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军把英国战俘藏进货船底部,想要瞒天过海、悄无声息的把战俘们送到日本做苦工。
1941年,日军攻占了香港,将殖民香港的1816名英国士兵俘虏。
日军把英国战俘藏进货船底部,想要瞒天过海、悄无声息的把战俘们送到日本做苦工。
但天道好轮回,日本运送战俘的船经过中国浙江舟山东极岛被美军的鱼雷击中了。
随着货船一点点沉没,日军不想着救人,反而怕违规运送战俘的事情暴露,将战俘们封死在了船舱底部。
里斯本丸沉没照片
战俘们用身体冲破了封锁,却又被日军逼着跳进了海中。
之后日军为了隐瞒事实,丧心病狂的他们对着海中的战俘疯狂扫射。
很快,鲜血染红了海面。
战俘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助的等着死神降临。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划着木船的救世主出现了。
他们不惧日军的炮火,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往返,救下了300多名英国士兵。
可这些人的壮举,直到2023年才被世界知晓。
2017年9月,一支专业海上搜寻团队出现在浙江舟山东极岛附近的海域中。
随着一个个身影浮出海面,团队负责人方励终于听到了心心念念的好消息。
他看着搜寻人员发来的准确坐标,激动的浑身颤抖。
整整3年了,他终于能让被隐藏在海底的、被刻意抹去的、足以震惊世界的真相重现天日了。
沉没到海底的里斯本丸
这件事说起来颇具传奇性,是一个又个巧合的堆砌。
在这样的机缘下,让方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
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那时方励跟着一个电影剧组来到了东极岛。
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跟岛上的原住民聊天,聊着聊着,就听到了一个鲜为人知,又将人性的善与恶体现的淋漓尽致的抗战故事。
听完故事的那一刻,方励就决定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段被刻意隐藏的历史。
1941年,日本趁着圣诞节攻打了香港,与殖民在香港的英国士兵展开了激烈交锋。
尽管英国士兵积极迎战,但终究不敌有备而来的日本。
在鏖战了17天之后,英军无奈缴械投降。
日本之所以想要侵占香港,是看中了香港的经济价值。
当时香港不仅有巨量的军用和民用物资,还保管着大量文物和珍品,这些物品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做了充足准备的日本,知道自己在香港的战斗是必胜的,所以他们提前开来了货船“里斯本丸”号。
“里斯本丸”号原本是一艘大客轮,全长接近116米,宽也足足有18米。
早前日本将它卖给了巴西,巴西将它改成了货船,一次性能承载7152吨的物品。
里斯本丸
战时日本军方看中了“里斯本丸”号的载货优势,将其征用了。
“里斯本丸”号分为上下两层,内部空间被改成了3个货舱。
为了更好地运送货物,还在甲板上设置了2台起货机。
日本侵占了香港后,就准备用“里斯本丸”号运送战俘和战利品。
因为战利品太多,日本军方就将1816名英军战俘关在了一个货舱中。
剩下的空间就用来堆放抢来的文物和物资,其中包括火炮、高档布匹、食物等紧俏物资。
日本没有战俘优待政策,带着战俘离开也是为了让他们去日本境内充当苦力。
所以他们根本不管战俘的死活,让他们吃喝拉撒都在货舱内解决。
货舱没有窗户也没有灯光,战俘们无法得知时间过去了多久,每一秒都是煎熬。
里面的空气更是无法流通,各种气味混在一起几乎能让人窒息。
跟战俘们不同,日本的778名士兵过的就十分滋润。
他们站在甲板上吹着海风,看着琳琅满目的战利品,听着启程的号角响起,从香港深水埗营地的码头出发,向着日本前进。
根据国际惯例,载着战俘的船只应该悬挂相关旗帜,或者在船身画上明显标志,这样交战方就会停止攻击。
可日军在返程时没有做任何标识。
1942年10月1日早上,“里斯本丸”号行进到了舟山东部海域。
当时舟山一代已经被日本控制,所以“里斯本丸”号行进到这里时根本想不到自己会被袭击。
巧合的是,美国的一艘潜艇此时正在舟山外洋巡逻,第一时间发现了“里斯本丸”号。
由于“里斯本丸”号没有悬挂任何标示,美国潜艇就把它当成了作战船,发出了攻击指令。
随着一声巨响,一枚鱼雷击中了“里斯本丸”号的船舱。
因为“里斯本丸”号的船身太过庞大,鱼雷的袭击并没有让它马上沉没,而是随着海水的不断涌入慢慢下沉,进入了慢性死亡的状态。
而对于船舱里的战俘来说,他们是直接进入了无边炼狱。
日军发现受到攻击后,生怕违规运载战俘的事情暴露,让他们丧失人性的做法曝光在世界人民的视线中,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国际形象。
所以日军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救,而是如何捂住战俘的嘴,瞒下自己的罪行。
日本士兵向总部发信号求助,在确保自己会得到营救后,他们做出了一个违反人道主义的决定——杀光战俘。
随后日本士兵取来了木板和布条,将藏着战俘的船舱死死封住了。
他们希望这些战俘能跟着“里斯本丸”号一起沉入深海。
有战俘发现了日本的阴谋,没有任何工具的他们用身体撞开了门板。
但这层门板通向的并不是生的希望,而是更深的地狱。
在甲板上等待救援的日本士兵发现了逃出来的战俘,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立马举枪射击。
战俘只能冒险跳入海中,寻求一线生机。
但这对本就准备杀人灭口的日军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
战俘们在海中没有任何掩体,只要日军开枪扫射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一时间,鲜血染红了海面。
汹涌的浪花裹挟着一具具尸体在“里斯本丸”号周围起伏,仿若人间炼狱。
就在战俘们陷入绝望之时,一艘艘简陋的木船如救世主般降临,向他们伸出了希望的手臂。
战俘们望着这些跟日军十分相似的东方面孔出神,这些人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语言,但始终坚定伸出的手臂还是让战俘们感觉到了善意。
幸存的战俘们一个又一个的被拉上木船,可还没来得及庆幸,日军就把枪口对准了救援者。
但救援者并没因此退缩,即使随时有生命危险,他们也没有放慢手中救人的动作。
奈何木船的容量有限,除去驾驶者,最多还能容下五到六人。
救援者只能一趟又一趟的折返,直到所有幸存者都被他们救上岸。
回到陆地上,战俘们才弄清楚了这些救援者的身份,这些人全都是中国浙江舟山的渔民。
时间回到1942年10月1日早上天刚朦朦亮的时候,年仅18岁的林阿根正在山上劳作,突然出现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个哆嗦。
他还以为地震了,但脚下没有传来晃动感,于是他马上反应过来是海上出事了。
林阿根跑到海边一看,发现一艘货轮正冒着烟缓缓下沉。
他心中大惊,马上跑回村里喊人。
听到喊声的渔民们纷纷出来查看,发现有人在海上遇险后,大家一致决定出海救人。
渔民们开出了所有能下水的船,他们划着桨,一点点靠近了仿佛庞然巨物一样的“里斯本丸”号。
当天的海况很不好,随风卷起的巨浪就像高墙一样狠狠拍下。
比这更恐怖的还有日军疯狂扫射的子弹,一不留神就连自己也要搭进去。
但善良的渔民们觉得,他们有责任搭救所有在海面上遇难的人,不论种族,不分国家。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渔民发现了这艘正在沉没的货轮。
青浜、庙子湖等附近小岛上的渔民们也都驾驶着自己的小船加入了这场救援行动。
可遇难者太多了,渔民们只能不断折返。
途中,已经死亡的遇难者尸体不停的撞击着船身,同时也冲撞着施救者的心。
直到所有呼救者全部上岸,渔民们紧绷着的心才敢松下来,而此时已经到了午夜时分。
经过统计,当天有198名渔民参与了救援,共出动了46艘小渔船,救下了384名英国士兵。
被救的英国士兵们就像在死神跟前转了一圈,此时已经精疲力竭。
他们迫切的需要衣服和食物,但奈何语言不通,无法求救。
好在渔民们十分有经验,他们主动拿出粮食和衣物接济英国士兵。
等英国士兵们吃饱喝足后,又把他们带回了家中休息。
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那将会成为一段佳话。
但日本方面并不打算就此放过战俘们。
经历过海水浸泡和死里逃生后,一些英国士兵发起了高烧。
他们用手势跟渔民们比划,表达自己想吃甜食的心情。
对于当时的渔民们来说,白糖是极其珍贵的东西,不是逢年过节都不舍得拿出来吃。
但面对英国士兵的请求,他们还是慷慨解囊,为英国士兵们熬制了番薯甜汤。
10月2日一大早,渔民们还在沉睡,海面上又传来了阵阵爆炸声。
通过一番观望,渔民们发现是日本空军正在轰炸“里斯本丸”号遇难的海域。
原来在“里斯本丸”号刚开始沉没时,日本军方就派出了救援船只将778名日本士兵接回了国,并从他们口中得知了有战俘被救的消息。
日本军方怕幸存者将他们的残忍行径公之于众,所以派人前来灭口。
见此情景,渔民们决定救人救到底,派人护送英国士兵赶往内地,再从内地送他们回国。
但日军并不打算让英国士兵离开此地,大批装备齐全的日本士兵乘着军舰包围了青浜岛、庙子湖岛等地。
接到消息的渔民只能改变策略,让英国士兵分散着藏进了家中。
10月3日,日本士兵们登岛寻人。
他们封控了所有道路,挨家挨户的进门搜查,过程中还会殴打不愿意配合的渔民。
被渔民们保护起来的英国士兵不愿连累恩人,纷纷主动现身。
381名英国士兵列好队,在日军的押送下登上了军舰,走上了必死的路。
5天后,3名英国士兵出现在了青浜岛南田湾,他们是这场屠杀仅存的幸存者。
三名获救盟军与中国军民在舟山合影
原来在日军登岛那天,年仅13岁的梁益卷将这三名英国士兵藏到了一处远离村庄的小山洞内,让他们成功逃过一劫。
渔民们见到这3名英国士兵后,马上组织了6名渔民连夜将他们送到了宁波象山渔港,交给了当地官兵保护。
几天后,三名英国士兵被安全送到了重庆。
在等待回国的时间里,三名英国士兵通过电台讲述了自己遭遇的一切,将日本的暴行公之于众。
但当时的信息传播具有落后性和局限性,日本的暴行并没有被大面积传开。
后来经过时间的冲刷,记得这件事的就只剩下参与救援的渔民和遇难者了。
2005年,几位英国人来到了东极岛,想要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
这个时候,一些年轻人才知道了祖辈的壮举,但这件事还是没能传到岛外。
直到2014年,方励来到舟山东极岛,在偶然间听到了这个故事,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才有机会被世人看到。
为了尽可能的还原真相,方励请来了专业的海上搜寻团队。
历时3年之久,终于找到了“里斯本丸”号的沉船位置——北纬30°13’44.42"、东经122°45'31.14"。
之后,方励又花钱在英国传播率最高的三家报纸上刊登了寻人消息,寻找76年前在中国东极岛海域遇难英军的家属。
方励的钱没有白花,很快就有英军的家属联系到了他。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亲历者和方励
之后他们以被救者的视角,完善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救人故事。
原来那三名英国士兵并不是仅存的幸存者,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一些被日军捉回去的“里斯本丸”号幸存者就回到了家乡。
经过几年的筹备,方励团队采访了380多位亲历者的后代,收集到了上万张真实影像,终于还原了那段历史。
2023年,方励团队拍摄的《里斯本丸沉没》在英国伦敦、伯恩茅斯等地上映,将那段尘封的历史带到了世界面前。
同时也让日本当年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引起世界关注。
让世界明白日本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去,中国人会永远记着曾经的伤痛。
参考资料:
舟山渔民冒死拯救“里斯本丸”浙报曾报道故事始末——浙江日报
一名中国男子,为什么要寻找1800多名英国战俘的后人?——新华社里斯本丸不再“沉默”——新华社
来源:看历史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