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川宁生物开盘后迅速20cm涨停。科伦董事长刘革新上周发“半身裸照”视频,鼎力带货麦角硫因胶囊,引起过网上一阵传播。当时大家只是佩服75岁董事长另类出道,为代言自家产品不遗余力;也有质疑,说这一身腱子肉不可能靠吃保健品;还有的怀疑PS等等,
作者:西北哽
今天投资圈里都在问同一件事:怎么麦角硫因突然火了起来。
5月15日,川宁生物开盘后迅速20cm涨停。科伦董事长刘革新上周发“半身裸照”视频,鼎力带货麦角硫因胶囊,引起过网上一阵传播。当时大家只是佩服75岁董事长另类出道,为代言自家产品不遗余力;也有质疑,说这一身腱子肉不可能靠吃保健品;还有的怀疑PS等等,
▌却都没往股票上去想
于是今天川宁生物带动一大批合成生物学概念股大涨,让不少人拍大腿。一大早,拇指君的一个朋友就劈头盖脸地问:“董事长都发视频了,为什么不早跟我说?”
其实,要真的算起来,科伦这波关于麦角硫因的强势宣传早就有蛛丝马迹。
至少从春节后开始,科伦内部就接到通知:人人都要在朋友圈转发公司关于麦角硫因的微信推文。要是有读者认识在科伦工作的朋友,可以翻翻他的朋友圈。
麦角硫因的功效,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免得有带货之嫌。这个物质此前主要添加在化妆品、洗发水等产品中,发挥一定作用;开发成保健食品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川宁生物除了做青霉素中间体,最大的看点是合成生物学。全资子公司锐康生物2020年在上海临港成立,专门负责研发合成生物学产品,向川宁输送。目前,川宁共在产的有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依克多因、角鲨烷、肌醇、植物鞘氨醇、PHA。
合成生物学是青霉素之外很好的补充,川宁生物这样的产品组合是比较合理的。(参看此前文章:川宁生物还缺一把火)
但是,合成生物学产品有一个很大的bug,这是很多分析师都不会提到的:
▌找爆款不难,靠爆款赚钱很难
“合成生物学”这个名词听起来高大上,换成20多年前的“生物工程”,可能更好理解一点,本质上就是通过生物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生产所需物质。
去年GLP-1爆火的时候,有企业声称正在尝试用合成生物学开发GLP-1,就是这个意思:不少“减肥神药”需要用到化学合成,如果改成生物合成其实也是可以的,这样就把市面上火热的合成生物学和GLP-1减肥药这两个概念都凑齐了。
多说一句,这家集齐了两大buff的药企就是刚被退市的普利制药……
能用到合成生物学来合成的,大多是通过化学工艺成本太高、产能太低的品种,比如麦角硫因。麦角硫因常规的生产工艺,是从灵芝、黑松露、美味牛肝菌等菌类中提取。
挖黑松露,这活在国外可是要靠人牵着猪去林子里找的,一天能挖多少?
自从被生物工程盯上之后,生产麦角硫因就比靠猪闻气味方便多了。至于各家企业是怎么“生物合成”的,则是各有门道,成本和产量上也会有差异。常山制药号称2023年就能量产;江苏仅三生物2024年就有产品出货。
川宁生物的麦角硫因上市显然比这两家要晚,不过这并不重要。
合成生物学的爆款,必须是传统方法生产成本很高的产品,用合成生物学才有得赚。然而就是因为利润大,其他企业看到市场成功后很快就会跟风开发。即使合成工艺并不完美、成本偏高,但只要比传统工艺便宜,就能冲击市场。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谁先开发爆款、谁先掌握高效的合成路径,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在生产端:谁能大量铺货,谁就能靠爆款持续盈利。
▌川宁生物占的就是生产优势
川宁地处大西北,伊犁河谷腹地,有的是土地、煤炭能源、水,而且生产线是现成的。毫不客气地说,只要被川宁生物盯上的品种,川宁能做到全行业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大的产能。
曾经的“医美茅”华熙生物,其基本盘就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基地。玻尿酸在医美领域长红十余年,华熙生物因此稳坐国内医美第一把交椅。
如今,麦角硫因刚刚开始炒热,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谁也不好说。这个品种如果能在保健食品、日化产品中持续应用,将会远远超越前两年流行的NMN“长寿药”。
川宁生物或许能靠着麦角硫因顺利变身,成为下一个“XX茅”。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请记得:一切都是从一个75岁的老头子脱下上衣那一刻开始的。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