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75.HK)召开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正式官宣“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及核心管理层调整。此次整合以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NYSE: ZK)为核心,标志着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迈入新阶段。在《一品汽车
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75.HK)召开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正式官宣“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及核心管理层调整。此次整合以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NYSE: ZK)为核心,标志着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迈入新阶段。在《一品汽车》看来,这一战略举措不仅体现了吉利对行业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更通过管理架构的优化,为集团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能源汽车赛道加速,吉利深化全产业链布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00万辆,渗透率超过40%,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50%。面对这一趋势,吉利控股集团加速整合资源,旨在强化其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的竞争力。此次收购极氪智能科技(以下简称“极氪”)是吉利完善高端新能源品牌矩阵的关键一步。极氪自2021年独立运营以来,凭借极氪001、极氪009等车型迅速打开市场,2024年全球销量达28万辆,同比增长67%,跻身全球高端纯电品牌前五。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通过本次全资收购,吉利将实现极氪技术与传统制造资源的深度协同。极氪的SEA浩瀚架构、超快充技术及智能化生态,将与吉利现有的CMA、SPA平台形成互补,覆盖从大众市场到高端市场的全产品线。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是生态体系的竞争,整合资源、强化协同是必然选择。”此次合并正是对这一战略的实践。
经验与创新并重,打造高效决策体系
为匹配战略升级需求,吉利对核心管理层进行系统性调整,构建“经验派+中生代”的双轮驱动模式:
李东辉升任副董事长,强化资本运作能力李东辉自2016年加入吉利后,主导完成沃尔沃、宝腾、路特斯等多项国际并购,并推动极氪、亿咖通等子公司上市。此次其职责扩展至集团投融资及董事局日常管理,将进一步优化吉利的资本结构。2024年财报显示,吉利控股集团现金储备达1200亿元,为后续技术研发和全球化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安聪慧掌舵集团CEO,战略执行力再升级安聪慧被誉为“吉利造车灵魂人物”,曾带领吉利实现年销量从42万辆到150万辆的跨越式增长。此次其兼任吉利控股集团CEO与极氪CEO,将推动集团运营效率与极氪高端化战略的深度融合。安聪慧在发布会上强调:“整合后的吉利将聚焦‘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三年内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60%。”
3. 淦家阅统筹吉利汽车集团,双事业群协同发力
淦家阅自2021年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以来,主导推出“中国星”高端系列和银河子品牌,2024年吉利品牌销量突破98万辆。整合后,其将同时管理吉利银河事业群(覆盖主流新能源市场)与极氪科技事业群(专注高端智能电动),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4. 轮值总裁制度激活年轻管理梯队
45岁的戴庆出任轮值总裁,是吉利“人才年轻化”战略的缩影。戴庆曾主导极氪欧洲市场开拓,2024年推动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10%。轮值机制不仅为高管提供跨领域历练机会,也增强了决策灵活性与创新活力。
吉利整合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战略整合前景广阔,但吉利仍需应对多重挑战,首先,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已占据先发优势,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销量达320万辆,特斯拉为240万辆。在此背景之下,吉利需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以缩小差距。
此外,极氪虽在欧洲建立口碑,但北美市场仍待突破。吉利计划2026年前在东南亚、中东新建5座工厂,本地化运营能力面临考验。同时,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紧张背景下,吉利与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供应商的长期合作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分析师普遍看好此次整合。中金公司报告指出:“吉利通过管理架构优化与资源聚焦,有望在2025-2027年实现年均15%的营收增长,利润率提升至8%以上。”
同时,《一品汽车》注意到,政策层面亦释放利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明确提出支持车企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写在最后:
从1997年进军汽车制造业,到如今成为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出行服务的全球化集团,吉利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紧扣时代脉搏。此次“一个吉利”整合计划,既是应对行业变革的主动出击,也是其从“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集团”转型的关键一跃。随着管理层新架构落地,资源协同效应逐步释放,吉利有望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书写新篇章。
来源:一品汽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