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来找你们说明问题,我不想再担惊受怕了……”近期,云南省曲靖市召开正风肃纪警示教育大会后,陆良县中医医院医生陈某某在丈夫的陪同下走进了纪委监委,主动交代了自己收受耗材供应商回扣的事实。
新华社昆明5月15日电题:警示一片、治理一域——云南多措并举强化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
新华社记者字强
“我来找你们说明问题,我不想再担惊受怕了……”近期,云南省曲靖市召开正风肃纪警示教育大会后,陆良县中医医院医生陈某某在丈夫的陪同下走进了纪委监委,主动交代了自己收受耗材供应商回扣的事实。
“这背后是反腐败高压态势的持续震慑和警示教育的不断强化。”陆良县纪委监委办案人员说,陈某某主动投案,家人起了关键作用,如果不是家人反复劝说,她可能还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记者了解到,曲靖市纪委监委通过邀请家属与党员干部共同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庭审等,共同感受家风不正的严重危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当好“监督员”,共筑家庭“廉防线”。
这是云南多措并举强化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的一个缩影。
玉溪市澄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层层加码,部分经济指标失真;大理州剑川县向乡镇下放行政职权过多过急,导致基层接不住、管不好……近年来,云南省对各地区各部门存在的“四风”问题不遮掩、不回避,敢于揭短亮丑,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严肃追责问责,起到了查处一案、通报一起、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2024年11月,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在当年已2次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导’的情况下,印发《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业务指导的通知》,对全市5个县(市、区)开展全覆盖‘业务指导’,但工作中主要是通过查阅台账资料、重点访谈、入户核查、项目实地抽查等方式,查找县乡两级存在的问题。‘业务指导’结束后,还印发通知反馈问题,要求各县(市、区)、各乡镇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清单,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全市年度问题整改调度。”
近日,云南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省纪委办公厅对保山市农业农村局以业务指导为名,隐形变异开展“督检考”问题进行通报,引发社会关注。通报指出,保山市农业农村局以上做法,实质上是以业务指导之名行督查检查之实,违反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的有关要求。
“针对通报的问题,我们深刻剖析原因,严肃认真抓实整改,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和新的问题发生。”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警示教育是最及时的咬耳扯袖,案例通报是最鲜活的反面教材。”云南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云南省坚持把典型问题核查通报作为减负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多元化线索收集、精细化核查认定、立体化通报警示、长效化整改整治工作机制,每月派出小分队,以“四不两直”方式到各地查找问题,对于核实的典型问题,采取会议点名、印发文件、媒体公开、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进行通报曝光,既见人见事、红脸出汗,又督促各级各部门举一反三、对照整改,由纠治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
据介绍,2024年以来,云南省级层面已通报典型案例7批27个,其中公开曝光4批8个,带动州(市)层面累计通报典型案例43批175个。云南将中央层面和省、市两级通报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引以为戒、对照纠偏;同时,选取省级层面通报的部分案例组织拍摄警示教育片,让相关责任人出镜亮相、现身说责,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震慑;围绕基层反映强烈的“督检考”过多过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拍摄《凑“数”的政绩》《基层干部“迎检”之困》等警示教育片,在相关会议上播放,以“片中事”警醒“看片人”。
随着减负工作走深走实,警示教育效应不断彰显,广大基层干部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基层各项工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党委书记盘健说:“文件少了、会议少了、填报表数少了、督检考少了,干部走访群众的时间更多了。”(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