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5月13日上午,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门诊大厅内熙熙攘攘,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医疗队与中塞友好医院联合举办的“5.17世界高血压日”心血管健康义诊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今日女报/凤网讯(记者 江昌法 通讯员 李芳 周诗)当地时间5月13日上午,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门诊大厅内熙熙攘攘,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医疗队与中塞友好医院联合举办的“5.17世界高血压日”心血管健康义诊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每天少一勺盐,心脏多一份安全!”一名65岁的当地居民跟着屏幕上演示的限盐示意图读出声音。活动现场,电视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医疗队自制的中英双语健康科普视频,吸引了当地民众驻足观看、热烈讨论。
义诊现场。
为破解医学知识传播壁垒,医疗队创新采用“动画拆解+实景演绎”模式:跳动的心脏模型直观展示高血压成因,手把手教会民众正确测量血压,情景剧还原家庭急救场景并介绍中国传统中医药治疗和食疗方法预防高血压。塞方医护人员同步以克里奥尔语进行要点解说,并发放制作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手册,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听得懂,看得明白的健康知识”。
在门诊大厅另一旁的急救技能培训区,中塞医护人员共同演练“第一目击者行动”心肺复苏术。医疗队队员手把手纠正按压手法,塞方护士纷纷踊跃主动参加培训:“掌握‘黄金四分钟’急救技能,就能为生命争取更多希望!。”
义诊现场。
这场生动的健康科普活动,源于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年来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自2021年起,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持续在当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健康宣教的“双线攻坚”,利用中国的经验助力非洲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时,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建立了心血管疾病科普平台,制作的40余部心血管科普视频和100余篇科普文稿,成为了援非医疗队的重要教具,协助实现“视频科普+实物教学+本土语言适配”的健康教育体系,让中国科普走进非洲百姓的生活。中国医者用技术与温情搭建的连心桥,让心血管健康管理的“中国经验”在非洲土壤扎根生长。
来源:今日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