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任重1917年1月15日出生在河北省景县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父母硬是咬牙供他读书。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让人肃然起敬,王任重就是其中之一。
他从湖北省委书记的位子一步步走到国务院副总理的高度,用实干和担当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王任重1917年1月15日出生在河北省景县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父母硬是咬牙供他读书。
那时候,能上学的农村孩子不多,王任重算得上幸运儿。
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在景县乡村师范学校念书时,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觉得这才是救国救民的路。
16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绑在了一起。
入党后,他直接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冀南地区干得风生水起。
宣传部副部长、地委书记,这些职务他都干过,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过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华。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几年,王任重一直在前线忙碌。
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支援部队,他样样上手,为新中国的诞生出了不少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被调到湖北,开始了新的征程。
在湖北,他先是担任省委常委,后来又当了省政府副主席,一步步为湖北的重建和发展出力。
到了1954年,他正式接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成了全省的“一把手”。
王任重在湖北当了12年的省委书记,从1954年干到1966年。这段时间,他把心思都扑在了发展经济上,尤其是农业和工业这两块。
湖北是个农业大省,粮食产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饭碗。王任重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他推动科学种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还搞了不少水利工程,让田里的水用得更科学,粮食产量蹭蹭往上涨。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的推广,也让农民干劲儿更足,日子慢慢好起来。
工业方面,他也没落下。湖北的工业基础不算强,王任重就带着大家建工厂、搞企业,重工业和轻工业一起抓。
他想的是,不仅要让湖北人吃饱饭,还要让湖北的经济强起来。那几年,湖北的工业体系初具规模,武汉的钢铁、机械工业开始有了名气。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王任重先被派到陕西当省委第一书记,没多久又调到北京,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这一年,他61岁,算是重新站到了国家的大舞台上。
当副总理那几年,他管的是农业和经济,这两块儿都是硬骨头。
他不坐办公室,天天往基层跑,去农村看田、去工厂看机器,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日子。
他觉得,政策不能光在纸上好看,得真能解决问题。
农业上,他力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招儿一出,农村的生产力一下子被解放了,农民有了盼头,粮食产量也上去了。
经济上,他支持乡镇企业、私营经济,还鼓励对外开放,拉外资、搞贸易,把中国的经济搞得热火朝天。
王任重干活儿有个特点:实事求是,不怕得罪人。他开会时经常直言不讳,指出问题从不绕弯子。
要说王任重这辈子最放不下的,估计就是三峡工程。
这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一把抓,可建设过程却是一波三折。王任重从头到尾都是铁杆支持者,为它操碎了心。
早在1953年,毛主席提出建三峡大坝的想法时,王任重就在湖北当领导。他第一时间响应,跟着周总理坐船沿长江考察,看地形、查水文。
那时候国家穷,技术也不行,工程只能先放一放,可他一直没忘了这事儿。
1978年当上副总理后,他立刻把三峡工程捡起来,列为重点。
他跑遍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找专家聊方案,还亲自去三峡地区调研,听老百姓的意见。
为了让工程上马,他豁出去了,向中央表态:愿意辞掉其他职务,专干三峡这一个活儿。为了筹钱,他还立下“军令状”,说一定得干成。
1989年,他在中央会议上讲三峡的意义,讲得大家都鼓掌。
1991年春节,他在广州拉着水利专家开座谈会,慷慨陈词,把工程的紧迫性讲得清清楚楚。
他的努力没白费。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决议,1767票赞成,这事儿终于定下来了。
可惜,那时候他已经病得很重,没能亲眼看到开工。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下游的洪水威胁小了,发电量够几亿人用,航运也更顺畅了。
1992年初,王任重的心脏病加重,住进了北京的医院。
他躺在病床上,身体不行了,可脑子里还是三峡工程。他老问身边人:“工程怎么样了?进展到哪一步了?”
3月16日,他走了,享年75岁。
临走前,他对家人交代:“三峡大坝是我半生的梦想,我看不到它建成了。等我走后,别下葬,把骨灰撒在大坝那儿,我想守着它,看着它造福人民。”
他家人按他的愿望,把骨灰撒在了三峡坝址——三斗坪的江边。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2006年大坝建成,2009年全部完工。王任重没看到这一天,可他的心愿跟大坝融在了一起。
三峡大坝现在是中国的骄傲,每年防洪救灾、发电供电,都是实打实的好处。王任重的遗言,不光是他对工程的寄托,更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爱。
王任重同志生平简介 河北新闻网
[1]王恩宝.王任重心系长江三峡工程建设[J].党史纵横,2017,(02):45-46.
[1]朱明.革命火种点燃心灵之光——王任重在景县乡师的革命生活[J].兰台世界,2009,(03):59.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09.03.019.
[1]邹谨.(2007).王任重农业经济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硕士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IVqNFfq6ZnLG8ZBHKek19rWDvXJDBC6TC2OVmDvf--yMfiZKgNFmOlZ64ulAc2oydPXQuP_A6uK-lft_rBvcsgUvDb7OJHf1_mpb8Rw2Re4o9SHuWEU5TLYPkOLpuXNSgNFoZwwhXgGyH_rpKeGTYBRDHCX5XCpGwxLGW9pQr7z_xSCLeOZyyixY0Lcrhk7Z&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