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以来,利川法院以全省法院“一院一品”建设为契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总体思路,极力探索“文化破题、反哺审执”的文化建设路径,历时三年,成功打造“与光行”法治文化品牌,实现以文化柔性力量提升队伍凝聚力和司法公信力。
我是“与光行”
2025年的画卷已经展开
我的名片也是时候更新了
下面就是我的最新简历
我出生在美丽的利川
这里传唱着优秀的土苗民歌《龙船调》
传承着独特的非遗舞蹈《肉连响》
编织着美丽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
……
是土苗文化交融的大美之川
当然,这里还有我
独具一格的土苗法治文化品牌
“与光行”
“与光行”,寓意“与光同向、与法同行”,是利法人踏实、坚韧、执着、自信的信仰表达,让青年干警成为主力军,以青春之光感召全院干警“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
这是我的证件照
“与光行”融合土苗文化,设计土家幺妹儿为原型的法治代言人“利小豸”,出品原创Logo,制作钥匙扣、玩偶等文创产品,以法治之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这是我的家
三年来,我的家愈发温馨。在机关,以“法史廉德”为主题,升级融媒体工作室、多功能文化室,打造党员活动中心+职工之家、法治长廊,即“三室一廊”文化阵地。新增摄影棚、无人机、土苗服饰、写真照片墙、法官姓名墙,让人人都有参与感、荣誉感、自豪感。
在法庭,用法治文化扮靓法庭新颜,逐步深化“一庭一品”文化内涵。“清源法庭”主动融入长江大保护法治实践,“温情法庭”推动矛盾纠纷柔性化解,谋道“一庭三园”缔造与民共享的生态旅游法治文化……10个法庭相继打造刻有地域印记的法庭文化品牌,推动司法服务与文化基因共振共生。
这是我的爱好
创建《法治六点半》《清溪夜话》等普法品牌,在吊脚楼、民俗村、风雨桥、古树下,开展体验式、街坊式、点单式普法活动,和幺妹儿“利小豸”一同走街串巷、进村入户,营造全员覆盖、人人参与的良好文化氛围。
精心编导表演类作品,生动呈现新时代法院干警精神风貌。用心创作影视类作品,全视角记录利川法院守护万家灯火的司法实践。悉心打磨文字类作品,在清浅时光中叩问人民法官的内心世界。
这是我的故事
在当事人咨询、案件办理、回访中,深挖动人瞬间,将利法人的默默担当搬上银屏,培树先进典型,讲述榜样故事。
以留守儿童孤单中秋节为背景,制作微电影《长情过往》,讲述民庭法官通过诉前调解修补沉睡20年的亲情,彰显利川法院守护万家灯火的司法实践;以法庭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学习用方言与当事人交流为主线,拍摄访谈式微视频《巾帼柔情》,呈现利川法院“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司法决心;以土家幺妹儿回乡成就法官梦反哺清江为切入点,讲述《我和清江的故事》,展现汪营法庭守护清江安澜的司法作为……
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嵌入“法院青年说”特色实践环节,让青年干警讲述身边榜样故事,组织青年干警与先进典型业务座谈、评案讲案等活动,让年轻干警在身边就能找到自己的“明星标杆”。
这是我的新团队
2023年“与光行”融媒体工作室成立之初,由来自审执部门且有着共同爱好的18名青年干警组成,随即分成3个小组,轮流负责每月活动策划、剧本编撰、后期制作等,通过微电影、短视频、微动漫等全媒体形式,实现宣传工作新的“增长极”。
2024年升级打造为“与光行”文化品牌后,由24名青年干警组成的4个团队,推出《小豸有“法”说》主播解说、《幺妹“剧”好看》土苗小短剧等4个小组,多维度展现法治风采。
2025年,我的团队又更新啦,我今年两岁啦……
豸需您点单
与利小豸一起开展法治活动
小豸有法说
专业团队为您讲解法律知识
光影面对面
访谈节目回忆利法人利法事
幺妹剧好看
土苗儿女拍摄系列法治短剧
我的新团队将在2025年为你呈上全新的文化盛宴,敬请期待。
内容无法承载全部
脚步也从来不会停下
期盼在不久的将来
你俯身倾听清江的浪花
会发现每一滴水都在讲述法治的故事
你仰望武陵的层峦
能看见每块岩石都镌刻着公正的誓言
2025
与光同向 与法同行
未来,请你见证我的成长
——来自你的好朋友,“与光行”
来源: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