昨日晚间,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正式通知,废除拜登政府的“AI防扩散禁令”,同时追加三条提示,条条针对中国,从之前的管制美国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到遏制中国AI和芯片技术在海外的发展。

第一,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特定中国高级集成电路,包括华为昇腾芯片,都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第二,警告公众,使用美国芯片来训练和推理中国AI模型,存在潜在后果;第三,指示美国公司,如何保护供应链免遭转移规避策略(diversion tactics)的影响。

似乎为了弥补拜登“AI马其诺防线”对美国企业创新和美国政府外交的损害,特朗普政府开启了自己的AI政策三部曲:对内采取“大胆、包容”的监管政策;对外,一方面,改变了此前的防扩散政策,要与值得信任的其他国家合作,要抢在中国的AI芯片与开源模型的前头,将美国技术栈部署到两国之间的全球中间地带;另一方面,对中国禁运美国先进AI芯片,进一步升级为还要限制或震慑全球企业使用中国芯片或中国模型。

限制中国技术栈在全球落地

在这三条追加提示中,最霸道的是,点名指出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人,使用特定中国企业的具体型号的先进AI芯片,都可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并有可能受到美国商务部的处罚。

此前,美国巨头要求放松芯片出口配额制,理由之一就是会被中国芯片抢占海外市场。最近,英伟达的黄仁勋还借记者之口发声,华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AMD的苏姿丰也称,如果再不松绑,等待美国企业的就是市场空白被“次优技术填补”。

目前,这一切还不会发生。国产AI芯片,国内用都还不够。IDC统计称,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国产芯片约占30%市场份额,其中头部企业一家独占23%,其余数家占7%。不过,国内头部企业也在不断迭代其产品线,提升产能规模,满足国内对AI算力的需求;其主流芯片堆叠出来的CloudMatrix384超节点,用电力换算力,性能也超过了英伟达的GB200 NVL72。

但这次“长臂管辖”,相当于一步到位,提前划了警戒线。省得像之前5G那样,让盟友国家拆起来也是一大笔钱。

今日早间,BIS为前述通知更新了三份文件,其中一份就是关于中国芯片出口管制的。以前,美国要把美国芯片的出口管起来,这次,美国要把中国芯片的出口也管起来。

美国的逻辑是,这么先进的芯片,如果能生产出来,无论在哪里生产,那么可能(likely)就已经用到了某些美国软件或技术设计,或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制造;它们还可能是由美国“实体清单”内的公司生产、订购或参与交易的。

尽管通知与文件仅点名了某家头部企业的两款已量产的AI芯片,以及一款尚未正式量产的芯片,但事实上,这份名单并不限于此。只要芯片的生产商位于、或总部位于、或母公司位于中国大陆,且算力、内存等门槛超过红线(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芯片“红线”对齐),都将触发管制,都需要额外向美国申请许可。

事实上,在昨天的BIS通知中,表述仅点名了某公司某系列AI芯片,今日,该通知表述已经调整成为包括前述芯片的所有中国先进AI芯片。

只要“知晓”它违反了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且相关行为已经、即将或计划发生,就不得出售、转让、出口、再出口、购买、使用,等等。如未获许可,存在上述行为的,将可能(could)被追究监禁(imprisonment)、罚款(fines)等刑事或行政处罚。仅仅为了破坏性评测(destructive testing)目的的购买行为可以豁免。

美国对中国AI“卡脖子”,终于从卡中国企业使用美国芯片,收紧到卡全球企业使用中国芯片上。它管制的不仅是美国的企业和实体,而是全世界的实体。兰德公司研究员Lennart Heim则站在美国的立场,称此举是BIS的妙招(Elegant move)。

这也将倒逼中国企业放弃路径依赖,绕开美国专利,进一步自主创新。

限制美国技术栈在中国应用

今日BIS更新的另外两份文件,更多是对既有禁令的补充,以及执行层面的细化。其中一份文件阐述了针对美国算力用于训练中国模型的管制政策,另一份文件向美国企业补充了防范先进AI芯片转移风险的指导建议。

防止中国企业利用美国芯片来训练大模型,自拜登政府起就已经加以限制,主要是通过芯片禁令的方式。这次的文件旨在重申这一点。与之配套的是,这次发布了面向美国企业如何识别、防范芯片转移的指南。这其实是向声称无法追溯芯片去向的制造商与销售商的施压。毕竟,哪些迹象暗示有风险,要尽调哪些内容,都给你列出来了。美国参议员科顿(Tom Cotton) 提出要在先进芯片上安装追踪其地理下落的功能。

指南提示称,那些在2022年10月之前“没有采购记录的”,或现在“采购量突然大增的”,或“网上业务信息不全的”,等等,都是风险对象,要做好尽职调查,特别是那些具备运营10兆瓦以上服务器能力的数据中心。

此前,美国还考虑过立法限制美国云服务商为中国企业提供训练算力,但始终没有落地。正因为如此,在BIS的通知中,它是一个对“公众”的“警告”。

昨日通知中争议最大的表述,是有关用于中国模型的“推理”的美国芯片。也许是BIS这份通知太仓促,它甚至一开始把“推理”(inference)的英文单词,错拼成了“干扰”(interference),后来才改回来。

如果连“推理”都要管,那这将影响中国AI企业出海的算力需求,以及DeepSeek与Qwen等中国开源模型在海外市场的部署。一旦TikTok没有成为美国公司,它在美国以外市场的AI的算力来源,也存在风险。不过, 今日更新的这三份文件,均没有提到怎么样才算违规,以及会带来什么惩罚。

限制美国使用来自中国开源模型的想法,在技术上立不住脚,往往招到业界激烈反对。但是,但在美国政界,限制中国开源模型的声音,以及来自企业的游说,一直都存在。包括OpenAI与Anthropic,在面向白宫的书面陈述,也对DeepSeek的充满了敌意评价。

推动美国技术栈占领中间地带

交代完如何“限制”全球企业使用中国AI芯片或使用中国模型后,特朗普就跑去中东了。最近,彭博社曝光称,所谓特朗普政府新的“替代规则”,很可能就是侧重于与各国直接谈判,而不是一刀切的配额限制。除了帮美国技术栈在中东落地,特朗普也捞到一点政绩与私利。

中东一直是中国与美国企业竞争的关键市场。中东企业与资本,此前就与中国关系密切,被美国要求选边站。它们此前购买美国AI芯片,受防AI扩散禁令的配额限制;更早一点时间,美国也曾叫停三大美国芯片巨头以及初创企业Cerebras向当地出口。无论是甲骨文、微软还亚马逊,都在当地用英伟达的芯片投建数据中心。它们一直在游说美国政府放松配额制,它妨碍了在全球广泛部署“美国技术栈”,否则,“(来自中国的)次优技术将填补市场空白”。

尽管进入中东地区要比美国同行晚5年左右,但中国云厂商选择与当地电信企业合作,加速推出自己的AI解决方案。华为至少已经在沙特建立了四个数据中心,短短两年间,利雅得中心已经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了服务;华为还发布了一个阿拉伯语大模型。今年2月,腾讯云业务宣布进军中东,首个数据中心建在沙特。阿里云则继续在中东扩张。中国自动驾驶企业也在中东逐步落地运营。

这周,沙特新成立了人工智能企业Humain,计划到2030年建成近2GW的数据中心。这家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内购买“数十万”英伟达最先进的AI芯片,以及Groq的推理芯片,并与AMD、思科、AWS达成了合作协议。阿联酋则有望从现在到2027年,每年从美国购买50万块最先进的AI芯片,其中,20%可以卖给当地人工智能企业G42,剩下的配额,由美国企业瓜分。据计算,仅G42获得的等效算力,就达到了原配额制下的4倍。特朗普还将前往卡塔尔,该国也对“主权AI”充满雄心。

相应的,沙特承诺将在未来四年内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白宫自称阿联酋将在未来十年向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阿联酋基金MGX还与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企业存在利益关系。卡塔尔赠送豪华客机作为特朗普的“空军一号”,即使在他卸任后也可以继续使用。

中东正在成为美国技术栈与中国技术栈争夺“中间地带”的样板。接下去,也许在东南亚以及拉美,特朗普政府也打算各个击破。

在企业游说、政客推动,特朗普政府的“AI美国梦”正在逐步付出水面。如果BIS的“新规”按最极端的方向设想,那么,在限制美国技术栈服务中国,限制中国技术栈全球落地,推广美国技术栈在中间地带部署的三部曲下,不仅全球市场都不会有中国AI的份额,而且,中国企业既买不到美国芯片,也不敢买中国芯片。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