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实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深耕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世界技能大赛研究领域,以创新为笔,绘就发展新画卷;以实干为墨,书写奋进新篇章,为打造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卓越标杆贡
工程实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深耕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世界技能大赛研究领域,以创新为笔,绘就发展新画卷;以实干为墨,书写奋进新篇章,为打造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卓越标杆贡献力量。
党建与业务融合,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实施“党建+”工程,领航事业发展方向。中心创新实施“党建+”工程,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扶贫、服务西部、乡村振兴、世赛研究等重大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以党建为引擎,激发党员干部和教师的奋斗热情与使命担当,为中心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定的政治引领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将党建工作成效有效转化为工作实效,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世赛研究等工作迈向新高度。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锻造高素质队伍。在中心的发展征程中,党员群体始终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无论是教学一线的辛勤耕耘,还是科研攻关的艰苦探索;无论是竞赛指导的悉心付出,还是社会服务的无私奉献,都有中心党员教师的身影闪耀其中,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教学骨干、技能大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中心全体教师共同成长进步。在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为中心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近年来,1名教师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1名教师获天津市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名教师获天津青年五四奖章,2名教师获“天津好人”,2名教师家庭获天津市最美家庭,1名教师获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新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技能人才方阵
构建多元实践平台,筑牢技能培养根基。中心锚定“交叉融合、基础覆盖、技术引领、智慧安全”理念坐标,构建3.2万平方米智慧化实践基地,包括车削中心智能制造产线、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实训平台等前沿设施,精准对接新工科实践教学时代需求。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携手共建五轴技术应用推广中心、精密测量学院等创新平台,双方深度合作开发教学设备,形成“项目驱动、竞赛培育、双导师护航”协同育人之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在这里深度交织、同频共振,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契合,无缝对接。
打造创新教学团队,赋能师资育才活力。中心构建“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企业工程师”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人才共育,获批“天津市工程实践教育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校企联合教研团队汇聚各方智慧。企业工程师走进实训课堂,带来鲜活的行业经验;中心教师奔赴企业一线,汲取前沿技术知识,双向渗透模式催生了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实现工程经验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中心聚焦青年教师成长,建立“首席专家引领+师徒传承”机制,依托中心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4个天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量身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形成“培养-进阶-评估”的闭环培养机制,让成长路径清晰可见。培养的学生贺涛涛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夺桂冠,留校任教后与中心多位大师演绎师徒四代传承佳话,成为“工匠精神”传承与发扬的生动范例。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中心遵循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内在规律,创新构建“三层次·六阶段·四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以多元化项目为引领,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基础层,工业系统认知实习和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强化基础技术能力;核心层,专项技能训练聚焦职业技能与素养提升,让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深度融合;拓展层,依托创新竞赛、技术工作坊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培育工程领导力。这一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式。为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中心设立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高技能实验班,构建“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打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壁垒,实现贯通培养。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150名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100%入职清华大学等46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成为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深耕世赛研究领域,提升竞赛引领水平
强化世赛技术支持,助力选手荣耀夺魁。中心深度融入世赛技术保障工作核心圈。在世界技能大赛的国际舞台上,由中心指导的中国选手披荆斩棘、屡创佳绩,在近两届大赛中,共斩获7枚金牌、2枚银牌,在第47届大赛中更是勇夺“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一最高荣誉。同时,中心为第二届全国技能竞赛109个赛项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承办省部级技能竞赛50余项,凭借专业实力在技能竞赛领域树立起卓越口碑,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心14位受聘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队技术指导专家的教师,以深厚的专业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准指导、悉心陪伴,助力选手在国际赛场上绽放中国技能之光,推动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稳步迈向国际前沿。
依托世赛资源,优化教学与培训体系。依托世赛工业4.0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教育部——瑞士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等优质平台,中心将世赛标准和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内容,精心开发一系列适配课程和教材,对实训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针对企业和院校的不同需求,中心开展定制化技术培训,为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提供精准服务,有效提升行业整体技能水平。充分发挥世赛的强大影响力,积极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营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揽获国家级奖项50项、省部级奖项120余项,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推动世赛成果转化,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中心积极推动世赛成果转化,通过研发56项技术模块和10余项教学设备,形成“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年均孵化50多个创新项目,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互利共赢。中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社会服务,参与“技援中外”项目。支持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建设,推动中国职教标准走向世界;投身“津石榴”和田援助计划,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宝贵经验传播到西部院校,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心的使命担当,有效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深度与内涵。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中心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世赛研究等领域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中心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实干作风,向着打造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标杆的目标奋勇前行,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发展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 | 新闻中心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