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22款游戏!AMD RX9070是4K游戏入门卡还是爽玩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05:44 2

摘要:看了网上RX9070的测评都使用1080P这种测试分辨率,没有实际使用设置下的游戏测评,于是打算自己做一个。

看了网上RX9070的测评都使用1080P这种测试分辨率,没有实际使用设置下的游戏测评,于是打算自己做一个。

今天将给大家呈现,RX9070在4K分辨率下,普通玩家玩游戏的帧率情况。

嗨~大家好,我是飞帆飞帆,一个什么都喜欢研究、装修过几套房子以及两千平米办公室的家电数码爱好者。

我相信没有完美的产品,它一定在某个维度存在着缺点,如何把产品优缺点展示给大家,确定它是否适合你,是我分享的目的。

无论广告还是个人体验,努力保证体验真实、客观是基本原则,希望大家共同监督!

蓝宝石氮动系列显卡的第二弹RX9070 16G D6 OC终于拿到手,看了N个媒体评测后都没理解,这到底是一张4K入门卡,还是4K中端卡?

因为媒体都使用测试环境,而没有考虑实际使用。

于是今天开个文来给大家做个实测,设置都按照日常游戏需求来进行。

蓝宝石的氮动Radeon RX 9070拥有56个CU,即3584个流处理器,游戏及加速频率为2210/2700 MHz,显存为16GB的GDDR6,位宽为256-bit,速率为20 Gbps,显存带宽为640 GB/s,功耗为245W,PCIe接口也升级到5.0规范,接口带宽较上代番了一倍。

RX 9070 系列使用Navi 48 GPU,全新的RDNA 4架构采用了单芯片设计方案,相较上一代RNDA 3架构采用的双芯片方案,有更优秀的性能与更低的能耗。生产工艺也升级到了台积电的N4P,使得GPU 核心面积大幅缩减。

蓝宝石的氮动是目前已知RX9070系列产品中定位最高、颜值也是最高的了,再加上是OC版本,频率与功耗都比官方提升了不少。配备有支持快拆的飞翼轴流扇、6根热管与加厚鳍片、金属框架,大量网孔的挡板,双HDMI+双DP输出。

背面采用的是磁吸金属挡板,可以盖住电源线与RGB线实现隐藏效果,这款也是目前RX9070系列中少有使用12V-2x6供电接口的产品。

显卡为三槽设计,厚度达到了3.2槽,顶部三角散热孔中藏着一条很收敛的RGB灯条。

整张卡的做工、设计都非常出色,有非常高级的工业感,是公认的最高颜值RX9070了。

RX9070的具体规格就不列举了,更多还是看下面游戏实测吧。

CPU:AMD 9900X

显卡:蓝宝石 氮动 RX9070 16G D6 OC

主板:ROG STRIX B850-A GAMING WIFI S吹雪

内存:宏碁 掠夺者 冰刃 6000CL28 24G*2

硬盘:希捷酷玩 530 SSD 2T

散热:利民 Hyper Vision 360 UB ARGB WHITE

电源:振华 LEADEX III PROA 850W金牌全模

机箱:Thermaltake CTE E550 TG

CPU用的9900X,但只要按正常游戏的分辨率与画质设置,它跟9600X或9800X3D玩游戏上差距极小。

主板为ROG STRIX B850-A GAMING WIFI S吹雪,下面简称ROG B850-A吹雪。

B850芯片是AMDB650的升级版,相较于B650提升了供电、内存优化等方面,核心优点依旧是优秀的价格。

ROG B850吹雪是ATX大板设计,提供了全80A的14+2+2相供电设计,可以轻松驾驭当前所有锐龙9的CPU。

主板秉承了ROG的优良做工与颜值,整板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

ROG B850吹雪一共提供了4个M.2硬盘接口,其中1槽为PCIe 5.0规格。

PCIe 5.0的M.2支持滑轨卡扣,余下3个M.2采用便捷卡扣2.0设计,安装SSD完全不需要工具。

ROG B850吹雪内存插槽最高支持256G(4*64G),并能可超频到8000+MT/s。

主板供电口上方提供了开机按键一个,右上角有侦错指示灯,方便DIY玩家使用。

PCle 4.0 x16 的显卡插槽采用了加固的易拆装设计,拔插显卡都可以免工具轻松完成安装。

新手一定要注意从显卡挡板处插拔哦~

后置接口上,较为重要的有:

USB有5G的4个(蓝色)、10G的2个(红色)、2.0的2个(黑色)、C口为20G与10G各1个;

提供了一个BIOS FLBK按键,用来清除CMOS到出厂状态;

有线网络为2.5G,无线Wi-Fi7接口为易拆装设计,轻轻拔/插就可以完成安装;

板载接口上,共有3个RGB灯+4个风扇接口,前置提供USB 5G+10G接口。

ROG B850吹雪的信仰散热装甲非常厚重,还融入了主题雪舞战姬设计,包括开机画面、BIOS界面等也一样,这一点是其他友商暂时无法企及的。

软件上,进入BIOS能看到简单模式下的ROG便捷仪表盘简单易懂,可以使用鼠标完成风扇、内存EXPO、EZ系统调整(超频)、启动设备选择等操作,非常简单易用。

右上角的EZ系统调整,实际就是傻瓜式PBO,方便用户轻松完成AMD CPU的超频。

我手上体质超烂的这块9900X,在默认平衡模式下,多核得分30412,单核得分2226;

在开启PBO增强模式后,多核得分33561,单核得分2244;多核得分轻松拉高10%。

方法简单,无论小白还是老玩家都很适用。

在PBO增强模式下用脚本让R23连续跑10次多核测试,整体得分起伏极小,主板在散热与稳定性上都非常不错。

系统中,ROG B850吹雪也支持使用ROG的奥创管理软件,可在软件中对风扇、灯控等进行设置,如果有ROG其他配件如散热器等也能通过该软件进行控制。在御三家中,ROG的奥创是功能、舒适性都最全面的控制软件了。

固态硬盘还是上次那块希捷酷玩530 SSD 2T版+酷玩540 SSD 1T版的组合。

希捷酷玩530是PCIe 4.0规格中的顶端产品,兼容PC、PS5等需要高速度固态硬盘的设备;

酷玩540则是PCIe 5.0规格,性价比高,兼容性也极高;

我是非常推荐希捷酷玩530的,它使用经希捷验证的E18控制器和3D TLC颗粒,速度是PCIe4.0中的顶级,而且有五年质保,还在三年内提供一次免费的希捷原厂数据恢复服务,确保数据万一丢失能及时恢复。

使用CDM实测最高读取为7025MB/s,写入为6861MB/s。

换上TxBENCH,顺序最高读取为7303MB/s,写入为7132MB/s,得分非常接近官方宣称顺序读取7300MB/s的数值。

内存是上次那套宏碁掠夺者冰刃6000CL28 24G*2,它使用新一代M-Die特挑颗粒的产品,超频性能与A-Die不相上下。

从Zen 3开始高频内存对AMD CPU的增益很小,6000-6200MHz是最佳同步频率了,因此AMD的CPU选内存核心不在频率而是时序与容量。

而这套掠夺者是48G,生产力游戏都兼顾了,并且频率不高时序高,散热装甲好,颜值高。

在打开EXPO下,使用ROG B850吹雪中EZ模式平衡,此时内存延迟为85.5ns,切换成PBO增强后延迟进一步拉低到82.9。

如果来到高级模式打开Ai Overclock Tuner中的EXPO Tweaked的话~

内存延迟将爆炸性的来到70.1,不得不说宏碁掠夺者冰刃这套内存就是牛!ROG主板的内存超频也是超牛!

电源这次使用振华的LEADEX III PROA 850W金牌全模,这是升级3.1标准的新品。它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主电容都是日系电容,并同样提供10年质保。

除了ATX3.1规格外,最大的变化就是设计了原生12V-2×6显卡接口,并且把接口都换成了专利的免识别9宫格口,除了主板供电外,其他接口都可以通用,且都是透明水晶头,通电的时候会发光。

背部接口处有ECO按键,按下后电源负载低于45%时风扇会停转实现零噪音。

这款电源性价比极高,我一直都建议大家在电源选择上买最好的品牌,它能给电脑带来更稳定、更安全的供电。

散热器这次尝试了利民的360水冷Hyper Vision 360 UB ARGB WHITE,这个2001年成立于台湾省的高端散热品牌,我上一次玩利还是风冷时代的PA120...

打开第一感觉,不愧是利民,做工用料的高级感扑面而来。

风扇是利民的TL-UB36W联排风扇,注意不是三个风扇拼接的,而是一个模块中放入了三个风扇,合理避开专利问题又减少了理线烦恼,并有舒适简约的RGB灯光。

屏幕采用磁吸式安装在冷头上,屏幕底部是镂空的,做工方正很有现代感。

从照片可以看到CPU冷头端很薄且没有风扇,这是采用了利民自研的POR冷排泵技术(简单理解为水泵在冷排上)。

侧面看过去底部的RGB光会微微透出來。

这块480*480分辨率的3.95英寸IPS屏幕真的是极其舒适,而且亮度足够,再搭配底部的RGB氛围灯,提前锁定今年水冷颜值前三了,利民似乎也是唯一努力缩减屏幕边框的厂家,这款产品屏幕边框极窄,应该也是名称Hyper Vision(终越视界)的由来。

视频、图片都可以使用,好评。

解热能力实测,在默认状态下,9900X功耗163W,R23多核得分30412,此时CPU核心温度77.3°C。

开启极致模式PBO后,功耗来到了214W,R23多核得分33101,此时CPU核心温度80.4°C。

从我经手过的水冷来说,Hyper Vision 360 UB ARGB WHITE的解热能力可以排在第一档,略弱于ROG龙神3二代,暂排第二,颜值从我个人角度属于顶级。

机箱上的Thermaltake CTE E550 TG,这是一款非常特殊的全塔海景房产品,Tt的CTE E550 TG这次采用了三面全景玻璃设计,结合横置安装的主板方式,共有三种显卡安装方案,两者结合下,可以装出一台很容易让人“哇奥”的主机。

上图是去掉前后、左右侧及顶盖后的样子,红线为玻璃的三面。

最传统的显卡安装方式是上图这样子,显卡直接插在主板上,横置安装的主板,已经让人感觉非常的不一样了。

此时HDMI线、主板后置接口,都可以从后侧顶部的线控穿出。

然后可以盖上盖板。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PCIe延长线(非标配),显卡再重都不用担心倾斜了。

这时候看过去,整个机箱是这样的。

我个人更喜欢这种类似吊装的方式,但是需要使用PCIe延长线,好处除了好看外,似乎跟上一种差别不大。

另一个方式是常规的显卡横置,只是因为主板横置,所以显卡看起来是悬浮的。

你很少能见一个机箱能有那么多可拆卸配件的,包含了风扇架、显卡支架、硬盘架、硬盘笼等等。

机箱主板的背侧空间比较丰富,右上角是能装2个3.5寸硬盘的架子,中间是2个3.5/2.5寸硬盘架,并在背板上有大量的理线槽,可以搭配附送的魔术贴理线。

风扇位借用一张品宣图,比较突出的是底部与侧方都支持3*14cm的风扇,非常难得。

电源装在右下角,左边有不少空间用来理线,很方便。

不得不说Tt这款CTE E550 TG在设计上的巧妙,完全有别于常规市面机箱,非常难得。

显示器搭配的是OLED显示器ROG超神PG27UCDM,这是采用第四代QD-OLED面板,拥有4K分辨率240Hz刷新率的新品。

也是目前显示器市场中,电竞显示器的顶级产品了,鉴于刚刚做过单品体验文,这里就不赘述了。

烤机测试

在甜甜圈2的烤鸡测试中,氮动RX9070功耗平均在245W上下,超过了原版220W。

烤现存测试中,核心频率可以来到3120MHz,GPU核心温度才58°C,最大的温度来自显存达到了82°C。

RX9070系显卡核心的瓶颈在AMD还在使用GDDR6显存,16GB的GDDR6提供了640GB/s的带宽,已经达到GDDR6显存的实际极限,如果能换成GDDR7会有更多的超频潜力。

游戏实测以4K分辨率为基础,有FSR超分(质量档)、帧生成的都打开,显卡使用默认设置,驱动为4月最新官方驱动。

对游戏的流畅度大家要有个概念:

FPS游戏如打瓦、吃鸡等非常讲究瞬间反应的,顶级玩家是建议240FPS,最好320FPS,普通玩家其实过120FPS都还好;

3A大作类,60FPS就可以流畅运行,比如PS5的3A大作都限制在60FPS,艾尔登法环官方也锁定了60FPS;

所以:

不要盲目的追求超高的帧率!

游戏实测内容较长,喜欢看汇总的在看完3D Mark部分就可以拉到总结看汇总了。

3D mark作为理论性测试,主要用来参考显卡的定位。

Time Spy代表着2K分辨率下DX12传统光栅性能,氮动RX9070在该项显卡得分为26628分。

同项目下,大哥RX9070XT得分30XXX分,英伟达的5070得分22XXX分,5070Ti得分约27xxx。

Fire Strike Extreme代表着2K分辨率下DX11传统光栅性能,氮动RX9070在该项显卡得分为30656分。

同项目下,大哥RX9070XT得分33XXX分,英伟达的5070得分28XXX分,5070Ti得分约34xxx。

压力测试Speed Way下最佳循环分数为5762分,帧率稳定度在99.1%。

没有去测光追性能。因为无论AMD的RX9070还是英伟达的5070,目前光追在4K下都没法用,帧率太低。

到此,如果不想看每个游戏实测情况可以拉到总结部分看汇总表。

网游+3A大作实测

汇总表如上,分析说明如下:

1.在需要240FPS的竞技类游戏上,只要按照此类游戏最低画质的设置,帧率完全可以在240FPS之上;

2.在不需要240FPS的游戏上,所有的游戏都能在4K最高画质预设档下有100左右的帧率,完全可以畅玩;

3.驱动是目前RX9070最大的短板,相信再过半年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4.支持FSR4的游戏效果都极好,未来2年内新游戏都可以轻松爽玩4K;

5.不支持FSR4的游戏,设置中把超分辨率技术都尝试一下,不一定FSR就是最快的;非FSR4的超分辨率模式,建议质量档为主;

综上,只要不盲目追求过高帧率,RX9070确实是目前非常甜点的一张4K游戏显卡了,甚至都适合4K入门卡这个称呼。

那希望本文能帮到你。

来源:王王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