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的虎皮鹦鹉学说话:六个月的真实记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9:55 1

摘要:那时候的我,满脑子都是网上那些会背唐诗的鹦鹉视频,幻想着每天早上被它叫醒的浪漫场景。直到真正开始教它说话,才发现这背后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自由哥 |言

(文章部分内容网友投稿经自由哥整理编辑后发布在今日头条)原创内容转载联系自由哥本人

去年冬天,我在花鸟市场带回家一只蓝绿色的虎皮鹦鹉,取名“小灰”。

那时候的我,满脑子都是网上那些会背唐诗的鹦鹉视频,幻想着每天早上被它叫醒的浪漫场景。直到真正开始教它说话,才发现这背后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我把笼子挂在书桌旁,每天对着它说十几遍“你好”。小灰总是歪着脑袋看我,偶尔发出“唧唧”的叫声。第三天晚上,我兴奋地给养过鹦鹉的朋友打电话:“它刚才好像说了‘好’!”朋友沉默两秒:“你确定不是它打喷嚏?”

后来才知道,幼鸟期的虎皮鹦鹉声带还没发育完全,就像人类婴儿的咿呀学语。那些我以为的“说话”,不过是它整理羽毛时发出的摩擦声。

花68元买的《鹦鹉语言教程》里说要用零食奖励法。我特意买了进口小米,每次训练前只喂半饱。结果小灰学会了新技能——只要我开口说话,它就拼命撞击食盒,把小米撒得满地都是。

最崩溃的是某个周末清晨,我举着录音机在笼子前循环播放“早上好”,楼下来收水电费的大爷欲言又止:“姑娘,你家电子宠物坏了吧?”

转机出现在一个下雨天。我正在厨房煮泡面,水开时电水壶发出尖锐的“嘀——”声。笼子里突然传来几乎一模一样的声响,惊得我差点摔了锅盖。

原来比起人类语言,虎皮鹦鹉更容易模仿环境音。我索性调整策略,先教它学烧水声、门铃声这些日常声响。意外的是,当小灰学会模仿微波炉的“叮”声后,它似乎突然开窍了。

那天我感冒在家,哑着嗓子说了句“要喝水”。笼子里突然传出模糊的“水...水”,吓得我立刻量了体温——38.2度,当时真以为出现幻听了。

后来用手机录下训练过程回看,才发现小灰确实在模仿。只不过它的发音像含着一口水,需要非常专注才能辨别。现在回想,那些模糊的音节里,藏着多少被我们错过的努力。

真正让我泪崩的不是它学会说“早安”,而是某个加班的深夜。当我拖着疲惫身子开灯时,黑暗中突然传来一声沙哑的“回...回家”。笼子里的小家伙正抓着栏杆,头顶的羽毛还翘着一撮。

后来查看监控才发现,每当玄关响起钥匙声,它就会对着门反复练习这个词。那些我以为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它准备了上百次的惊喜。

小灰至今只会说七个词:早安、晚安、喝水、回家、笨蛋(跟电视剧学的)、啾啾(自己的名字),还有一句发音诡异的“我爱你”。但它已经摸索出独特的交流方式:

想加餐时会边喊“喝水”边啄水罐看到我穿外套就急促地说“回家”困了就把头埋进翅膀咕哝“晚安”

有朋友问我花半年时间教鸟说话值不值得。当我清晨在“早安”声中醒来,当它对着我的照片练习发音,当这个小生命用它的方式努力理解人类世界——或许答案就在那些温暖琐碎的日常里。

此刻,小灰正站在我肩头,试图模仿鼠标点击声。电脑文档里跳出一串“咔嗒咔嗒”,这是属于我们的共同语言。养鸟教会我的,或许不是如何驯服一个生命,而是怎样在差异中寻找共鸣。

来源:自由哥鹦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