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特斯拉而言不幸的是,其产量较低的Model 3轿车销量大致保持稳定。此次销量下滑的原因来自新款Model Y,这款车型占全球交付量的三分之二,其单周销量仅有1,270辆,创2月下旬上市以来的最低纪录。
图片来源: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中国市场的周销量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后,特斯拉万亿美元市值与销售和收益等基本面之间的鸿沟持续扩大。
周二,保险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特斯拉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单周销量只有3,070辆,环比骤降5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9%。
对特斯拉而言不幸的是,其产量较低的Model 3轿车销量大致保持稳定。此次销量下滑的原因来自新款Model Y,这款车型占全球交付量的三分之二,其单周销量仅有1,270辆,创2月下旬上市以来的最低纪录。
特斯拉投资者高度关注该高频数据,因为中国是特斯拉最大的单一市场,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美国。事实上,在中国市场七天的销量,甚至超过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七个月的总销量。
周销量数据本身存在波动性,如果单独来看,每周销量数据可能只是扭曲基本趋势的“噪音”而已。但仔细研究后你会发现,特斯拉自第二季度开始以来的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25%,甚至弱于第一季度最初几周的表现,当时是中国市场的传统淡季。
销量下滑令特斯拉的支持者们感到不安,他们本来预期特斯拉的业绩现在会有明显好转。在基本面持续走弱的同时,特斯拉的市值却在持续增长,并在周一重新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其明年的预期市盈率高达110倍,而2025年的预期市盈率更高达167倍。
经常发布特斯拉国际电动汽车销售数据的罗兰德·皮尔彻写道:“特斯拉中国市场的表现必有隐情。”
马斯克称并未看到需求下降
这可能预示着特斯拉遭遇了去年早些时候弗里蒙特工厂高效转产到Model 3 Highland车型时所面临的困难,或者说供应问题。从未有其他大型汽车公司尝试对一款全球销量超百万辆的车型进行中期改款,因此没有历史先例可以参考。
然而,在上月末的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高管们向投资者保证,新款Model Y在所有四家工厂的生产效率已赶上了旧车型——后者曾由熟练的装配线工人以节拍器般精准的节奏实现工业化规模量产。
如果供应不成问题,那么问题就归结于客户兴趣下降。只是特斯拉同样否认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为第一季度的试驾次数创下历史新高。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排除宏观经济问题,我们并未看到需求下降。”他认为,唯一的罪魁祸首是与品牌或其产品无关的普遍低迷情绪。他解释称:“当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暂停购买大宗商品,比如买车。”
然而,即使规模远小于行业领头羊比亚迪(BYD)的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品牌,如蔚来(Nio)、小鹏(Xpeng)、理想(Li Auto)和小米(Xiaomi)等,都迎来了销量增长。这表明它们受到中美贸易谈判持续波动的影响较小。
“缺少新车型正在影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汽车资讯网站CarNewsChina认为,特斯拉靠周期性小幅改进维持相同产品线的战略决策在中国市场已难以为继,无论公司祭出多少促销政策也无济于事。那些等待新版Model Y亮相的潜在客户发现,改款后的Model Y本质上仍是一款五年前的车型,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反观小鹏G6、乐道(Onvo)L60、理想L6、比亚迪海狮7和极氪7X等中国品牌的跨界车型正加速赶超特斯拉。
这些本土品牌正以“中国速度”创新,将新车研发周期从行业常规的6-7年压缩至2-3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至今未对任何车型进行彻底换代——即便是Model S,其底盘结构仍沿用了2012年首发版本。
相比之下,中国电动车普遍搭载800伏高压快充平台,理论充电速度是特斯拉400伏架构的两倍,并配备丰富的智能互联功能。它们不仅提供免费高阶智驾系统,其性能远超特斯拉的Autopilot,还额外附带一层“爱国情怀滤镜”作为加分项。
CarNewsChina在周二指出:“中国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年轻消费者不像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父母一样对购买国货心存芥蒂。缺少新车型正在影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财富中文网)
作者:Christiaan Hetzner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事关华为昇腾芯片,商务部回应》的精彩观点
查看《工厂停产?娃哈哈回应》的精彩观点
来源:财富中文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