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现在套袋子就是为了防虫防鸟,也为了健康不打农药,口感好,人们吃了放心。”有着多年管护经验的村民陈光会边说边展示着手中的“成果”。不远处,割草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梨园的静谧,工人们操作着设备来回作业,将杂草一一清理。这些工作看似平常,却是梨树管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连日来,在绥阳县洋川街道雅泉社区的300多亩梨园基地里,十几名工人分散在梨园各处,套袋、割草……大家分工协作,梨园内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走进梨园,套袋作业区传来细碎的窸窣声,工人们背着装满果袋的工具包,在梨树间穿梭。只见他们轻柔地托起梨子,将果袋撑开套上,再用细铁丝扎紧袋口。
“我们现在套袋子就是为了防虫防鸟,也为了健康不打农药,口感好,人们吃了放心。”有着多年管护经验的村民陈光会边说边展示着手中的“成果”。不远处,割草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梨园的静谧,工人们操作着设备来回作业,将杂草一一清理。这些工作看似平常,却是梨树管护的重要环节之一,既避免了养分流失,又为梨树生长营造了通风透光的优质环境。
这片梨园藏着时间的“密码”,苏翠1号和东山98-1两个品种的梨分时段成熟,早熟品种将于7月率先迎来丰收,预计产量可达10万斤;晚熟品种则在8月接续登场。这种巧妙的搭配,延长了梨子的供应周期,也提升了经济效益。而在这丰收预期的背后,是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社模式的深度融合。作为集体产业,梨园自建成起便肩负双重使命,既要实现产业增值,更要惠及一方百姓。
梨园的不断发展,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从春管到丰收,每个关键农时都能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仅管护期,梨园就能为数十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
“我们产业发展以党建为引领,以‘社区党总支+合作社+村民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今年梨园的产量预估在10万斤左右,产值约30万元。梨园的收益用于群众的务工工资、利益分红以及社区公益事业的支出。”洋川街道雅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冯登跃表示。
好产品更需好销路。为了让雅泉社区的梨子走向千家万户,合作社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网络。线上,借助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直达消费者手中;线下,凭借稳定的品质与良好口碑,与当地各大超市建立长期合作,产品也受到市场青睐。
从枝头到舌尖,每一颗梨子都承载着村民的期待,也见证着集体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正以产业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来源:德才兼备冰淇淋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