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济南人的伙食江湖里,没有哪碗米饭能逃得过把子肉的"追捕"。巴掌大的厚肉片扑在米饭上,油汤儿从肉缝里滋出来,能把糙米饭也染出三分富贵气。
在济南人的伙食江湖里,没有哪碗米饭能逃得过把子肉的"追捕"。巴掌大的厚肉片扑在米饭上,油汤儿从肉缝里滋出来,能把糙米饭也染出三分富贵气。
草绳绑出来的讲究
老济南都知道,正宗的把子肉得拿蒲草捆着炖。超意兴快餐的赵师傅每天五点起来扎肉:"五花三层的'三线肉'改刀两指厚,蒲草得煮过才经炖。"这法子是从老辈儿传下来的,草绳既防肉散架,又能吸走肥油。外地人来尝鲜总嫌捆得麻烦,等吃完才明白:这草绳子才是锁住肉香的钥匙。
铁锅煮出的油润香
舜玉小区开了二十年的苏家把子肉,灶上永远架着五口黑铁锅。头锅焯水去腥,二锅炒糖色,三锅下黄豆酱和卤料包猛火烧开,剩下两口老汤锅小火咕嘟着。肥肉炖得颤巍巍发亮,瘦肉吸足了酱汤却不柴,秘诀就在"三小时翻三次"——老师傅拿着铁钩给肉翻身的样子,活像在给娃娃盖被子。
市井里的"穷吃法"
大明湖边的老曲每日出摊,三轮车上摞着四层竹蒸笼。五块钱一片的把子肉,配两毛钱的卤豆腐、三毛钱的虎皮鸡蛋,浇勺滚烫的肉汤在籼米饭上,穿西装的上班族和蹬三轮的师傅都蹲在马路牙子边吃。曲叔的绝活儿是炸辣椒——干辣椒扔进滚油三秒速捞,往肉汤里一蘸,解腻又提香。
经七路的赵家米饭铺更有意思,八仙桌上摆着三十多种配菜:海带卷里藏花椒,面筋塞肉末,连炸藕盒都得裹着肉馅儿。但老客常说:"把子肉才是主角,其他都是给米饭当丫鬟的。"最传统的吃法要学公交司机王姐,肥肉夹碎了拌进饭里,浇勺油汤,扒拉两口后再咬口生蒜,辣得倒抽气也要喊"过瘾"。
留住街头热乎气
芙蓉街景区里改良版的把子肉卖到20块,加了鹌鹑蛋、鲍鱼当噱头,年轻人举着竹签子当网红吃播。但上年纪的济南人还是认历山路的老马家,搪瓷盆里浸着老卤,肉片炖得入口即化。马大爷递肉时总唠叨:"别用筷子戳!得托着碗接,油汤洒了可惜。"
去年济南文旅统计,全市每天要消灭四吨把子肉。青石桥菜市的张老板总结得妙:"这吃食像济南人一样实在。不搞花架子,油盐酱醋熬透喽,穷有穷的吃法,贵有贵的讲究。"难怪有人说,趵突泉养的是济南的魂,把子肉喂的是济南的胃。
1、刚出锅的把子肉最香,放凉了易泛油腥
2、肉汤泡饭别超过半碗,小心腻住
3、怕咸可配碗甜沫,这是济南人祖传的解咸秘方
来源:非常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