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2025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三站(北京·昌平)暨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在昌平拉开帷幕。来自国内顶尖职业车队与精英车手在昌平上演速度角逐,感受“京师之枕”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
5月15日,2025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三站(北京·昌平)暨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在昌平拉开帷幕。来自国内顶尖职业车队与精英车手在昌平上演速度角逐,感受“京师之枕”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
此次赛事共持续4天,设置男子个人计时赛、女子个人计时赛,混合团体计时赛,男子、女子、大众城市绕圈淘汰赛,男子、女子、大众个人大组赛及大众双人团体公开赛,比赛里程为24.5公里至181.1公里不等,总人数达3000余人次。首日焦点赛事为男、女子个人计时赛,起终点均设于北复路流村小学门前。
据了解,本站赛事的主赛道被誉为“宝藏路线”,选手们经朝辛路、水库东路(非专业不环十三陵水库小圈)、赤昌路、怀长路、望百路,最后经桃下路返回起始点,一路上水岸风光、林荫隧道、山花烂漫、青山叠翠、诗画田园、果香弥漫,尽览昌平之美。
不止骑行,玩转昌平
CHANG PING
/01
为积极助力2025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三站(北京·昌平)暨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昌平区「玩转昌平」小程序在原有各类文旅优惠活动基础上,增加自行车赛事专区,骑友们可以在小程序上查看比赛地图、观看赛事照片直播、各类吃喝玩乐优惠活动薅不停。
不止骑行,趣游昌平
CHANG PING
/02
五月的风裹挟着槐花香,昌平的绿意正肆意生长。此时的昌平同样适合徒步、登山、露营。无论你是挥洒汗水的骑手、还是悠然自得的游客,都可以沿着昌平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愉快地City Walk 与Country Road。解锁一场“味蕾跃动、身心沉醉、骑行如风”的昌平奇遇记!
骑 行 篇
城市与乡村之间
纵横交错的闪亮骑行网
————
燕山余脉的起伏
为这里勾勒出天然的爬坡赛道
温榆河的蜿蜒
又孕育出平缓的亲水绿道
从居庸关长城脚下的古驿道
到十三陵水库畔的环湖路
从未来科学城科技感十足的光影骑行带
到银山塔林古刹旁的林间野径
昌平的每一条骑行线路
都是大自然与人文共同执笔的杰作
01
“环十三陵水库”骑行线
2024年“中国骑行地图”精品骑行线路。路线全长约12.98公里,起点设在水库东路,沿途经过美丽的十三陵水库,最终返回至起点。骑行者可以沿着水库边的小路骑行,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湖面带来的愉悦。这里不仅是骑行的好去处,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沿途风景如画,四季各有千秋。
特别提醒,本条线路,也是本次比赛大众组城市绕圈赛的一部分哦。
Tip
难度指数:★★★
适合人群:新手骑友,亲子人群
沿线驿站:大明骑士 骑行空间驿站;且亭山水 文旅空间驿站;山水记 文旅空间驿站
02
“绿氧益行·艺览昌平”骑行线
连续两年获中自协推荐线路;2024年“中国骑行地图”精品骑行线路。全长约72.8公里,以昌平区内的文化景点为主线,串联了延寿镇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银山塔林、延寿寺等景区景点。骑行其间,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场身心的洗礼,让骑行不只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艺术享受。
Tip
难度指数:★★★★
适合人群:专业骑友
沿线驿站:如苑书店 驿站;山寺 文旅空间驿站;黑山 骑行空间驿站;百合小院 美食空间驿站;
03
温榆河滨水骑行线
首条“碳中和”主题骑行线。全长约27公里,以北京首个碳中和公园为起点,沿温榆河生态走廊一路向西延伸至沙河休闲广场。这是一条践行绿色理念的生态走廊,也是一段轻松惬意的城市漫游,让骑行不仅是低碳出行,更是一场与自然的温柔对话。
Tip
难度指数:★★☆
适合人群:新手骑友,亲子人群,休闲人群
沿线驿站:EATAria西班牙餐厅 美食空间驿站
04
42公里绿道骑行线
串联起10余个公园及生态林的热门网红打卡骑行线路。这条纵贯南北的42公里绿道,南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门,北至十三陵水库苹果主题公园,完美串联城市活力与山水野趣。这是一场耐力与美景的双重盛宴,让骑行不仅是体能挑战,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视觉之旅。
Tip
难度指数:★★★☆
适合人群:专业骑友
沿线驿站:北京乐多港万达 商业空间驿站;伊清顺 美食空间驿站;昌发展理想乡 云谷园社域名驿站
05
流村百里环廊骑行线
北京著名的“六道弯”所在,是四届“环北京公路自行车赛”的经典赛段,也一直是区域赛事“白羊沟公路自行车挑战赛”的主战场;也是“五星极限挑战”认证线路。以流村环岛为起点,途经白羊沟、王家园水库、长峪城村等村落,全程60多公里。这是一条检验骑行者意志与技术的试金石,当你征服最后一个陡坡时,收获的不仅是“最强大腿”的认证,更是骑行圈殿堂级的闯关体验。
Tip
难度指数:★★★★★
适合人群:专业骑友
沿线驿站:葵花 文旅空间驿站;后院·溜石港 文旅空间驿站;有山 骑行文旅空间驿站;凤麓山庄 文旅空间驿站
06
回龙观自专路骑行线
中国首条通勤自行车专用路,过累计骑行量超过1000万次,是北京城市慢行系统的标杆。这条高高架在回龙观区域上空的全封闭骑行线路,不仅拥有俯瞰城市天际线的绝佳视角,更让自行车享有独一无二的最高路权。线路全长约13公里,以首开Long街为起点、龙域昌发展万科中心为终点,途经自专路起点雕像、1818街区公园玉光寺(寺锦会客厅)等地。这不是普通的骑行路线,而是一场重新定义城市出行方式的革命。
Tip
难度指数:★★
适合人群:日常通勤,新手骑友,亲子骑行
沿线驿站:良庄春天里 商业空间驿站;美利达 骑行空间驿站
人 文 篇
千年文脉铸就的
人文景观长廊
————
居庸关的垛口仍镌刻着
元明清三朝的烽烟
十三陵的神道静卧着帝王礼制的森严
银山塔林的辽代铭文
在春桃花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作为大运河源头遗址的白浮泉公园
至今流淌着“引水济漕”的智慧之泉
从帝王将相到寻常百姓
昌平的人文景观如同地层般丰富
像一本永远鲜活
且不断续写辉煌的历史之书
01
明十三陵
300年大明文化的历史浓缩
明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无法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
明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出于政治和战略两方面考虑,开始在北京卜选陵址,十三陵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依次建有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
如果说,明朝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那么,十三陵就300年明史朱漆的大门。推开这扇门,13位帝王的权谋与荣耀,落寞与悲凉封藏于地宫之下,而朱姓王朝伟大的盛世基业,大明风华就浓缩于陵前。
Tip
开放区域:神路、长陵、昭陵、定陵
开放时间:每年4月1日至10月7日 8:00-18:00(17:30停止售票、停止入园);每年10月8日至次年3月31日 8:30-17:00(16:30停止售票、停止入园)
价格及预约:
02
居庸关长城
中国精神蜿蜒万里的不朽勋章
居庸关,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三大关城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自古是辽东通往京城的要道,也是抵御塞北游牧民族南下侵略的重要关隘。居庸塞的记载,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后历经两千余年,王朝更迭,百代修建,直至明洪武年间的大规模修筑,始成如今之貌,蜿蜒横亘于山势之间,雄奇壮立于川河之上,扼守国门,屏障塞北。
居庸关长城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更是一代一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创造盛世的不朽勋章。
Tip
开放时间:每年3月16日至10月7日 06:30-18:00(17:30停止售票、停止入园);
每年10月8日至次年3月15日 8:30-17:00(16:30停止售票、停止入园)
价格及预约:
03
银山塔林
辽金时代佛教鼎盛的缩影
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延寿镇的崇山峻岭之中,原为唐代名寺法华禅寺所在地。据悉辽金时代这里寺院云集,有大小寺院庵堂72 所,其中法华寺是最大的一座。历代名僧、禅师相继来此讲授佛法,死后便按佛门等级、地位安葬寺内及银山山麓。此后法华寺荒废毁塌,但法师们的身后灵塔得以保存。景区现存17座墓塔,大小高矮不等,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和砖石建筑的宝贵遗产。
Tip
开放时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8:00-18:00(17:00停止入园);
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8:00-17:00(16:00停止售票、停止入园)
价格及预约:
04
白浮泉公园
汩汩流淌的运河文明源头
白浮泉公园,又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总规划范围63.16公顷,是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资源与运河湿地景观的融合之作。公园核心为白浮泉遗址,北端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相连,可谓山水人文相映,历史现代交融。
据史料载,白浮泉遗址所处山体称龙山,自古多泉,水源丰富。700多年前,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将白浮泉作为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解决了大都(今北京)漕运水源问题。元代在其所在龙山山顶修建都龙王庙,明清时期于白浮泉出水口处修建九龙池,一度成为当地重要的民间活动场所。
白浮泉公园,不仅是研究北京水利事业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更为研究古代民俗祈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支持。
Tip
开放时间:全年9:00-18:00开放
价格及预约:免费公园,无需预约
村 落 篇
让每一个村落在发展中
找到自己
————
下苑村的艺术家工作室里飘着颜料香
辛庄村的周末市集
上演着落日后的民谣的狂欢
仙人洞用素餐的金招牌
擦亮了传统的敬老文化
北庄村在自然拙朴与城市精致之间
找到了微妙共鸣
从遵重自然的肌理
到意外适配的拿来主义
昌平的每个村都在慢慢成长中
保持着自己
01
辛庄村
昌平文艺范儿,京郊"小大理"
藏身昌平兴寿镇的辛庄村,正以独特的艺术气息重塑京郊乡村的定义。青石板铺就的巷弄两侧,白墙黛瓦的院落里藏着独立书店和北欧风咖啡馆,木屋草盖之下是一间间混合着民族与时尚特色的主理人小店,墙头探出的粉白花枝与悬挂的扎染布幔共舞,恍惚间让人以为置身大理古城。但转角遇见的柿子树和远处燕山的轮廓,又会温柔提醒:这里是独属于北方的文艺范儿。
每周六上午开市的辛庄市集,早已超越传统农贸市场的范畴。老村民带着清晨采摘的有机蔬菜,新村民的手作甜品与驻村创客的草木染围巾共享同一片阳光。2025年五一期间推出的“落日音乐会”更将这里推向高潮——民谣歌手在傍晚的余晖里开唱,手冲咖啡的香气混着《春风十里》的旋律飘过莓园与校园,这场原定仅限假期的音乐盛宴,因游客强烈呼吁已升级为每周末固定节目。
Tip
推荐打卡:
☑ 蓝房子餐厅
☑ 福叁咖啡
☑ 辛庄市集(每周六、日)
☑ 落日音乐会(每周六晚18:00-20:30)
02
下苑村
创作与生活温柔相生
京北艺术乌托邦
三十年前,第一批雕塑家和画家被这里的山形与地势吸引,在这里驻扎下来,开启了旺盛的创作生命周期。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有了如今下苑村——80多个工作室和200多位艺术家,北京规模最大的驻村艺术家群落所在。红砖院落与玻璃工作室错落交织,墙上的抽象涂鸦与传统的农村生活相映成趣,自城市漫步而来的人们,站在雕塑或绘画前发出的每一声感叹,都无声地印证着“艺术源于生活”的真理存在。
平日里,艺术家们边生活边创作,每逢节假日,艺术家们便会开放其工作室,供游客免费参观,与游客聊天。2024年,一间名为“如苑”的书店,经过精心修整,在位于下苑文化广场的西南角开门纳客,这里不仅会举办各种艺术展,读书会,还会不定期地邀请艺术家做客,举办创作交流会。正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连接,把一幅画、一种笔触、一种视角融进看似简单的每一次交谈,让人们与艺术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
Tip
推荐打卡:
☑ 下苑当代艺术馆
☑ 如苑书店
☑ 远山的日子
☑ 浅山季・花间厨
03
北庄村
骑行者的艺术驿站
舌尖上的禅意山居
在昌平延寿镇的群山环抱中,北庄村巧妙地平衡着野趣与精致——半山上800岁的盘龙松将绿荫投至山脚,街道两侧却跃动着充满现代感的骑行主题墙绘,从亚运会的骑行初心,到昌平本土赛事“环昌平”,每一幅涂鸦都见证了这里轮胎滚动的艺术。这里既有山泉穿村的自然野性,又有媲美城市咖啡馆的拿铁拉花,是都市人逃离喧嚣却不舍舒适的完美选择。
以辽代古刹延寿寺为起点,一条充满惊喜的味觉之旅徐徐展开:黑山烤房-延寿咖啡-福禄茶室-毛栗子冰淇淋,从美式烟熏牛胸肉与精酿的粗犷组合到百年老屋余韵绕梁的咖啡香,从台湾茶艺大师手烹台湾红茶到意大利技法搭配延寿正宗毛栗子冰淇淋的季节限定,混合着禅味与美味的旅程,我们叫它“口福之旅”。
Tip
推荐打卡:
☑ 黑山烤房
☑ 延寿咖啡
☑ 福禄茶室
☑ 毛栗子冰淇淋
04
仙人洞村
京北养生秘境
昌平素食文化的“金招牌”
村子位于明十三陵东面,十三陵水库的南岸,成村于明代。这个村庄因村北蒋山的天然溶洞——“神仙洞”而得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风光。仙人洞村自古就有敬老尊贤、讲孝养生的传统,漫步村内,经常能看到村子为传递孝道主题而特别绘制的主题壁画。
与“孝道、养生”深刻呼应的是,这里倡导的素食文化,素牛肉、素腊肠、素牛排……将传统的“肉类”以“面筋、豆制品或菌菇”等食材代替,保持口感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辅助控制体重,被誉为“昌平素餐第一村”。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大大小小的建立起十数家以经营素食为主的餐馆,其中有些店已经在全北京开了分店,是昌平素食文化的“金招牌”。
客们可以在游览十三陵景区后,带着老人来这里,品尝以“慈孝、养生、和谐”的人文理念为基础而铸造出的精品素食文化美食,住特色养生温泉民宿;带小朋友来这里,感受尊老爱老的氛围,学习爱家人和爱自己。
Tip
推荐打卡:
☑ 仙人洞
☑ 静莲斋 素食餐厅
☑ 仙子亭 素食餐厅
☑ 庭栖慧舍 民宿
地 标 篇
传统、潮流与奇幻
昌平地标拒绝千篇一律
————
它依山而建
凭借绵长的文脉穿越千年
是版本里的中国
它跨湖而生
任高耸的桥塔与钢索交织的桥身
向传说中的魔法世界延伸
它创新而立
以“潮玩、体验和社交”的复合商业
将生活方式重新定义
从某一领域
发展到网红打卡地标破圈文旅
昌平的地标
靠的是颜值、功能与纯实力
01
中国国家版本馆 文瀚阁
藏尽中华文明新文化地标
在昌平,有一座“中华文化基因库”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它不仅是国家级文化地标,更是全球唯一以“版本”为核心、汇聚中华文明精髓的殿堂!
文瀚阁依山而建,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整体建筑采取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典雅中正大气磅礴,彰显新时代大国风貌。馆内海量珍品,典藏从古籍善本、碑帖档案到数字版本,如《永乐大典》复本、红色文献等,堪称“文明底稿的终极典藏”。这里是中华文化的“种子库”,守护着从甲骨竹简到数字时代的文明印记,每一件藏品都诉说着中国的过去与未来。
02
南环大桥
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魔幻地标
南环大桥位于素有“北京龙首”之称的昌平新旧城区交汇处,桥体采用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拉索结构,全桥长750米,是整个华北地区体量、跨度最大的悬拉索桥。流线型的弧形桥身,既展现了现代桥梁工程的精湛技艺,又赋予整座桥一种未来感的视觉张力。桥体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态构成,在蓝天映衬下宛如一道横跨城市的科技弧线,象征着昌平新城的蓬勃发展与现代化进程。夜晚,桥上的灯光亮起,勾勒出极具科幻感的轮廓,让人仿佛置身未来都市。
由于桥塔高耸、钢索交织的造型神似《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场景,南环大桥被许多网友亲切称为“昌平霍格沃茨大桥”。尤其是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桥身上,钢索折射出金色的光芒,整座桥犹如被施了魔法,光影交错间,仿佛下一秒就会有猫头鹰送来入学通知书。
这里是摄影爱好者和潮流青年的打卡胜地,盛产以桥体为背景的炫酷“人生大片”。
Tip
打卡时段推荐:
☑ 日出/日落时分,能拍出超绝逆光剪影;
☑ 春夏时节,雨季河水漫过石栈道,踩水拍摄倒影;
打卡机位推荐:
☑ 芦苇栈道: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芦苇丛中的石栈道走向河岸,远眺大桥,低机位仰拍人与桥塔同框,瞬间穿越魔法世界;
☑ 桥下仰拍: 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停车场,走台阶上桥,用广角镜头仰拍桥塔与天空;
03
超极合生汇
京北新潮流生活地标
作为北京北部规模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超极合生汇以46万㎡的巨型体量强势登陆昌平,不仅填补了京北高端商业的空白,更以“潮玩+体验+社交”的复合模式重新定义了区域商业形态。这里不再是传统购物中心,而是集时尚零售、美食市集、电竞娱乐、运动社交、艺术展览于一体的“城市第三空间”——从白领下班后的微醺小馆,到年轻人周末的滑板聚会,24小时都跳动着昌平最年轻的脉搏;从超级安踏北京首店到DIDIMAX北京首店,从领衔的运动潮流矩阵,到小象动悟公园京北旗舰店打造的沉浸式亲子空间,仅超极合生汇西区就汇集了30家首店,高达35%首店占比,每一家都是流量收割机。
这里贩卖的不只是商品,更是昌平领衔全北京的新社交、新娱乐和新生活方式。
Tip
推荐打卡:
☑ pooposuper潮牌店 亚洲首店
☑ 全民环潜 北京最深室内潜水馆
☑ 寰映影城 京北地区首家二代IMAX激光和CINITY双巨幕
☑ 华为智能生活馆 京北地区首家
美 食 篇
从宫廷飨宴到山野滋味
每一口都是历史的盛宴
————
从宫廷飨宴到山野滋味
一个透着皇家的精致细腻
一个来自于线条粗犷的江湖儿女
人们说
一个时代有一时代的味道与记忆
如今,时隔百年,我们举箸桌前
一口饼、一口肉
每一口都是历史的盛宴
01
康陵村春饼宴
每个到十三陵的人
都应该有一顿饭的“正德时分”
在昌平十三陵的康陵古村,藏着一段香飘五百年的“舌尖非遗”——正德春饼宴。相传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南巡时,对民间薄如蝉翼的春饼一见倾心,御厨们便精心改良,用八荤八素的精致配菜,打造出专供皇家的“卷春”盛宴。
想象一下,五百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那位贪玩的正德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雕花膳桌前,金筷轻挑,将酱香肘子、嫩炒合菜层层叠进透光的饼皮,一口咬下满嘴春鲜......而今天,我们背倚南窗,身后有光,用同样的手法卷着同款春饼,碗里盛着御膳房同款秘制酱料,四舍五入也算当过“一顿饭的皇帝”了。
春日正好,建议每个到十三陵的人都应该享有一顿饭的“正德时分”!
Tip
店铺推荐:
☑ 康陵正德春饼宴26号
地址:昌平区十三陵镇康陵村26号
人均:49元/人
☑ 满堂香春饼宴
地址:水库西路胡庄村委会西200米
人均:52元/人
01
长峪城猪蹄宴
长城脚下的豪横“铁骑盛宴”
在北京有个被称为“京郊小西藏”的世外桃源——长峪城村,保留了600年前,猪蹄宴最原始的配方和形式:由六道凉菜和八道热菜精心组成,而其中的主菜“红烧猪蹄”,以铁锅柴火、经过长达8小时的长时间炖煮,变得软糯而富有弹性,即便是牙口稍差的老人与幼童也能轻松嚼食,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胶原蛋白;除了主菜,桌上的其它配菜也都是“硬通货”,满地溜达着长大的走地柴鸡蛋、长城根底下现采的野蘑菇、比拳头还大的开花馒头……据说最传统猪蹄宴都是以盆上菜,品尝时,猪蹄肉皮拉扯,带着脂肪的香味与精华汤汁,配上米饭,妥妥的一碗满足。
也许,对于日常控碳的现代健身人群来说,这样的组合,好像一组“碳火炸弹”,无益于减脂瘦身。但试想一下,600年前,当长峪城下戍边的战士们,脚踏着居庸关呼啸的寒风,头枕着冷如冰雪的金戈铁甲,任务艰巨,体能告急,这时候一盆热气腾腾的猪蹄配饭,不仅是对战士体能与健康最难能可贵的补充,更是国家对战士们最豪横的爱与致敬。
Tip
店铺推荐:
☑ 金客来猪蹄宴
地址 :昌平区长峪城村143号
人均:67元/人
☑ 老岳农家猪蹄盛宴
地址 :昌平区长峪城村120号
人均:59元/人
01
阳坊涮肉
千年羊肉走廊孕育的“非遗味道”
早在千年前的辽代,阳坊便是连接塞外草原与燕赵大地的咽喉要道。每到深秋,内蒙牧人驱赶着羊群经此南下,在阳坊形成羊市盛景,为这片土地埋下了深厚的食羊基因。作为北京最大的回族聚居区,阳坊镇自明清起就聚居着世代以牛羊肉为食的回族群落,它们对羊肉的宰杀与烹饪的理解,为“阳坊涮肉”成为老北京涮羊肉的源头埋下伏笔。1984年改革开放春潮中,李胜利、杨秀清夫妇在阳坊,用祖传的羊肉制肉技艺,开出第一家涮肉小店。谁曾想,这口铜锅竟煮沸了一个“非遗美食”的传奇。
严格说来,“阳坊涮肉”并非某个商标,而是源自200年前随“光裕镖局”而被传承下来的阳坊涮肉文化。如今的阳坊涮肉,遍地开花,在李氏200年技艺传承与迭代之上,都遵循同一原则,即选材考究,特别注重羊肉的来源。这也是阳坊涮肉得以成为老北京涮肉起源重要原因。
中国涮肉看北京,北京涮肉看阳坊。当铜锅炭火映亮麻酱的那一刻,吃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段“草原与京城对话千年”的味觉史诗。
Tip
店铺推荐:
☑ 阳坊胜利涮羊肉 (阳坊总店)
地址:昌平区阳坊镇温南路10号
人均: 126元/人
☑ 阳坊大都涮羊肉(阳坊总店)
地址:昌平区阳坊镇温南路59号
人均: 103元/人
☑ 和庆斋 (总店)
地址:昌平区阳坊镇东贯市东路甲3号
人均:120元/人
当车轮碾过十三陵水库的两岸,带起的春风里有远自正德年间的甜香;
当脚步踏上银山塔林间的木栈道,掉落的花瓣里沾染着来大洋彼岸德克萨斯的烤肉味;
当你悠闲地等一杯手冲咖啡感受山间,沸腾的咖啡壶里荡漾的是200年前铜锅涮肉的新鲜……
在你不了解的地方,昌平早已把历史融进了美食里,将人文绣在了风景中。
如今,它正怀着美好的心态默默等待,欢迎你以欢喜打开,以奇妙发现。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