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驾驶,如何成为科技出海“新样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00:33 2

摘要:去年10月,特斯拉发布无人驾驶Cybercab,并在近日通过社交媒体暗示,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或将于今年6月1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上线;Waymo也宣布将在东京开启无人驾驶汽车测试。

文/窦文雪

编辑/陈锋

去年至今,无人驾驶领域热闹非常,更多玩家涌入,行业新一轮“跑马圈地”加速展开。

去年10月,特斯拉发布无人驾驶Cybercab,并在近日通过社交媒体暗示,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或将于今年6月1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上线;Waymo也宣布将在东京开启无人驾驶汽车测试。

此外,Uber也在不断扩充朋友圈,选择与Waymo等无人驾驶公司合作,计划在欧洲、中东等区域落地Robotaxi服务。

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看,不难发现,无人驾驶正迎来全球化拐点。

在Waymo、特斯拉等美国科技公司的“围堵”中,中国无人驾驶的硬核突围也正在发生。

昨天,中国无人驾驶公司萝卜快跑进军瑞士和土耳其,即将在瑞士设立实体公司;在此之前,萝卜快跑已在香港、迪拜和阿布扎比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与迪拜道路和交通局(RTA)的签约,让萝卜快跑成为全球首个与政府部门合作、规模化开启无人驾驶布局的无人驾驶公司。

这样的突破来之不易。

尤其是在当下“不出海,就出局”的时代背景下,萝卜快跑的解题方式,值得深思。

中国无人驾驶抢滩海外热土

市场竞争加剧,往往意味着行业正在从缓慢摸索走向高速发展。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约为15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97%。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738亿美元。

同时,技术迭代之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无人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的这一理念,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包括美国、中国、中国香港、迪拜等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支持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如同文章开头所说,海外市场的广阔热土,吸引着全球无人驾驶企业的目光。

而从香港、到迪拜再到瑞士、土耳其,萝卜快跑的每一步,都充满深意。

不难发现,上述地区和国家有着共同的特点:

一方面,地理位置优越,在全球市场上有着重要的经济、政治战略地位。香港是亚洲的金融和创科中心,迪拜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重要枢纽,土耳其则是欧亚非三大洲的桥头堡,是连接中国外贸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

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交通政策法规严苛,路况、交通环境复杂,是无人驾驶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天然测试场和试金石。

如今,无人驾驶企业纷纷寻求产品落地和全球化扩张,考验着入局者的产品安全性、技术能力和落地经验

今年2月,李彦宏在与阿联酋AI部长的会谈中,曾谈及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技术进步非常快”,他表示,目前无人驾驶比人开车安全10倍, 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

目前,萝卜快跑已在北京、武汉、上海等十多个城市落地出行服务,累计服务次数超过1000万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7亿公里。

安全的背后是无人驾驶技术迭代。

比如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就全面应用了“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李彦宏提到过一组数据,“根据萝卜快跑的实际记录,我们的出险率仅相当于人类司机的十四分之一。”

可以说,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是海外市场的第一考虑因素,其次则考验着企业的落地经验和服务能力。

未来基金管理合伙人Gary Black曾公开表示,由于中国复杂的交通状况,萝卜快跑的行驶环境是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之一。这也为萝卜快跑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技术创新之下对成本的极致控制,也让萝卜快跑能够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在海外落地。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的价格直接降到了20万元的级别,相较上一代成本下降了60%,仅为谷歌Waymo车的1/7,比特斯拉宣布2026年量产的Cybercab还要低。

中国科技出海的密码

过去数年,无人驾驶始终被视为汽车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为了摘到这颗明珠,过去十几年里,从谷歌到百度到特斯拉,到产业链上无数怀揣技术野心的初创企业,都投入了大把的时间、精力、人员、资金。

但长远视角里,无人驾驶产业的落地进展并不像预期的那样顺利。

从早些年的资本退潮,到近几年福特和大众汽车投资的无人驾驶公司Argo AI的解散,再到通用停止对Cruise的运营,无人驾驶像是硬币的两面,一面意味着更便捷、效率更高、更安全的交通方式,但另一面,则是对科技公司长期投入的考验。

不过也总有人在一直坚守,在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中,以西西弗斯式的坚持死磕技术、等待黎明。

谷歌是这样,特斯拉是这样,百度也是这样。

从2013年至今,百度在无人驾驶上的布局已经走过了12年,期间,百度保持了高强度的技术研发投入。李彦宏此前指出,每年的研发费用,都以百亿计投入。

于萝卜快跑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它坚守了多久、投入了多久,积聚下来的势能就有多强。

被称为女版巴菲特的“木头姐”也持续在关注萝卜快跑。

5月12日,“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基金再次加仓百度。今年3月建仓以来,已连续6次增持百度股票。

早在今年2月,她就在报告中提到,10年前预期能够实现无人驾驶的公司,目前只有三家成功落地,分别是美国的Waymo、特斯拉和中国百度。而中国的价格优势可能促使萝卜快跑加快海外布局。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跑出更快速度的萝卜快跑,已成为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更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通过长期投入和技术积累,最终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认可的能力。

这也正是中国科技出海的关键密码——长期的投入、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能力。

来源:连线Insight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