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陆续披露的2024年财报里,不仅营收、净利润双双下跌,加盟商更是生意惨淡,迎来了闭店风潮。
“ #卤味刺客 ”,终于被狠狠“制裁”了!
最近,#卤制品三巨头大幅关店#的新闻登上热搜。
在 #周黑鸭 、 #绝味食品 、 #煌上煌 陆续披露的2024年财报里,不仅营收、净利润双双下跌,加盟商更是生意惨淡,迎来了闭店风潮。
原以为底下的评论,至少会有一两个惋惜的。
没想到一路划下来,网友们的吐槽声怎么都停不下来。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消费者那股深深的怨气。
曾几何时,这些卤味还是“美味”的代名词,咋这两年,突然就被消费者嫌弃了?
任何产品,只要被消费者冠上“刺客”的后缀,就一定有其原罪:
贵,而且是不真诚的贵。
翻开“卤味刺客”的受害者名单,真就应了那一句:
“天天上一当,当当不一样。”
有网友原本开开心心,想着买点零嘴解解馋。
结果夹了两个鱿鱼须、五块鸭脖,一称要40元。
这个物价,一般打工人属实消费不起。
有网友进店后随手拿了两只鱿鱼,拿到小票的那一刻,瞬间傻了。
小小的两个鱿鱼脚,居然收了她20元,这还是用券抵扣后的价格。
原来鱿鱼半斤就要74元,要是一不留神夹多了,估计真的会“破产”。
图源:小红书@嘎嘎
肉类贵就算了,问题是就连素菜的价格,也让人不敢下手。
海带结、藕片半斤就要11.9元,酸辣竹笋、香菇半斤14.9元,最便宜的土豆片都要半斤9.9元。
图源:小红书@暴富小鱼
有网友原本想着就夹一点,没想到店员的手速越来越快。
她连忙喊停,饶是如此谨慎,还是不小心被刺了一刀。
两小袋的素菜,竟然要28元。
结完账后,网友不死心去看了一眼价格。
图源:小红书@不吃芹菜
经过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刻意标小的价格,赫然写着“250g”。
只有前面商品名字是显眼的红色字体,以及正常的大小。
这个设计,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习惯模糊了价格认知,毕竟大家通常习惯以 500g(1斤)作为衡量价格的标准。
用小计量单位标价,就是为了给消费者制造很实惠的错觉。
更离谱的是,有网友去的店面还没有标价,还是自己点,然后老板动手夹。
价格不透明,重量不清楚,就这么稀里糊涂结了账。
等再仔细一看小票,才发现鸭肠一斤价格居然高达98元,后悔也来不及了。
图源:小红书@大吉大利的力
卤味打着大众休闲零嘴定位的旗号出道,却将价格抬到普通人高攀不起的“零食爱马仕”段位,狠狠背刺消费者。
也难怪很多网友所吐槽:
“这啃的哪里是“鸭脖”,分明是打工人的半张工资卡。”
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三四十元在店里只能买到五块卤鸭脖,可如果是自己做,一百元就能在市场买到满满三大盆的鸭货,全家人都能吃个够。
图源:小红书@94
如果想要方便省事,可以直接买上卤料包来煮,差不多20元一包。
如果是一人食的分量,花上40元也能卤上满满一盆,不仅想要什么口味可以自己选择,而且原材料都是自己配备,干净又卫生。
图源:小红书@爆辣猪肉普
相较之下,谁还愿意去当那个冤大头呢?
价格越涨越贵是一方面,卤味种类和口味单一也是备受消费者诟病的又一原因。
在产品力不足的前提下,却无法克制想赚钱的贪欲,最终透支的,是品牌的口碑和影响力。
长期以来,卤味三巨头主打的产品都是鸭脖、鸭翅、鸭锁骨这老三样,很难看到什么新品。
即使有,也都没能掀起太大浪花。
像这两年,周黑鸭推出了干煸辣子鸡、麻辣鸡丝等新品,煌上煌也开发了“独椒戏”猪蹄小吃品牌,但最终都是泯然众人,没能在市场上站住脚。
更尴尬的是,如今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老三样”也逐渐祛魅了。
有网友原来喜欢点原味鸭舌,结果现在厂家不供货了,只剩下辣味的鸭类零食,口味上可供选择的范围变得极其有限。
图源:小红书@小仙女爱吃提拉米苏
也有网友吐槽,觉得如今无论是素菜还是荤类都是以辣味、多油为主,没有任何区别。
吃来吃去都是那几样,口味上没有翻新,消费者自然就腻了。
尤其是在如今,消费渠道的多元化也在逐渐分走三巨头的客流。
比方说“零食很忙”、“来伊份”等量贩零食店,都将卤味作为主打产品,种类繁多,极大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图源:小红书@只吱吱
不仅有鸭掌、鸭爪等常见鸭类零食,而且还有鸡爪、猪蹄等新品。
真空锁鲜的独立包装,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囤货需求,无论是拿来追剧下饭,还是招待客人都很方便。
就算日常不出门,线上电商也能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购买卤味零食的需求。
很多传统零食品牌也瞄准时机,在这场商战中为自己成功占得一席天地。
像三只松鼠推出“虎皮凤爪”系列,百草味打造了“卤味大礼包”,良品铺子开发“香辣鸭脖”。
无论是在品类上还是价格上,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论对于卤味三巨头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新兴的卤味品牌。
比方说深受很多网友喜爱的“王小卤”虎皮凤爪。
它抓住了卤味三巨头品类单一的漏洞,推出了不同于鸭货的新品类——鸡爪。
口味上不仅照顾不同人群的需求,有微辣、麻辣等多种口味,还在做鸡爪这个赛道上卷到了极致,不断开发出去骨鸡爪、泡椒鸡爪等新品。
图源:小红书@橘子味
2019年12月,王小卤品牌抓住直播的风口,正式入驻李佳琦直播间,凭借着巨大的流量,仅仅一天之内,王小卤年货节的备货全部售完。
与此同时,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路边摊往往也是巨大的“威胁”。
很多时候大家在下班路上看到一家卤味摊,又或是看到自家楼下新开的小店,都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一点。
这时候只要食材相对新鲜,价格合理,味道也不错,这个口碑自然就积攒下来了。
大多数人都不会舍近求远,单纯为品牌买单,会更愿意去光顾自己相熟的卤味小摊。
有一些热衷分享的网友,在遇到让自己惊艳的小店时,还会拍照发到社交平台上,自愿充当“自来水”免费宣传。
图源:小红书@橙汁要加冰块
正如网友所调侃的那样,路边摊的鸭货,一点不输给正规店。
只要口碑积攒下来,就不愁没有消费者上门。
种种因素叠加下来,削弱了消费者对卤味三巨头的信任,也极大冲击了三巨头的市场根基。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过去的一年里,卤味三巨头都未能摆脱利润下滑的命运,纷纷收缩门店的版图。
数据的背后,再一次印证了当下大家消费观念的转变,当“性价比”成为新的消费标尺,不会有人再盲目为品牌买单。
消费者的心里,都自带一杆秤,称的是品质诚意,量的是性价比。
卤味三巨头的高价策略,劝退的不只是普通打工人的消费热情,更因此让其他品牌有了后来居上的机会,彻底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面对内外夹击,卤味三巨头也开始寻找增量。
像周黑鸭,跨界搞起了椰子水,与泰国IMCOCO集团合作推出“丫丫椰”鲜萃粉椰水。
但椰汁赛道的市场格局已定,竞争非常激烈,周黑鸭半路出家想要分一杯羹,尤为困难。
同样跨界搞茶饮的,还有绝味。不过目前只在长沙试点,并未全面铺开。
而煌上煌,曾经计划收购糖果企业,想要拓宽品类,结果没谈拢,同样没有掀起什么水花。
综合来看,“卤味三巨头” 闭店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缺乏性价比、自身产品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等内部问题,也面临着外部竞争环境激烈、消费渠道分流的巨大挑战,不断分割着庞大的卤味市场。
可从另一个层面看,此次关店风潮未尝不是变相给卤味三巨头以及无数品牌敲响了警钟。
忽视消费者需求,策略与市场脱节的头部品牌,也会有地位不再稳固的那一天,把握行业洗牌时机,抓住差异化需求的中小品牌也会有后来居上的那一天。
当然如今就此下定论,依旧太早。
未来卤味行业的格局注定会存在诸多变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认真倾听消费者需求、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品牌,才是大家所真正需要的。
来源:资本迷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