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铜币双旗币当制钱十文背壹枚(背逆90°版币)是民国初期铸造的珍稀铜币。其正面中央铸有交叉的十八星旗与五色旗图案,象征着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旗帜上方镌刻“中华铜币”四字,下方为“当制钱十文”面值标识,字体端庄遒劲。背面中央为“壹枚”字样,外缘环绕嘉禾纹饰,寓
中华铜币双旗币当制钱十文背壹枚(背逆90°版币)是民国初期铸造的珍稀铜币。其正面中央铸有交叉的十八星旗与五色旗图案,象征着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旗帜上方镌刻“中华铜币”四字,下方为“当制钱十文”面值标识,字体端庄遒劲。背面中央为“壹枚”字样,外缘环绕嘉禾纹饰,寓意国家富足、农业丰收。此币的独特之处在于背面图案相对于正面逆时针偏转90°,这种铸造缺陷在机制币中极为罕见,属于典型的错版币。其材质为红铜,直径约28毫米,重量约6.5克,边缘规整,包浆自然。由于存世量极少且历史意义重大,该币在拍卖市场上备受追捧。2023年一枚品相完好的背逆90°版币以169万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双旗币系列中的标杆藏品。
江苏省造光绪元宝当二十文铜币是清代晚期地方铸币的代表作。其正面中央铸有“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缘为“江苏省造”,下缘为“当二十文”面值,左右两侧饰有六瓣花星。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纹威严,鳞片清晰,周围环绕英文“TWENTY CASH”及“KIANG-SOO PROVINCE”(江苏省)字样。此币采用红铜铸造,直径约32毫米,重量约10克,铜质精良,色泽温润。其设计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既体现了清代铸币的传统风格,又反映了近代货币制度的变革。由于江苏省造光绪元宝当二十文铜币的铸造时间较短且流通损耗严重,存世量极为稀少。2024年一枚品相上乘的铜币以165万元人民币成交,彰显其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
咸丰重宝宝浙局造当四十试样铜币是清代咸丰年间浙江局试铸的样币。其正面中央铸有“咸丰重宝”四字,珠圈外上缘为“宝浙局”,下缘为“当四十”面值,左右两侧为满文“宝浙”局名。背面中央为满文“宝浙”字样,周围环绕蟠龙图案,龙纹精细,威严庄重。此币直径约41.5毫米,重量约20克,采用黄铜铸造,铜色金黄,包浆醇厚。作为试样币,其铸造工艺极为精湛,文字图案深峻清晰,边缘打磨光滑,体现了清代铸币的最高水平。由于试样币未正式发行,存世量极为稀少,成为清代铜币中的珍品。2021年一枚品相完美的试样铜币以15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同类拍品的价格纪录。
清光绪年造戊申户部中心“粤”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是清代光绪年间户部广东局铸造的铜币。其正面中央铸有“大清铜币”四字,珠圈外上缘为“戊申年造”,下缘为“当制钱十文”面值,左右两侧为“户部”二字,中心为“粤”字局名。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纹威猛,鳞片层叠,周围环绕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大清帝国铜币)及“TEN CASH”(十文)字样。此币采用红铜铸造,直径约28毫米,重量约7克,铜质精良,色泽光亮。其设计融合了传统龙纹与西方文字元素,体现了清代货币制度的近代化转型。由于“粤”字局铜币铸造量有限且流通损耗严重,存世量极为稀少。2025年一枚品相上乘的铜币以130万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大清铜币系列中的珍品。
民国八年广西省造壹仙铜币是民国时期广西地方铸币的代表。其正面中央铸有“壹仙”二字,珠圈外上缘为“中华民国八年”,下缘为“广西省造”字样,左右两侧为五角星花饰。背面中央为嘉禾图案,象征农业丰收,周围环绕英文“KWANGSI PROVINCE”(广西省)及“ONE CENT”(壹仙)字样。此币采用黄铜铸造,直径约23毫米,重量约4克,铜色金黄,包浆自然。其设计简洁明快,既体现了民国时期铸币的时代特征,又反映了广西地方的文化特色。由于壹仙铜币铸造时间短暂且流通范围有限,存世量极为稀少,尤其是品相完好者更是凤毛麟角。2023年一枚品相完美的铜币以180万元人民币成交,成为民国铜币中的珍品。
来源:蔡老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