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腾:败因远不止指挥失误,萨尔浒之战暴露出大明王朝的财政黑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8:14 1

摘要:明亡清兴,萨尔浒之战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明军集合大军,分别由杜松、马林、刘綎、李如柏率领,却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此战过后,明军再也没有能力集中优势兵力对抗后金军队。明军多路进军,使得人数优势荡然无存,被后金军队各个击破,历来被认为是明军指挥策略的失误。其中,后勤

明亡清兴,萨尔浒之战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明军集合大军,分别由杜松、马林、刘綎、李如柏率领,却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此战过后,明军再也没有能力集中优势兵力对抗后金军队。明军多路进军,使得人数优势荡然无存,被后金军队各个击破,历来被认为是明军指挥策略的失误。其中,后勤亦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从明军角度来说,萨尔浒之战是明军基于后勤和兵员实际情况,再结合往日“先进经验”而作出的部署。

万历三大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从结果上看,明军都取得了胜利。明军也从三大征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战法。这个战法正是调集全国之精兵,统筹粮草,分路合击。宁夏之役,明廷从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四川、浙江等地调兵调粮,人马、粮食充足后才发动最终攻击,播州之役也是一样。援朝之役,调兵范围更广,尤其是二次倭乱,十万大军分作三路,分进合击。可以说,明军以此战法,“屡战屡胜”,征讨努尔哈赤,没有道理不采取这样的战法。

但是,明廷与后金的战争,与三大征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三大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复失地,战争胜利的标志是敌军占领的土地被收回;而萨尔浒之战,其目的不是要占领后金城池,而是要使后金无力侵害辽东。这就决定了萨尔浒之战,谁能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谁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努尔哈赤敏锐地抓到了这一点,而明廷,却仍旧将其当作一场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相似的战争。在杨镐的经略下,明军的目标,是四路大军分进合击,占领当时后金的都城——赫图阿拉。如果不是双方在萨尔浒遭遇,这场战争,在历史上的名称恐怕是要换一换。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在后金军队袭击抚顺等地后,明廷开始“走流程”,调兵,筹饷。那么,此时的辽东,情况如何呢?首先,辽东镇当时共有军队十一万人,其中九万为额兵,其余为他处调集或者招募而来。但这十一万人多属老弱,“人鲜精壮”,且士气不振。因此,大军征讨,势必要从外地调集精锐。其次,是辽东本地的粮饷情况。辽东镇此时能提供的粮食已经很少,因此,此次明军出征的军粮,主要依靠外地运输。原本,辽东的粮食可以通过登州、莱州等处,由山东半岛渡海运往辽东,可是作为援朝之役明军征粮的主要对象,山东民间对此并不积极,故此次粮饷,主要由京师顺天府调运。同时,朝廷依旧四方筹集白银,作为军队调拨的开支。此时的明廷,不仅缺粮,更是缺钱。根据《明神宗实录》卷571的记载:

辛酉,户部议添设督饷司属,以便责成,谓:援兵粮饷,除请发内帑十万,太仆寺二十万,工部二十万,先已解去,又议借南京户、兵、工银五十万,今已差官领解。

户科给事中官应震言:“奴先后克去六城,中间敌台多至一百一十五座,自抚顺至张家楼子几三百里,渐不可支。今调兵将集,粮饷不充。前奉明纶,南京户、兵、工三部共借银五十万两,仅以半解;冏寺、水衡犹且断断职掌为争。今查巡青衙门,尚有二十余万,若借水衡五十万,冏寺三十万,共足百万之数,以壮边关之色。乞敕谕诸臣,急同舟之济,毋为畛域起见。”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廷财政比万历三大征时更为紧张。三大征之前,军费开支主要从户部、兵部开支,不足之处,多借用太仆寺马价银。自三大征后,不仅地方库存银两多被用于军费,工部用银也无法“幸免”,此后连南京的钱,乃至万历皇帝的私库银钱也被用作军饷了。如果光是看明神宗四方筹措军饷的举动,难免会产生其对军事尽心尽力的感觉,但是,大明王朝的钱,怎么就越来越少了呢?

同样还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或许是被明神宗催问得紧了,时任户部尚书李汝华向皇帝陈述了国家财政的困难:

户部尚书李汝华言:太仓岁入仅三百八十九万,岁出边饷三百八十一万,一应库局内外等用又约四十万,出悖于入。

以内供言之。万历六年进过大工、铺宫,各库、监、局钱粮共八十七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二十七至三十年共进过册立、分封、冠婚、典礼各钱粮共二百五十五万七千二百四十七两,几尽一岁之入以偿之。往年婚礼不过十万,潞王用止九万,至福王婚礼,进过四十余万。圣母两上徽号,前后共四十七万有余,升遐所费香蜡等项,又约二十二万。长公主婚礼用至十三万五千两,七公主婚礼共折解十万余。今瑞王婚礼,又用过十万余。其金花岁增买办银二十万两。自万历六年至三十三年,止约进五百余万矣。

以边饷言之。九边十三镇,隆庆间,每岁共止二百三十九万有奇。今增至见额银共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二十九两余。而又苏州府题借本部米、草、布折等银共十五万二千五百余两。松江府借米、草、布折等银共五万三千九百余两。浙江龙袍,历年借支本部京边银共二十九万六千七百六十两。苏松织造借三十余万。陕西羊绒,每运本部协助银二万二千五百两,何借支之多也。而又湖广司道赃罚、南税等银,原系济边正项,历年共留七万八千二百九十余两为采木用。山东四十三年,江西四十四年,俱以灾荒题留税银并抚、按赃罚共九万二千余两。又四十五年题留四千两。广东四十四年题留本年赃罚并监税二千八百两。其四川税契,则以留充陕西协饷矣,何题留之多也。而又有归税监者,则南直税契银每年三万,山东鱼课商税契银八百余两,泰安香税二万两,南赣关税二万两,自二十七年归监。四十二年,臣部题留前银,奉旨户、工各一半,然而又有缩于工部者。查三十七年以来,节年织造、河工并府第,共借去臣部一百五十余万,乃各省直所欠京边。自三十二三年起,至今不下六百万,此太仓所以匮极,而边饷拖欠数多也。

户部尚书李汝华的奏疏,展示了萨尔浒之战前明廷财政的困难。太仓库本是明英宗设立的户部银库。根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各直省派剩麦米,十库中绵丝、绢布及马草、盐课、关税,凡折银者,皆入太仓库。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援例上纳者,亦皆入焉。专以贮银,故又谓之银库。”太仓库原本藏银八百万两,经过孝宗、武宗、世宗三朝不断将太仓银划入内府用于帝王私用,其银数已经大幅下降。到了万历年间,经过万历大婚、修建宫殿等项开支,到了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仓库银就被用得干干净净。即使如此,明神宗也没有收敛,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至万历三十年(1602年),光是皇室册立、分封、冠婚、典礼就耗费了二百五十五万七千二百四十七两白银,又哪里有多的钱来接济边饷呢?

国库没钱,打仗要钱,计将安出?其实,神宗皇帝不是没钱,光是两淮盐引,其十年间就收纳了百万白银进入内府。但是面对三百万的军费开支,其却只愿意从内府中拿出十万两。那么军饷从哪里开支呢?万历君臣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再“苦一苦百姓”——加派。到了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户部在明两京十三省范围内,除了怕在贵州激起少数民族变乱外,其余地方全部加派地税,每亩增加三厘五毫,按照七百余万顷的数量,则可以征收二百三十余万两白银。一下就解决了萨尔浒之战三分之二的军饷。如果萨尔浒之战明军胜了,此项加派或可停止,只是,由于萨尔浒之战的失败,使得辽东的形势更加危急。而百姓的负担也愈发沉重。

通过八个多月的准备,明军终于勉强准备好了人、钱、粮,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十一日,大军集结于辽东镇,战事一触即发。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兵分四路前往赫图阿拉。杜松出沈阳中卫,一路东行,过抚顺城,进军赫图阿拉;马林从开原南下,经铁岭卫一路向南;刘綎率部从宽甸堡出发,汇合朝鲜军队,北上向赫图阿拉东南翼进攻;李如柏部则从清河城堡东行,向赫图阿拉西南翼进攻。

战争的结果,我们都已经知道。努尔哈赤早就探听到了明军兵分四路的消息,制定了“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将明军各个击破的战法。后金军队先是在萨尔浒全歼了轻敌冒进的杜松部,接着往北与马林部大战,马林仅以身还;然后立刻率军南下,伏击刘綎部,将其歼灭。李如柏部不战而逃,杨镐在沈阳按兵不动。大战就此以后金大获全胜告终。

明军此战的指挥历来为后世所诟病。尤其是兵分四路,又缺少配合,才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作为此战的指挥者,杨镐的昏聩自不必多言,然而从后勤角度来说,亦有无奈之举。《明实录》中记载的军费,往往是明廷的方案,在实际过程中,并不能全部落实。加派二百万,始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而大军在次年二月就进行会战,大明的行政效率并不能在短短五个月内完成此项任务,因此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屡屡有粮饷不济的奏报,明神宗谕令工部与太仆寺发银以供军饷,到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在大军即将开拔之际,工部调银十万用于接济辽饷。

十一万大军,在农历二月集结于东北,多待一日,就要消耗近四千石粮食,十日就是四万石。而明军并非是在二月同时集结的,而是陆续到达辽东。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兵部尚书黄嘉善称辽东已是“兵马则日调而多,刍饷则日用而少,目今刍秣不继”。在这种后勤条件下,明军必须迅速进兵。如果在粮食吃光之前,战争还没结束,这些从天南海北调集来的明军,说不定就要当场哗变了。因此,从后勤角度看,萨尔浒之战,必然是要速战速决。只是,明军速则速矣,却并没有充分掌握敌情,对后金军队的了解远远不如努尔哈赤对明军的了解。除了杨镐、李如柏外,其他三路明军都是经过苦战才被歼灭,尤其是马林一路,从战术上说已经做得非常好,其环车为营,以火器攻击后金军队,又分兵占领制高点以防后金骑兵冲击。只是没想到后金军队不仅骑兵战斗力强,步兵更是骁勇。马林大营中的明军火器还没来得及施放,后金步兵就已经冲入明军营中。

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失败,并不仅仅意味着辽东即将失守,此后明廷为了辽东战事,大幅增加国内税收,使得民众苦不堪言,最终揭竿而起,拉开了明王朝灭亡的序章。

本文节选自赵旭腾《版图之枷:军事后勤视野下的明代国家兴亡》,山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5月版。

来源:古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