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乌拉特中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经济
2024年,乌拉特中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显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36.3:42.7。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20%和62.2%。
年末常住人口为10.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2万人,乡村人口4.4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84%,较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5.62万人,女性人口4.9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04万人,出生率3.75‰;死亡人口0.11万人,死亡率10.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6‰。0-14岁人口0.85万人,15-64岁人口7.94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79万人。
二、农牧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55.7亿元,现价增速10.2%。农作物播种面积168.2万亩,比上年增长6.8%。粮食播种面积107.5万亩,比上年增长6.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0.7万亩,比上年增长6.5%。其中,油料面积46.9万亩,比上年增长1.5%。粮食总产量8.5亿斤,比上年增长14.1%。油料总产量1.6亿斤,比上年下降4.6%。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5.89万千瓦。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4.8%。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4.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6.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7.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3.7亿元,比上年下降15.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8%。主要产品产量,洗精煤747万吨,比上年下降8.3%;焦炭105.1万吨,比上年增长1.9%;黄金3772千克,比上年下降10.5%;发电量99.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5.1%。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旗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6.2%。在库项目共16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81个,500-5000万元项目82个。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6.2%,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20.6%,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3.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6.6%,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下降35.9%,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00.4%,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37.4%。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投资项目增长87.5%,地方投资项目增长112.2%。
五、旅游业
全年共有A级景区6个、星级接待户10个。全旗累计接待游客7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4亿元。
六、国内贸易
2024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全部零售总额的20%。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餐饮业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七、财政、金融业
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税收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及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八项支出共计23.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0.3%。
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5.8亿元,比上年增长8.4%。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86.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住户贷款达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3.3亿元,比上年增长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旗有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3所,幼儿园6所。在校(园)学生8130人,其中学前教育1806人,小学生4038人,中学生2286人。教职工1307人,其中:专任教师948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累计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个、成功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心企业库7家;高标准建成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获批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2个、自治区级马保种场1家;获批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个、市级博士科研工作站1个、市级科技小院1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7个、看禾选种综合平台1个。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1个、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3个。
九、卫生、文化和体育
年末全旗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40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所、村卫生室68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5所、门诊部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编制床位数57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5.08张。卫生技术人员8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71人、药师(士)25人、注册护士383人。
我旗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自治区级12项、市级120项、旗级183项。区级传承人15人,市级传承人80人,旗级传承人285人。
全旗有社会体育指导员872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1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30人。室内外体育场馆905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书量5.67万册。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00元,比上年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836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185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40元,比上年增长3.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814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53元,比上年增长4.2%。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28.3%。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3.5%,农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27.2%。
十一、资源、环境
注释: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取自2024年公安户籍人口统计报表;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及其中项数据来自财政局;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数据来自旅游服务中心;文体、公共图书藏书数据来自文体旅游广电局;存贷款余额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学校、学生、教师数据来自教育局;农牧业机械总动力、科技数据来自农牧和科技局;卫生机构、床位数、医师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低保人口、养老机构数据来自民政局;城乡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医保局;城乡养老保险数据来自社保服务中心;就业人员、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就业服务中心;林业数据、自然保护区面积、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数据来自林业和草原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优良率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
供稿:冀 瑞
审核:陈 帅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