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二十四学士图》(清·丁观鹏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21:24 2

摘要:清乾隆十至十二年间 ,由十二位清代宫廷画师绘制了这套巨幅册页集,共有十二册。每册由一位画家依旨按“二十四”之数所演绎出的相关画题绘制,分别是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孝事绩、二十四名山、二十四节气、汉文帝二十四诏、龙虎山二十四岩、昆仑山二十四楼台、牡丹二十四品、仿

清乾隆十至十二年间 ,由十二位清代宫廷画师绘制了这套巨幅册页集,共有十二册。每册由一位画家依旨按“二十四”之数所演绎出的相关画题绘制,分别是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孝事绩、二十四名山、二十四节气、汉文帝二十四诏、龙虎山二十四岩、昆仑山二十四楼台、牡丹二十四品、仿二十四家山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二十四学士、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再由词臣嵇璜、庄有恭题写相关文本在旁。清乾隆十三年,将十二册以地支编目,汇集为一完整组合,名为《墨妙珠林》。全套每页(五百七十六页)都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的收藏印,且各开钤印位置整齐划一。可见其备受这两代帝王珍视。

戌册:清代丁观鹏绘制《唐二十四学士图》,包括:李峤、宗楚客、赵彦昭、韦嗣立、李适、刘宪、崔湜、郑愔、卢藏用、李乂、岑羲、刘知几、薛稷、马怀素、宋之问、武平一、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徐坚、韦元旦、刘允济、徐彦伯、崔日用。

画家:丁观鹏(活动于清雍正、乾隆年间),顺天(今北京市)人,精绘画,擅画释道、人物、山水,画风工细传神。雍正四年(1726)以画艺精湛入宫供奉,备受雍正、乾隆皇帝的赏识。

李峤(644/645—713)

李峤,字巨山。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峤富于才思,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宗楚客(不详—710)

宗楚客,字叔敖。长六尺七寸,明皙美须髯。及进士第,累迁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贬播州司马。迁少府少监岐陕二州刺史,久之复。以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贬原州都督。神龙初为太仆卿郢国公,俄同中书门下三品。景龙二年迁中书令,为修文馆大学士。

赵彦昭(不详—不详)

赵彦昭,字奂然。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景龙中,累迁中书侍郎同中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宗州刺史,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

韦嗣立(654—719)

韦嗣立,字延构。第进士。则天时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中为修文馆大学士,与兄承庆代相,尝于骊山构别业。中宗临幸,令从官赋诗,自为制序,因封为逍遥公。睿宗时拜中书令。

李适(不详—不详)

李适,字子至。举进士,再调猗氏尉。武后时预修《三教珠英》,书成,迁户部员外郎,俄兼修书学士。景龙初又擢修文馆学士。睿宗时待诏宣光阁,再迁工部侍郎。

刘宪(655—711)

刘宪,字元度。弱冠擢进士第,累迁左台监察御史,贬潾水令,召为凤阁舍人。神龙初自吏部侍郎出刺渝州,寻入为修文馆学士,历太子詹事。武后时,敕吏部糊名考判求高才,惟宪与王适、司马锽、梁载言入第二等。

崔湜(671—713)

崔湜,字澄澜。擢进士第,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俄拜中书侍郎捡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御史劾奏,贬江州司马改襄州刺史,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为华州刺史,除太子詹事。景云中为中书令。

郑愔(不详—710)

郑愔,字文靖。年十七,进士擢第。天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易之败,贬宣州司户,既而附武三思,累迁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

卢藏用(655—713)

卢藏用,字子潜。能属文。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徵明隐终南、少室二山,学炼气为辟谷,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长安中召授左拾遗。神龙中累擢中书舍人,历吏部黄门侍郎,修文馆学士。藏用善蓍龟九宫术,工草隶,大小八分,善琴奕,思精远,士贵其多能。

李乂(647—714)

李乂,字尚真。年十二工属文。第进士,茂才异等,调万年尉。长安中擢监察御史,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睿宗朝进吏部侍郎,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开元初转紫微侍郎,未几除刑部尚书。居官沉正,方雅识治体,时称有宰相器。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有《李氏花萼集》。

岑羲(不详—713)

岑羲,字伯华,文本之孙。第进士,累迁太常博士,贬郴州司法参军,迁金坛令,有治绩。武后时拜天官员外郎,俄为中书舍人。中宗朝下迁秘书监,进吏部郎。劲廉为时议嘉仰,擢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景云初进侍中,封南阳郡公。

刘知几(661—721)

刘知几,字子玄。弱冠举进士。证圣中诏九品,已上各言时政,知几上陈四事,词甚切直。累迁左史,擢凤阁舍人。景龙初,转太子中允,仍修国史,时监修者多,知几奏记萧至忠言五不可,又著《史通》二十卷。景云中,迁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开元初为左散骑常侍。在史职二十年。

薛稷(649—713)

薛稷,字嗣通,道衡曾孙。擢进士第,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昭文馆学士。初虞世南、褚遂良以书颛家,稷外祖魏徵家多藏虞褚书,故锐精临仿,结体遒丽,遂以书名天下,画又绝品。睿宗在藩,喜之。及践祚,累迁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历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以翊赞功,封晋国公。

马怀素(659—718)

马怀素,字惟白。师事李善,贫无资,昼樵夜然以读书,遂博通经史。擢进士第。长安中为监察御史,守正不阿,以十道使黜陟江西处决平恕。累擢中书舍人,内供奉为修文馆直学士。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封常山县公,进兼昭文馆学士,笃学未尝废卷,谦恭畏慎,推为长者。

宋之问(656—712)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

武平一(不详—不详)

武平一,名甄,以字行,后族,载德子。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 中宗复位,平一居母丧,迫召为起居舍人,丐终制,不许。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虽预宴游,尝因诗规戒。明皇初,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 既谪,名亦不衰。

杜审言(不详—708)

杜审言,字必简。善五言诗,工书翰。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擢进士第,为隰城尉,性矜诞,尝语人曰:吾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累转洛阳丞,武后召见,令赋欢喜诗,甚见嘉赏,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中,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沈佺期(656—715)

沈佺期,字云卿。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神龙中,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学者宗之。

阎朝隐(不详—不详)

阎朝隐,字友倩。连中进士、孝弟廉让科。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圣历中,转麟台少监,坐附张易之,徙岭外。景龙时,还为著作郎。先天中,除秘书少监。

徐坚(660—729)

徐坚,字元固。举进士,为东都留守判官,专主表奏,王方庆称为掌纶诰之选。杨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与徐彦伯、刘知几、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构意撰录,具为条流。中宗时,为给事中,俄以礼部侍郎为修文报学士。睿宗朝,自刑部侍郎拜散骑常侍。开元中,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以坚为学士。

韦元旦(不详—不详)

韦元旦,擢进士第,补东阿尉,迁左台监察御史。与张易之有姻属,易之败,贬感义尉,俄召为主客员外郎,迁中书舍人,选为修文馆直学士。

刘允济(不详—不详)

刘允济,字允济。少孤,事母尤孝,工文辞,与王勃齐名。举进士,补下邽尉,累迁著作佐郎。采鲁哀后十二世接战国为《鲁后春秋》献之,迁左史,兼直弘文馆。除著作郎,迁凤阁舍人,除青州长史,有清白称,召为修文馆学士。

徐彦伯(不详—714)

徐彦伯,名洪,以字行,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皓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彦伯文章典缛,晚年好为彊涩之体,颇为后进所效。

崔日用(673—722)

崔日用,擢进士第,为芮城尉,迁监察御史。神龙中,拜兵部侍郎。宴内殿,酒酣,起为《回波舞》,求学士,即诏兼修文馆学士。元宗即位,进吏部尚书。会帝诞日,日用采诗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封禅书献之,借以讽谕,且劝告成事,有诏赐衣一副,物五十段。

来源:刚才命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