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21:27 2

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5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省级要主抓肉牛、茶叶、辣椒、中药材、食用菌、刺梨、油茶、竹等优势产业,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本文约1485字,阅读约需3分钟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胡宏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5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省级要主抓肉牛、茶叶、辣椒、中药材、食用菌、刺梨、油茶、竹等优势产业,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今年以来,贵州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大抓农业产业、项目和招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针对特色种植业。着力健全品种、基地、龙头、品牌、政策支持体系。其中,茶产业围绕“两红三绿一抹”,开发新茶饮、提升“贵”品质。辣椒产业注重提升酱辣椒、糟辣椒、泡椒生产能力,开发调味品、丰富休闲食品。中药材产业狠抓GAP基地建设,发展“贵天麻”产业集群。食用菌产业重点开发即食食品、调味品和饮品。刺梨产业擦亮“金刺梨”品牌,开发保健功效食品。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竹产业开发“以竹代塑”产品,开展笋竹功效成分精制提取。同时,突出地方优势,抓好酸汤、苦荞产业发展。

针对特色养殖业。统筹整合资金,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强化品种、加工、品牌、销售体系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其中,肉牛产业聚焦五大体系建设,做强“贵州黄牛”等区域公用品牌。鸭鹅产业匹配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制定政策扶持主体,统筹推进基地建设,支持禽肉精深加工和休闲食品开发。

一季度,茶叶、中草药材、水果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15.4%、4.8%;牛出栏49.34万头,增长14.9%,特色产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和美乡村建设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农民群众的身边事,对乡村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文件专门强调要大力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目前制定了省级指导意见,坚持村民自治、农民主体,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以干净整洁为目标,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两清”方面,引导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把房前屋后收拾整齐、把公共区域打扫干净,实现物放有序、庭院整洁、村庄清洁;对存在安全隐患和无保护使用价值的残垣断壁、房屋、圈舍等,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清理一批、修缮一批。各地针对不同村组实际,细化具体方案,分步实施,不能搞运动式、“一刀切”。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群众自主实施。“两改”方面,改厕工作,省级财政已下达资金3.84亿元,用于到户补贴,确保高质量完成16万户年度任务。改圈工作,指导各地统筹用好财政衔接资金等,通过适当奖补,促进群众补栏、处理好畜禽粪污,实现种养循环、农民增收。“两治理”方面,省级下达专项资金4.5亿元,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分别达58%、90%。

和美乡村建设,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持续“强双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头作用,持续开展滥办酒席、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问题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燃气、自建房、农业生产等安全风险隐患源头管控和排查整治,建设平安乡村。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培育良好乡风。卫生家庭建设是今年的一项新工作,要引导动员家家户户开展乱堆乱放大清理、环境卫生大扫除、生活习惯大转变,通过家政培训提高群众收纳整理能力,逐步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常年保持干净整洁、物放有序、窗明几净。

一审:罗亚楠

二审:王利环

三审:李 蓓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