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30%!国产伟哥跌落神坛,每天少卖3.6万片,白云山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8:18 1

摘要:说起来有点唏嘘,那颗曾经让无数男人趋之若鹜的蓝色小药丸,如今,正在悄悄被市场抛弃。

“现在连药店门口的‘金戈到货’牌子都懒得挂了。”

一个从业10年的药品代理这样感慨,语气里透着无奈。

说起来有点唏嘘,那颗曾经让无数男人趋之若鹜的蓝色小药丸,如今,正在悄悄被市场抛弃。

白云山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金戈销量暴跌30%,一年少卖1332万片,库存涨了快50%。平均下来,就是每天少卖3.6万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药厂可能已经开始焦虑地想着“减产”二字。

而网友的评价也很直白:“卷不动了。”

01

金戈上市那会儿,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

2014年,白云山第一个在国内拿到西地那非的仿制权,也就是所谓“国产伟哥”的资格。

国产版一片三四十块,价格不到进口版的一半,但效果差不多。一时间,药店门口“金戈到货”的牌子比感冒药广告都常见。

甚至还有段时间,金戈火到什么程度?连网络小说里都开始写“男人要成功,得有金戈”。

不过,那都是过去式了。

现在的金戈卖不出去,库存越积越多,药厂的现金流也开始紧张。

资本市场也不傻,股价已经反应了,白云山的市值,从高点回落了整整一个台阶。

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在告诉我们:金戈这趟车,开始“刹不住”了。

02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波销量暴跌,是不是因为药本身不行了?

但真不是,更大的背景,其实是“性萧条”来了。

前几年,日本的性教育机构发布过一组数据:14.6%的男性在有伴侣的情况下,过去一年竟然一次都没“动静”。

而中国的数据也不乐观:将近一半的95后,每周性生活不超过两次;一成以上的年轻人,全年“空窗”。

这届年轻人,不是“不行”,而是“不想”。

有人说,25岁之后的男人,只能靠聊天续命;有人说,“睡一觉比做一场爱更治愈”。

比起七八十年代人对“性”的狂热追求,如今的年轻人正在悄悄转向冷淡、独处和精神内耗,春药卖不动,不是因为药不够猛,而是春天没人想来。

这对金戈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打击。

90后00后大多数人不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半夜偷听王教授的广播,然后鼓起勇气走进药店。他们更习惯上网查,但一看副作用、依赖性、心率加快,立马关掉页面,扔掉购物车。

药还没吃,焦虑已经先来了。

03

除了“没人想买”,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这个市场太卷了。

2020年,齐鲁制药祭出杀手锏千威,一种同样成分的仿制药,只卖2块一片。

什么概念?比金戈便宜了十多倍,直接从公立医院的采购市场里,把金戈、万艾可一脚踹了出去。

这场仿制药大战,就像一场无声的淘宝价格战,打得越狠,利润越薄,药效没变,品牌没了。

而金戈呢?主要还是靠线下药房卖,80%的收入都来自这个渠道。结果这一波“价格砸盘”,医院出局、药房躺平,销售额瞬间熄火。

这背后是整个国产ED药市场的一场混战:扬子江、齐鲁、修正、海王……几十家药企蜂拥而入,连他达拉非这种“更持久”的药也出来抢饭吃。

到最后,谁也赚不到钱。

04

面对销量暴跌、库存爆仓、线下营销失败的情况,白云山没坐以待毙。

2023年,他们给金戈申请了一个新身份:肺动脉高压适应症。

简单说,就是试图把金戈从“国产伟哥”变成“救命药”。一旦成功,医保买单、医生推荐,又能重新占领医院渠道。

同时,白云山也在悄悄进入他达拉非市场,准备打一场“延时战”。

但这一切,远远不够。

金戈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卖得贵,也不是没疗效,而是市场不再为它张开嘴了。

而白云山自身也有压力,财报显示,公司总负债已经冲上419亿,三年现金流下降41%,还有四位高管因“违规”下台,整个企业正经历内部动荡。

一边是疲软的销售曲线,一边是摇晃的公司高层,金戈的复苏之路,并不轻松。

我们总以为“伟哥”这种药,会永远有市场。

但没想到,它也会有“中年危机”。

年轻人变了,欲望变了,生活节奏变了,“那方面”的药,也就从神器变成了边角货。过去,它象征着男性的强悍;如今,它只是一种“不太必要的选择”。

有人调侃说,现在的年轻人像杨过,“中了情花毒,只能闭关修炼,清心寡欲。”

在“性冷淡”和“价格战”之间,金戈退下来了。

但市场还在,需求还在,只不过故事讲不动了,“欲望经济”正在慢慢换一张面孔。

伟哥退场,时代上场。

来源:历史白名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