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光博会丨二十届光博会, 国际客商没有一届缺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5:35 2

摘要:5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简称“光博会”)举行,来自美、德、法等10多个国家的33家知名企业参展。本届光博会还首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委会合作,被纳入其全球系列活动。

5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简称“光博会”)举行,来自美、德、法等10多个国家的33家知名企业参展。本届光博会还首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委会合作,被纳入其全球系列活动。

2023年第19届光博会开幕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梳理发现,从第一届到今年第二十届光博会,国际客商没有一届缺席。

2001年7月,“武汉·中国光谷”获得国家批准,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球化浪潮之下,举办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的想法应运而生。2002年6月18日,首届光博会启航,阿尔卡特、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前来,外企占比超60%。第二届,近百家国际客商参展;第四届,欧洲企业首次组团参加;第五届,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成为光博会主办方之一;第十一届,时任IBM全球副总裁瑞恩瀚(Ringelhan)参加;第十二届,欧洲光学学会等全球五大光电机构首次齐聚……目前,光博会已累计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800余家企业参展,接待海内外60余万专业观众。

不仅参展交流,更有投资与合作。第二届光博会,韩国光产业振兴会组织数十家韩国企业参加。此后,华工科技成为韩国光电子企业的长期供应商。第三届光博会,日本46家企业参展。次年,烽火通信与日本藤仓合资成立烽火藤仓公司,迅速投产。本届光博会,更是首次规模化引入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等境外采购团现场采购。

外企引进来,本土企业也走出去。“通过光博会,长飞不仅展示创新技术和产品,还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全球视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说,如今公司已在6个国家布局8个生产基地,8年蝉联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

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越来越多的光谷企业布局全球,用光纤光缆联接“地球村”,以光通信产品消弭人类信息鸿沟。

“二十届光博会的实践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只有开放携手,双向奔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钟书华说。

20届光博会背后 一个万亿产业集群崛起

往届光博会成果发布区,外国客商对参展产品竖起大拇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5月15日至17日,第20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简称“光博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时光飞逝,这一刻在湖北人心目中科技感十足的炫酷盛会,已来到了第20场。

20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惊鸿一瞥。然而,一届一届的光博会,却带来了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惊天巨变。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在光博会20届之时,湖北以光谷为基础,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跨越万亿级规模,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第一届光博会举办时,我们的梦想是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能实现1000亿元,就很了不起了!”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亲历过每一届光博会的她回忆说。

199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德修起草并向武汉市政府提出“关于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

2000年,赵梓森院士与多位专家共同倡议建设“中国光谷”,得到国家支持。

2001年,“武汉·中国光谷”正式获批,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同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启了全面融入全球经贸体系的征程。

全球化浪潮之下,举办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的想法应运而生。当时,时任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的周济院士提出设想:要力争将光博会办成中国第一,成为与美国阿纳海姆光通信展、德国慕尼黑激光展、日本千叶国际光电子展齐名的世界四大光通信电子博览会之一。

自带国际化基因,2002年6月18日,首届光博会启航,阿尔卡特、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前来,外企占比超60%。此后每一届光博会,全球面孔从未间断。

参展、合作、投资、落地,每一届光博会上,这样的牵手频频出现。

通过光博会这个窗口,更多光谷企业家有了全球化视野。烽火通信、华工科技、长飞光纤……越来越多的光谷企业走出去,脚步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光纤光缆铺设“地球村”,以光通信产品消弭人类信息鸿沟。中国光谷也正敞开怀抱,迈向“世界光谷”。

截至2024年,中国光谷已聚集1.6万家光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以光谷为基础,湖北省光电子信息领域过百亿元企业1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A股上市企业47家,上榜2024中国独角兽名单企业5家。

引领全球信息化浪潮,光博会持续设置最新议题。

从3G、4G、5G到6G,从3D打印、物联网、VR/AR到如今的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机,光博会以一场展会的姿态,引领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光联万物”带动武汉、湖北的新兴产业发展。

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耐心“死磕”,数十年如一日。如今,中国光谷已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和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和激光产业基地。

创新,是光博会永恒的主题。

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国内首款可量产40nm北斗智能芯片……每一届光博会上,这些“全球首创”“全国第一”的创新产品,都是当时“最靓的仔”,受到众多展商和观众的追捧。

光博会所在的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光谷时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第19届光博会展出的晶圆等硬核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国际化展会 开阔全球化视野

国际化,一直是光博会的显著标志。

2002年6月18日,第1届光博会启航之时,外资企业占比就超过60%,阿尔卡特、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前来参展。

2003年第2届,更是吸引了近100家国际参展商参加本次展会,占参展企业的40%以上。

2005年第4届,近10家欧洲企业首次组团参加光博会。

到第5届,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成为光博会主办方之一。

到2014年,时任IBM全球副总裁、德国柏林勃兰登堡州激光协会主席瑞恩瀚(Ringelhan)参加第11届光博会,全球激光前三甲的德国通快时任高层乐安德,在巡馆时一连三次为这场光电子盛宴点赞。

截至目前,光博会已累计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6800余家顶尖企业参展,接待60余万专业观众。

不仅参展,更有洽谈、投资与合作。

2003年,韩国光产业振兴会组织数十家韩国企业来参加光博会,从此与光谷结缘。如今,华工科技已成为韩国光电子企业的长期供应商。

2004年,日本46家企业出现在光博会展馆,光谷企业与日本同行开始牵手。次年,烽火通信与日本藤仓合资成立烽火藤仓公司,迅速投产。

2010年,光博会组织全球“采购团”,IBM、爱默生电气等8家重量级客户,与武汉8家企业,签下7.6亿元采购大单。

外企引进来,光谷企业也走出去。

“自光博会创办以来,长飞一直在积极参与。通过参加光博会,长飞不仅展示了公司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还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全球视野。”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说,如今长飞已在全球6个国家布局8个生产基地,设立50多个海外公司或办事处,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8年蝉联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

不仅长飞,烽火通信、华工科技等越来越多的光谷企业布局全球,朝着跨国企业的目标迈进。

第20届光博会,更是首次被纳入“国际光日”全球系列活动,同期举办2025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等国际性会议;

举办“光谷企业开放日”,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指导委员会、参展国际企业深入光谷企业和创新平台,向全球展示中国光谷的研发与制造实力;

首次规模化引入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等境外采购团,定向释放需求清单。

全球智慧,光谷汇聚。光博会,让中国与全球光电子信息领域交流合作的窗口越开越大。

往届光博会上展出的硅光模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前沿议题设置 引导产业前瞻布局

“光+无人驾控装备”“光+机器人”“光+AI”,这些当下全球的产业热点,将在第20届光博会上集中呈现。

其实,纵观20届光博会,每一届展会都会前沿设置产业议题。

2005年第4届光博会聚焦3G,2019年第16届光博会热议5G,2020年5G+工业互联网成为主题,2021年第18届在国内首个聚焦F5G全光通信主题。

与光博会脚步同行的,是中国光通信产业从3G破局、4G并行、5G引领到6G领先的征程。

如今,中国提出“全域覆盖”愿景,卫星通信与地面光纤网络融合成为关键。光谷正率先布局6G光通信需求,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抢占6G技术制高点。

从3D打印、物联网、VR/AR到如今的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机,光博会总是能捕捉全球技术与产业前沿,设置议题,引导产业前瞻布局。

在2011年第8届光博会上,华工科技展出了一辆标致508的白车身。这辆车的顶盖,是用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激光焊接机焊接的。机器人进行精度极高的汽车自动激光焊接,车身刚度能提高30%。数年后,这一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如今占有国内九成市场。

在光博会上亮相的一项项产品,沉淀到光谷,已串成一条条产业链——

在光通信领域,光谷光纤光缆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约占全国市场的50%、全球市场的25%,光电器件约占全球市场的12%。

在激光领域,主导制定了首个激光产品国际标准,光谷激光设备品种占全国激光设备品种的70%以上。

在集成电路领域,光谷已是全国最大的光芯片、光模块研发制造基地,开发出全球速率最高的光模块之一,达到1.6Tb/s。

在新型显示领域,已是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光谷造”LTPS平板面板、车载屏出货量全球第一。

在智能终端领域,光谷智能汽车、消费电子、机器人、物联网设备等多元布局,产业链覆盖“芯片—软件—整机—场景”全环节。

在互联网与新经济领域,光谷覆盖基础服务、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及未来产业,形成“云—网—端”全产业链生态。

当前,我国光电子产业规模位列全球第一。

“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规模突破6000 亿元,占全国的50%左右,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月18日,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为魂 浇灌出一座科创新城

逛光博会,人们最期待的,是那些创新技术与产品。

从诞生全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起步,中国光谷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

光博会,同样以创新为魂。

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国内首台核心部件全国产化的半导体激光切割设备、国内首个800G硅光模块、国内首台最大功率120千瓦工业光纤激光器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一届届光博会上接连亮相。

第20届光博会将聚焦光通信、激光、光电融合三大技术前沿,近百项全球光电领域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继续呈现全球光电技术新风向。

光博会,也成为中国光谷集中向全球展示光电硬核技术的舞台。一届一届的光博会,更是深化了光谷作为湖北乃至全国科创高地的形象,光谷创新的品牌远播海内外。

历经20届光博会,中国光谷早已从“武汉地图外被遗忘的两厘米”,蝶变成518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

作为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湖北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51020”现代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夯实底盘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建议:着力对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培育提升,奋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世界光谷”。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光谷特色、高点定位”,光谷谋划了未来5—10年的发展目标——

到2030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新区前五,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到2035年,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成为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地标、世界创新版图重要一极。

从一束光到一座城,从一个展会到一个产业集群,点亮人们思想的,是持续创新的勇气,是始终开放的胸襟,更有抵达星辰大海的理想。

来源:湖北工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