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社会科学普及、交通安全教育课、移风易俗宣传……连日来,南宁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实践阵地“活”起来、群众“乐”起来。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社会科学普及、交通安全教育课、移风易俗宣传……连日来,南宁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实践阵地“活”起来、群众“乐”起来。
普及社会科学 提升全民素养
5月12日,2025年江南区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江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行。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零距离”接触社会科学知识,助力社会科学成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惠及更多群众。
活动中,志愿者们围绕“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的主题,把社会科学有关知识转化为群众喜欢听、听得懂、听得进的通俗化语言,引导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政策、科学、法律、健康等方面的认识。
同时,志愿者们向群众发放禁毒、防灾减灾、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生产、防溺水安全教育、农作物病虫害预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宣传单,进一步提升全民社会科学素养,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
据了解,本次活动累计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送出便民环保手提袋、扇子、纸巾等小礼品300余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据悉,本次社科普及活动周,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组织社科专家和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乡村等形式,开展系列社科普及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5月12日,2025年上林县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在启动仪式环节,县社科联汇报了2024年全县社科工作的开展情况,对2025年的社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随后,县司法局和上林生态环境局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在社科普及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
仪式上还举行了赠书活动,与会领导向参与活动的单位代表赠送了社会科学普及图书《南宁文化图史》,为各单位深入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支持。此外,与会人员共同聆听了《AI实用入门课:工作学习生活全场景应用》人工智能推广使用专题讲座,在新兴科技领域知识普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本次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将从5月12日持续至5月18日。活动周期间,县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各乡镇将围绕活动主题,结合主要内容,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村屯等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公众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提升群众的社科素养,推动社科知识在全县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提升公众应急能力
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能力,良庆区应急委办公室联合消防、公安、卫健、玉洞街道等多部门,在祖龙ACMALL购物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红十字会医护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从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到人工呼吸,手把手指导群众实操,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消防员点燃模拟火源,传授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口诀,观众们跃跃欲试,纷纷上场体验,在实际操作中真切感受正确使用灭火器对于扑灭初期火灾的重要性。
红十字会医护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方式
消防员现场讲解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式
套圈答题、掷骰子闯关、有奖问答等游戏吸引大批市民参与,答对即可赢取应急手电、定制环保袋等实用礼品。现场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图文并茂讲解台风、洪涝等灾害应对技巧,10块展板清晰梳理自救逃生要点,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现场通过游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良庆区将持续推进应急知识普及工作,筑牢生命安全“防护网”。
近日,青秀区津头街道金浦社区邀请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围绕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活动通过“科普+体验+演练”形式,推动防灾减灾知识深入基层。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社区辖区各物业企业从业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50人左右。活动现场,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的教官们结合真实案例,在现场利用人体模型,分步骤演示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操作要领。随后,壮小安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还在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伤口包扎等自救互救技能,现场的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实操演练和沉浸式体验,让防灾减灾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此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体验,以创新的形式将防灾减灾理念融入居民群众的日常认知,有效夯实了社区防灾减灾的群众基础,培养了居民群众守护生命的责任感。
小手拉大手 传递安全理念
5月12日,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联合西乡塘区文明办、公安分局等单位走进明秀小学,开展“警校家联防联动 共绘平安同心圆”主题宣传活动,为1600余名师生及家长打造了一堂生动立体的安全教育课。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展示、情景体验等形式,全面强化校园交通安全及综合防护意识。
活动中,南宁交警一大队民警结合学生步行、乘车出行特点,用真实事故视频解析未佩戴头盔、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电动车事故中,正确佩戴头盔可降低72%的头部重伤风险!”民警以数据强调安全护具的重要性。铁骑队员现场进行驾驶技能演示,学生们在互动中牢记“一盔一带”的防护要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文明交通投壶”“酒驾模拟体验”等互动游戏,家长佩戴酒驾眼镜模拟醉酒状态后步履踉跄。
同时,西乡塘公安分局北湖派出所民警详细讲解校园欺凌处置流程,拆解“免费游戏皮肤”“扫码领福利”等针对青少年的诈骗套路。警犬基地的警员展示警犬服从指令、搜毒搜爆表演,特警队员展示防爆装备,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突发情况应对技巧。
校方表示,活动通过“体验—认知—实践”闭环,强化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整个家庭”的目标,未来将持续深化警校家三方联防机制,共护平安上学路。
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
5月8日晚,上林县西燕镇东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热闹非凡、人头攒动,一场以“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活动通过“文艺搭台+群众议事+趣味游园”的形式,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踊跃参与,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文艺节目
“婚事简办就是好,大操大办不要搞!新时代,新风尚,双方不为爱借债......”舞台上,演员们用地道的方言,将移风易俗政策巧妙地化作朗朗上口的壮山歌,将文明新风传递到每一位村民心间。《移风易俗进万家》《美山美水美上林》等特色文艺节目轮番登场,精彩纷呈,为群众送来了一场“家门口”的文化服务,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呗侬”议事
文艺表演在村民们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中落下帷幕,但活动的高潮却才刚刚开始——“呗侬”议事正式拉开帷幕。东敢村支书就《东敢村移风易俗“六个统一”公约》作了详细的说明并逐项征求村民代表意见,人大代表、“五老人员”及非遗传承人等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有些家庭为了凑彩礼四处借钱,年轻人婚后压力很大,现在村里统一了合理的标准,我支持!”“建议成立一支由村民代表、非遗传承人组成的东敢新风服务队,引导大家遵守公约,做到红白喜事新办简办,把东敢村的新风树起来!”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经过代表举手表决,最终全票通过了该公约。
“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移风易俗‘六个统一’,针对白事殡乐队支出、白事随礼金只登记不上榜、春节发红包重礼不重钱商定了详细的标准,还特别针对村里外来坟葬增多的情况提出了‘统一殡葬祭扫,保护绿色家园’的倡议,从而有效减轻村民的人情负担,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东敢村支书黄汉识介绍道。
据了解,东敢村依托特有的本土文化和非遗资源,在壮族师公舞中通过编曲目、填新词等方式,融入孝老爱亲、崇尚美德、婚俗改革等内容,唱响了移风易俗新风尚。同时,用活村集体经济并积极争取社会捐助,连续3年开展集体“升学礼”、“助学”活动,实现喜事新办简办。如今,该村许多群众转变了红白喜事操办观念,家家“亮”出了好家风,全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游园活动
活动现场,“新风大转盘”“移风易俗猜灯谜”等游园活动人气爆棚,垃圾分类、反诈、道德模范展览等系列宣传活动同步开展,村民们纷纷参与其中,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本次活动由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农商行指导,西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东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办,东敢村“两委”成员及百余名村民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下一步,上林县将在移风易俗工作上持续发力,以尊重群众意愿为导向,坚持“对症下药”,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办活动”“抓整治”,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将文明理念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