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爆点:近日,科伦集团视频号发布一则视频:75岁刘先生赤膊上阵,代言一款名为“麦角硫因”的产品,引发网友热议。
新闻爆点:近日,科伦集团视频号发布一则视频:75岁刘先生赤膊上阵,代言一款名为“麦角硫因”的产品,引发网友热议。
而这个新闻我是周五晚上就看到了,而本来周末想写的,但是思考这个板块短期可能比较难起来,而军工更热,所以周日和周一整体的思考全是军工,而事实证明军工要本周推动性还是不错的。而但是没有想到今日在轮动下,这个爆发了,虽然整体持续性不好判断,但是这个行业前景不错,所以今日给大家普及一下,而且这个整体资料也讲过!
另外而未来军工整体还是看好二波的思考,而明日航运大概率大分岐风险!晚上直播20点直播有一个10亿级别的神秘大佬将会交流!
一、时代背景:抗衰产业的 “卡脖子
1、全球抗衰市场的 “成分霸权”
技术垄断:麦角硫因长期被德国赢创、日本丘比等企业以 “天然提取 + 专利壁垒” 垄断,终端产品溢价超 10 倍(如修丽可 CF 精华含 0.5% 麦角硫因,售价 1490 元 / 30ml);
国际品牌掌握核心菌株专利(如 ChromaDex 持有 ECS 酶专利),中国企业原料进口成本占终端产品 40% 以上。
消费痛点:天然菌菇摄入难以达到有效剂量(需每日食用 5kg 松菇),化学合成品存在重金属残留风险,市场急需 “安全 + 高效 + 平价” 解决方案。
2、传统生产模式的致命短板
麦角硫因的天然提取受制于两大瓶颈:
原料稀缺性:仅存于松菇(含量约 0.2-1mg/g)、牛肝菌等野生菌菇,全球年天然产量不足 10 公斤,且受季节、地域限制;
成本高企:传统化学合成需 12 步反应,伴随重金属残留风险,生产成本高达500 万元 / 公斤,导致其长期被雅诗兰黛、修丽可等国际品牌垄断,终端产品单价超 3000 元。
3、合成生物学的颠覆性突破
通过微生物工程重构生产路径,实现 “微生物工厂” 量产:
菌株优化:仅三生物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敲除芽孢杆菌的代谢竞争基因,同时过表达麦角硫因合成酶(ECS),使发酵液浓度从行业平均 2g/L 提升至8g/L(国际领先水平为 10g/L);
工艺革新:采用 “高温高碱敞开式发酵” 技术,突破传统封闭发酵罐的设备限制,污染率从 5% 降至 0.3%,单批次产能提升 3 倍;
成本曲线:规模化生产后,原料成本骤降至1.5 万元 / 公斤,较天然提取下降 99.7%,较化学合成下降 99%。
根据《Nature Biotechnology》2024 年研究,中国企业通过合成生物学实现麦角硫因生产成本仅为欧美企业的 1/3,推动全球原料价格三年下跌 80%。
二、市场爆发
1. 消费端:抗衰刚需驱动
“国产替代” 窗口期
市场规模:全球抗衰市场 2025 年将达 3200 亿美元,中国占比 25%(800 亿美元),麦角硫因作为核心成分,渗透率每提升 1% 对应 8 亿美元增量;
用户调研:CBNData 显示,62% 的消费者愿为 “线粒体抗衰”“细胞级修护” 等科学概念支付溢价,麦角硫因在成分搜索量中三年增长 480%;
产品案例:华熙生物润百颜 “麦角硫因次抛” 上市三个月销售额破亿元,复购率达 35%,客单价较普通精华高 40%。
2.、政策端
七部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明确设立 2000 亿元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力合科创作为深圳国资创投平台,管理基金规模超 200 亿元,其孵化的瑞德林生物获美国 FDA 的 Self-GRAS 认证,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国际监管壁垒的企业;
地方实践:深圳《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 “打造合成生物创新高地”,给予落地企业最高 5000 万元研发补贴,直接推动仅三生物等企业三年研发投入增长 200%。
三、产业格局
1、头部企业:技术 + 全产业链
XXXX:
终端产品创新:
旗下 “千金” 品牌推出 “极光饮” 口服液,核心成分为麦角硫因(50ppm)+ 白番茄浓缩粉 + 胶原三肽,通过 “抗氧化 + 美白 + 抗皱” 三重复配,定价 298 元 / 盒(10 支),2025 年 Q1 销售额破 5000 万元,天猫口服美容榜 TOP3;
产品亮点:采用微囊包埋技术保护麦角硫因稳定性,经第三方检测显示,服用 7 天后皮肤亮度提升 12%,炎症因子 IL-6 下降 15%。
渠道与营销优势:
依托电商代运营经验,构建 “抖音 KOL 种草 + 天猫旗舰店转化 + 私域复购” 全链路,单月投放超 200 位美妆博主,ROI 达 1:8;
与上游原料商仅三生物签订独家供应协议,锁定 2025 年 10 吨麦角硫因采购量,成本较市场价低 15%。
洁雅股份:
代工产能与供应链整合:
作为全球头部化妆品代工企业(市占率约 8%),为雅诗兰黛、兰蔻等国际品牌提供含麦角硫因精华的 ODM 服务,2024 年相关代工营收约 2.3 亿元,毛利率 28%(行业代工平均 25%);
技术能力:具备高活性成分低温灌装工艺(≤15℃),确保麦角硫因活性保留率超 95%,较传统工艺提升 20%。
国产替代机会:
承接华熙生物、福瑞达等本土品牌代工订单,2025 年规划麦角硫因相关产能扩至 5000 万支 / 年,较现有产能增长 150%;
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 “无防腐麦角硫因次抛” 技术,已通过稳定性测试,预计 2025 年 Q3 量产。
3、 从进口依赖到国产替代
现状对比:德国赢创(Evonik)、日本丘比仍占据全球高端原料市场 60% 份额,但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价格低 30-50%),出口量三年增长 300%,2024 年占全球贸易量 28%;
专利风险:ChromaDex 持有部分菌株专利,但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编辑(如仅三生物重构合成路径)规避侵权,专利诉讼风险低于 10%。
四、上中下游结合
1、 上游:合成生物平台
核心逻辑:菌株研发是产业链 “芯片”,决定成本与产能上限。重点关注:
菌株优化:仅三生物(芽孢杆菌编辑)、弈柯莱生物(酵母底盘改造);
发酵设备:中电装备(高温发酵罐市占率 35%)、东富龙(连续流分离设备);
财务指标:合成生物学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需超 12%(华熙生物 6.2% 为底线),菌株迭代周期应<18 个月。
2、 中游:原料生产
成本驱动:梅花生物利用氨基酸发酵产能复用,麦角硫因吨成本较行业低 20%,规划 2025 年产能 50 吨;
出口逻辑:川宁生物通过 FDA 认证,原料 90% 供应欧美保健品企业,毛利率 62%(国内销售仅 50%);
3.、下游:终端品牌产品
护肤品赛道:福瑞达瑷尔博士 “闪充精华” 以 “麦角硫因 + 硅烷化玻尿酸” 组合,天猫抗衰榜 TOP10,毛利率 82%;
保健品赛道:金达威计划推出 “麦角硫因 + NAD + 前体” 复合胶囊,定价 1499 元 / 瓶,对标瑞维拓(NMN 产品),瞄准高净值人群;
医药赛道:开拓药业开展麦角硫因联合 PD-1 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若成功将打开千亿级肿瘤辅助治疗市场。
五、未来趋势:从 “抗衰单品” 到 “健康生态”
1.、医药应用:从边缘走向核心
神经保护:哈佛大学 2024 年研究显示,麦角硫因可使 AD 模型小鼠 β- 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 37%,相关 II 期临床试验已在梅奥诊所启动;
肿瘤辅助治疗: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数据表明,放疗患者服用麦角硫因可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从 45% 降至 22%,显著提升治疗耐受性;
市场空间:若适应症获批,仅中国抗肿瘤辅助治疗市场规模将超 200 亿元。
2、 环保与工业应用:第二增长曲线
食品保鲜:替代化学抗氧化剂 BHT,仅三生物与中粮合作开发 “麦角硫因保鲜膜”,使草莓货架期从 3 天延长至 7 天,成本增加不足 5%;
可降解材料:添加 0.1% 麦角硫因的 PLA 塑料抗黄变性能提升 50%,适配环保包装政策,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达 50 亿元。
3、技术迭代:从单一成分到系统抗衰
基因编辑 2.0:蓝晶微生物开发 “人工染色体插入技术”,使麦角硫因合成路径与脂肪酸代谢解耦,理论产量提升至 15g/L;
跨界融合:华熙生物与微芯生物合作开发 “麦角硫因透皮递送系统”,通过纳米脂质体将皮肤渗透率从 3% 提升至 18%,开启 “外用药妆” 新场景。
如果你看完资料,是否能找出以下两个答案:
第一、上面现在什么环节真的有很想价值性呢?
第二、思考这个板块是否能连续爆发呢?
而这个就是这里的核心关键,很多人看资料,但是并不能去深度里发现价值,更无法看到是否持续性,那很容易左右!如果你能做出这个以上两个解读,我也会给你们答案我是怎么思考!但实在不想思考的:点赞+转发+留言:我想了解抗衰产品:麦角硫因!成本暴跌 99%,仅三生物如何改写全球抗衰成分格局?
以上只是个人交易复盘总结思考,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一切要结合盘面而动,文章内容属于个人思考与记录,作为记录本人对市场的理解,仅作个人分享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买卖,盈亏自负!
(挖掘与整理资料不易,您的:点赞+转发+留言,是我们努力的动力,谢谢!)
总盘情况:今日大盘整体弱化,而这个弱化主要有几个原因造成:第一、抱团开始崩溃。第二、并没有出现更大的利好。第三、缩量到1.15万亿,少了1600亿。第四、主线资金并没有出现了连续推动,而整体又是高位下。迼成了最后两市3725家下跌,上涨只有1276家,而这样的结构性就更难搞了,风险性进一步的上升,但是这样行情就结束了,事实上这个概率非常低,整体还是多头,5日均线多没有下破,怎么就怕的要死呢?
整体12号转折看多到21号左右的思考不变,而整体看3418与3440的压力是关键,如果向上整体进一步的打开,而且从10号开始,整体多是涨一天,跌一天,复杂的思考。所以未来震荡看多的思考不变,而且只要两个核心支撑不下破大可不用过于担心,或是10日均线多没有下破你又在怕什么呢?但如果真的下破3277与3324我才会真正考虑风险性问题,而调整之后反而指数ETF的时间!
情绪面:情绪开始小幅降温,涨停下降到75家,跌停上升到11家,封板率69%,而连板总数20家,高度上升到7板,而明日就是8板的高度思考了。
板块上:当下的核心主线有:军工,而最强势板块:航运港口+军工+化工+大消费。今日化工老龙头下崩,但是整体板块还是不错,而今日高位接力成为了最强的推动性,而大消费是全面爆发,但是否有持续不好判断,而另外的核心重点就是看军工打破高度之后是否能明日反包是关键了。助攻:跨境电商+医疗+食品软饮料。
军工:龙头是成飞集成7板,只有一家后排跟随了,但是高度在这里,而且最近走高度的公司多没有到,所以未来更值昨看点。而且今日成飞也有了反包的推动,但最后还是下打了,看后期的发展了,未来预期在这里持续复杂的震荡为中心的思考。
化工:龙头变成了集泰股份3板,而后排的龙夫股份也出现了爆发,但是否持续不好判断,进下的观察吧。可能明日出现退潮的思考。
航运港口:龙头是宁波海运3板,今日加强了,但是没有没有弟了,这一点要注意风险性了。明日可能大高潮的风险性,但是高潮之后是否就是结束呢?我认为是有可能进一步看好未来的爆发。
大消费:龙头是迎丰股份5板,而且有2家5板,整体看好后期的推动了。另外也要看食品软饮料的爆发是否持续了。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自律和坚持!祝一直在拼搏路上的你,越努力越幸运!
今日看点:
1、麦角硫因、医美:科伦药业一则麦角硫因胶囊广告引发热议,公司董事长刘革新亲自上阵担任产品代言人。
2、港口航运:美线运价开始上涨,部分船公司已经上调5月下半月美线运价,部分南美船只调往美线。
3、中国AI服务器市场预计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比例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40%,几乎与外购芯片比例平分秋色。
跟踪商品题材
一、生猪14.92(-0.27%,猪成本16。)
二、电池碳酸锂6.47万(0.31%,下破20万,但是整体并不乐观。)
先赞后看,月入百万!谢谢大家支
来源:伍哥说机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