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进展后,美国方面预订从中国输美的集装箱数量激增将近300%。上海、江西等地的多家外贸企业重启美国市场供应,迅速恢复对美外贸出口产品的生产。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进展后,美国方面预订从中国输美的集装箱数量激增将近300%。上海、江西等地的多家外贸企业重启美国市场供应,迅速恢复对美外贸出口产品的生产。
中国输美集装箱订单量
激增近300%
据路透社报道,维齐恩全球海运订单追踪系统(Vizion)14日表示,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进展后,美国方面预订从中国输美的集装箱数量激增将近300%。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订单量达21530个20英尺标准箱,而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订单量只有5709个标准箱。
德国集装箱航运公司赫伯罗特14日早些时候表示,本周前几天,该公司美中航线订单量环比增长了50%,预计双方之间的贸易量将会增加。
订单增加!
外贸企业赶工生产 外贸物流迎出货高峰
中美最新关税政策已实施。上海、江西等地的多家外贸企业重启美国市场供应,迅速恢复对美外贸出口产品的生产推广,工厂里一片忙碌。同时,外贸物流也迎来美国线出货高峰,国际货代公司的咨询量也出现暴增。
上海
来自美国的订单客户很急
在上海松江区李塔汇镇的一家针织厂,全员上岗,缝商标、熨烫、打吊牌,各个工序有条不紊。今年4月,工厂一度暂停了美国客户的订单生产。这两天美国客户通知可以出货了,包装车间里的成衣,陆续开启了最后的工序。上海塔汇针织厂生产厂长陆兰英表示:“客人也很着急,已经订好5月17日的集装箱。”
中国发往美国集装箱爆仓
而在上海吴淞路的一家货代公司,这两天,货运代理们的客户电话不断涌入,海运的订舱单子大量确定,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平台的美国航线集装箱舱位已经一舱难求,预计对美航线的“爆仓”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江西
在江西一家纺织企业的制衣车间,生产主管梁世南正忙着安排新接到的美国订单。他表示,目前企业的订单量比较充足,加上5月13日新增一批10万套童装的美国订单,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赶工期。所有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九月份。
在赣州,一家专业生产国标3C认证头盔的企业,12日接到了美国客户要求全面恢复之前停止供应的50多万顶运动头盔供货函。现在正在加紧赶制。
广东
位于广东深圳的盐田港正紧急调整调度计划,应对美线出货高峰,助力客户快速交付。美国航线集装箱舱位已经一舱难求。
外贸物流企业接到美国客户“催单”
在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2小时后,在深圳的一家出口音响产品的外贸企业,市场人员接连收到美国客户的电话和邮件,双方密切沟通出货计划,要赶在出货高峰期前,将此前因关税问题搁置的一批货物发出。
据了解,这家企业90%的业务都在国外,四月以来,面对关税波动,不少美国客户选择暂停接收货品,企业积压的库存量达到六个货柜,货值超过40万美元。此次中美的会谈成果让企业迎来转机,5月13日仅半天时间,企业就收到了6个客户的催单电话或邮件。
美国企业催单背后的“焦虑”
据央视财经评论称,中美间的外贸往来迅速升温,“催单”现象的背后是企业的务实选择,是市场主体对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企稳向好的积极响应。如今,企业迅速释放出来的大量订单,则有力地证明了: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催单现象的背后,还凸显了中国产业链在全球的不可替代性。数据显示,仅浙江义乌一地就汇聚了26个大类超210万种商品,链接着国内超210万家企业以及3200余万名工人,辐射的全球企业和工人更是天文数字。截至2024年,仅浙江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就超1.4万家,对外投资备案额1448.8亿美元,覆盖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企业“催单”背后,表面上看是抢90天“窗口期”,背后其实是在盯中美经贸发展的“红绿灯”,这是美国企业来自现实利益的最朴素的判断和认知,也是中美企业的共识。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既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中美双方不断加强互利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央视中文国际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