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呀,爷爷真穷!两百块都掏不出来。"小宝噘着嘴,摆弄着手指。这句话像一根针,扎在我心上。
穷在人心
"哎呀,爷爷真穷!两百块都掏不出来。"小宝噘着嘴,摆弄着手指。这句话像一根针,扎在我心上。
那天,夕阳斜斜地照进窗户,染红了我们家那台老旧的二十一寸彩电。
我坐在八十年代买的木沙发上,摩挲着钱包里的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心里泛着苦涩。
我叫周志明,今年六十七岁,退休前在北方这座小城的国营机械厂当了四十年工人。
从普通钳工做到车间主任,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工厂的兴衰起伏。
九十年代中期,工厂改制,不少老工友领了一笔补偿金下了岗。
我算幸运的,熬到了正式退休,每月能领六千元退休金,在这座三线城市,日子本该过得不紧不松。
可眼下,我竟然连孙子想买的一套二百元的积木钱都拿不出来。
"爷爷,王浩的爷爷给他买了新款积木,可厉害了,能拼出变形金刚!"小宝前几天放学回来,兴奋地嚷嚷着。
那套积木正好在商店橱窗里展示,小宝每次路过都要驻足良久。
"爷爷,咱家什么时候也买一套呀?"小宝扯着我的衣角问。
我掏出钱包,翻了个底朝天,里面只有几张零钞和一堆购物小票。
"过几天吧,等爷爷下个月退休金发了。"我有些尴尬地把钱包塞回口袋。
小宝撇了撇嘴:"王浩说了,他爷爷口袋里总是装着好多钱,我爷爷怎么这么穷啊?"
孩子的话不假思索,却字字如刀。
当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说起我为啥兜里没钱,还得从五年前说起。
那是个特别冷的冬天,北风呼啸,气温骤降到零下二十多度。
单元楼下住着个老邻居陈大爷,比我大几岁,曾在同一个厂里做电工。
自打老伴去世后,陈大爷就一个人住。
那天早晨,我下楼买馒头,看见陈大爷家门大开着,却不见人影。
隐约听见屋里有呻吟声,我赶紧进去一看,只见陈大爷倒在地上,脸色煞白,嘴角歪斜。
"老陈!老陈!"我喊了几声,见他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心下一惊,赶紧拨打了120。
救护车来得很快,医生简单检查后说:"疑似脑梗,得立刻送医院!"
上了救护车,护士问:"家属呢?需要交押金住院。"
陈大爷膝下无子,只有个在外地的女儿,平时很少联系。
我一咬牙:"我是他邻居,押金我来交。"
到了医院,大夫说需要立即手术,急需五千元住院押金。
我二话没说,掏出刚领的退休金作为住院押金。当时我想,钱是小事,人命关天。
"志明啊,这钱我一定还你,等我出院就还。"手术前,陈大爷握着我的手,眼里泛着泪光。
陈大爷住院那段日子,我每天下午都去医院看他,带些自家炖的小米粥,有时再炒两个可口的家常菜。
"老陈,别客气,咱们几十年老邻居了,这点事算啥。"我总是这样说。
病房里,陈大爷经常感慨地说:"现在这社会,人心都凉了,还好有你这样的老哥们儿。"
一个月后,陈大爷出院回家。他的女儿匆匆回来了几天,又赶回外地上班去了。
出院那天,陈大爷欲言又止:"志明,那五千块..."
我拍拍他的肩膀:"别提这茬,等你身体好了再说。"
可日子一晃就是五年。陈大爷身体大不如前,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度日。
每次在楼道里遇见我,他总是有些躲闪的眼神,我知道他是因为钱的事情难以启齿。
我也从不主动提钱的事,在我看来,他的健康比钱重要得多。
"爸,那老头明显不想还钱,你就当做善事了吧!"儿子周建国常这么劝我。
"是啊,爸,您那点退休金够干啥的?还得给小宝准备上学的钱呢。"儿媳妇李小梅也附和道。
我摇摇头:"钱不多,道理要讲清。再说了,人家是有困难,又不是不想还。"
其实,我心里清楚,那五千块怕是要不回来了。
但每当我看到小区里陈大爷蹒跚的身影,想起我们年轻时并肩在工厂里挥汗如雨的日子,我就无法开口讨要那笔钱。
六月的一天,我在楼下乘凉,听到邻居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陈老头家孙女考上了省重点大学,可家里凑不齐学费呢!"
"是啊,挺可惜的,那丫头聪明,一直是班里前三名。"
"他女儿也不容易,离了婚一个人带孩子,工作还不稳定。"
听着这些话,我心头一紧。当年我读到初中就辍学了,为的就是让弟弟妹妹能多读几年书。
那种因家贫而不得不放弃求学梦想的痛苦,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忆犹新。
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想起床头柜抽屉里藏着的存折。
那是我这几年来省吃俭用,从退休金里一点点攒下的"小金库",一共有三千多元。
平时我舍不得动,想着留给小宝将来上学用。
第二天一早,趁着天还没大亮,我从存折里取出两千元,悄悄塞进陈大爷家门缝。
"老陈,钱我不急着要,你先把孩子的学费解决了。路是人走出来的,日子是熬出来的。"我在纸条上这样写道。
没写名字,但我知道陈大爷肯定猜得出是谁送的。
我本以为这事不会被家里人知道。
可当天下午,正在看《新闻联播》的我,被孙子小宝的声音打断了。
"爷爷,你不是连二百块都没有吗?怎么能给陈爷爷那么多钱?"小宝站在我面前,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疑惑。
原来小宝那天起得早,偷偷跟在我后面,看见了我塞钱的一幕。
我一时语塞,只能摸摸孙子的头,不知如何向一个六岁的孩子解释这其中的道理。
晚饭时,儿媳端来一盘红烧肉,这是我平时最爱吃的菜:"爸,您别怪小宝不懂事。孩子嘛,不懂事。"
"孩子没错,是我没解释清楚。"我夹了块肉放在小宝碗里,"爷爷不是没钱,只是那钱有更重要的用处。"
饭桌上,儿子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责备我。
我知道,他们夫妻俩工作不算太稳定,每个月还要还房贷,生活也不宽裕。
"爸,您那点退休金,应该留着养老的。"儿子小声嘀咕着。
我笑笑不语。在我们这代人眼里,钱财如浮云,人情似水长流。
尽管现在社会变了,但我依然秉持着那份朴素的邻里情谊。
饭后,我带着小宝在小区里散步。夏夜的风带着槐花的香气,格外清爽。
"爷爷,您为什么要给陈爷爷钱呀?"小宝拉着我的手问。
我蹲下身,平视着孙子的眼睛:"小宝,你知道什么是'接力赛'吗?"
小宝点点头:"知道啊,就是一个人跑一段,然后把棒子交给下一个人。"
"对!生活也是一场接力赛。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是邻居们你一斤米、我一碗面地帮衬,爷爷才能长大。现在爷爷有能力了,就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这就像是把爱心的接力棒传下去。"
小宝似懂非懂地眨着眼睛。
晚上睡觉前,我给小宝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但乐于助人的老人和一个最终明白助人为乐真谛的孩子的故事。
第二天清晨,小宝早早起床,神神秘秘地在房间里捣鼓着什么。
下午,我正在阳台上晒太阳,忽然看见小宝拉着陈大爷的手走进院子。
小宝手里攥着个红色信封,我一眼就认出,那是他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存折。
"陈爷爷,这是我的压岁钱,给小雨姐姐买书用吧!"小宝奶声奶气地说。
陈大爷眼眶湿润了,颤巍巍地接过信封,又推回去:"小朋友,谢谢你的好意,爷爷不能要。你还小,这钱应该留着自己用。"
小宝执意塞进他口袋:"我爷爷说了,钱不多,但心意要传达。爷爷说,帮助人就是快乐!"
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这一幕,眼眶不自觉地湿润了。
陈大爷抬头看见了我,愣了一下,然后冲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那一刻,院子里的夏日阳光格外温暖,照在老旧的砖墙上,照在花坛里的牵牛花上,也照在这对忘年交的身上。
晚上,小宝钻进我被窝,嘟囔着说:"爷爷,我知道了,您不是没钱,是心里装着比钱重要的东西。"
我抱紧这个小家伙,心中满是欣慰。
"小宝,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吧。"我摸着孙子的头,缓缓开口。
"从前,爷爷还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那会儿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
"爷爷的爸爸,就是你太爷爷,为了让我和弟弟妹妹能吃饱饭,常常自己饿着肚子。"
"有一次,我半夜起来喝水,看见太爷爷偷偷把自己的窝窝头分给我们几个孩子。"
"那时候,爷爷就懂了,钱财只是身外之物,真正的富有是心里装着爱和责任。"
说到这里,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那些艰苦岁月的记忆,那些相互扶持的温暖瞬间,构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小宝安静地听着,大眼睛一眨不眨。
"爷爷,我以后再也不说您穷了。"小宝用小手擦掉我眼角的泪水,"您是我见过最富有的人。"
孩子的话,简单却深刻。
第二天是周日,儿子儿媳都在家。吃早饭时,小宝突然问:"爸爸,富有是什么意思?"
儿子愣了一下:"就是有很多钱啊。"
"不对!"小宝摇摇头,"爷爷说了,真正的富有是心里装着爱。"
餐桌上一时安静下来。儿子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
饭后,儿子拉我到阳台上:"爸,那两千块..."
"别提这事了,我心里有数。"我摆摆手。
"爸,我不是那个意思。"儿子有些局促,"我是想说,您做得对。我们年轻人有时候太功利了,忘了您那一辈人的情义。"
看着儿子有些愧疚的表情,我拍拍他的肩膀:"人这一辈子,经历不同,想法也不一样。爸爸不怪你们。"
儿子深吸一口气:"爸,明天我去银行取两千块还给您。"
"不用。"我摇摇头,"钱不在多,在于用在刀刃上。陈家孩子上大学比啥都重要。"
儿子沉默了一会,点点头:"爸,您教育孩子的方式比我们强多了。"
几天后,我在楼下遇见了陈大爷。
他拄着拐杖,脸上的皱纹比前些年深了许多,但精神看起来好了不少。
"志明,谢谢你。"陈大爷眼圈有些发红,"小雨的学费凑齐了,下个月就能去学校报到了。"
"客气啥,举手之劳。"我笑着说,"孩子有出息,是好事。"
陈大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这是我这些年攒的一点钱,先还你一部分。剩下的,等小雨工作了再还。"
我推了回去:"老陈,钱的事不急。你先把身体养好,孩子的学业要紧。"
"不行,咱们穷人家也有穷人家的骨气。"陈大爷坚持道,"这些年,多亏了你的帮助,我才挺过来。但借的钱,总得还。"
最终,我收下了信封,里面有一千元钱。
看着陈大爷蹒跚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比金钱更珍贵——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谊和互相扶持的精神。
回到家,我发现小宝正在阳台上拼积木。
"爷爷,您看!"小宝兴奋地指着地上的积木,"这是王浩借给我的,他说可以玩一个星期。"
我蹲下身,摸了摸孙子的头:"小宝真棒,知道借东西玩了。"
"嗯!王浩说,好东西要一起分享,这样大家都快乐。"小宝认真地说。
听着孙子的话,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那天晚上,小宝躺在床上,忽然问我:"爷爷,如果我将来有钱了,我会买很多积木,然后送一套给陈爷爷的小雨姐姐。"
"为什么?"我好奇地问。
"因为我看到您帮助陈爷爷时很开心,我也想那么开心。"小宝天真地说。
我轻轻吻了一下孙子的额头:"小宝,爷爷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半个月后,陈大爷的孙女小雨来看我,她是个漂亮又懂事的姑娘。
"周爷爷,谢谢您的帮助。"小雨站在我家门口,腼腆地说,"如果没有您,我可能上不了大学。"
我让她进屋坐,给她倒了杯水:"好孩子,你爷爷和我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这都是应该的。"
"爷爷告诉我了,您五年前救了他的命,还帮他垫付了医药费。"小雨的眼睛湿润了,"我会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把钱还给您。"
"傻孩子,钱是身外之物。"我摸了摸她的头,"爷爷只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临走时,小雨送了我一幅她亲手画的油画,画的是两个老人在夕阳下下棋的场景,画面温馨而祥和。
"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不值钱,但是我花了很多心思。"小雨不好意思地说。
我将画郑重地挂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这比什么都珍贵。"
从那以后,小宝再也没有嫌我"穷"。
相反,每次路过玩具店,他都会拉着我的手说:"爷爷,咱们不买这个了,省下钱来可以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有一次,我们在公园遇到一个卖气球的老爷爷,小宝主动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
"爷爷,我看那个老爷爷腿脚不好,买个气球能帮他赚点钱。"小宝认真地解释道。
听着孙子的话,我的眼眶又湿润了。
这个小家伙,已经懂得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什么是"穷",什么是"富"?
也许,真正的富有,从来都不是口袋里的钞票,而是心里装着的那份牵挂与温情。
如今,每当我走在小区里,常常能收到邻居们友善的问候和尊敬的目光。
尽管我的退休金不多,有时候甚至连孙子想要的二百元积木钱都拿不出来。
但我知道,在邻里乡亲眼中,我周志明不是个"穷"人。
因为真正的贫穷,不是口袋里没有钱,而是心里没有爱。
而我,虽然口袋不鼓,但心里满满的都是爱和牵挂。
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财富观——钱财如浮云,情义重如山。
来源:MoniquePer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