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1月21日上午,一场汇聚国内外肿瘤领域专家的“iTAG TALK”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肿瘤诊疗的前沿新模式。大会主席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致开幕辞,应教授指出,当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作为最有效的癌症治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学术盛宴,洞见肿瘤诊疗未来趋势!
2024年11月21日上午,一场汇聚国内外肿瘤领域专家的“iTAG TALK”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肿瘤诊疗的前沿新模式。大会主席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致开幕辞,应教授指出,当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作为最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仍面临诸多局限性,尤其是在病理取样的时空异质性和免疫状态评估上。因此,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如结合AI及ctDNA动态分析等,将成为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应教授期待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推动新技术、新理念的交流与应用,共同提升肿瘤诊疗水平,为肿瘤诊疗领域贡献更多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图1. 应建明教授致辞
H&E 2.0病理新时代——AI病理学的革新
图2. 李文斌教授主持会议「第一篇章」会议「第一篇章」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文斌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英国皇家病理学院士、新加坡中央医院免疫病理总监杨宝诚教授(Prof. Joe Yeong) 以“H&E 2.0病理新时代在癌症个性化临床试验与精准医疗上的应用”为主题,深入阐述了AI在病理学中的应用与前景。他指出,传统的H&E染色虽然是病理诊断的金标准,已经服务了医学界长达150年之久,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取样异质性、评价主观性等,给精准医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杨教授详细介绍了H&E 2.0技术,该技术巧妙结合了空间技术和AI算法,实现了对病理切片的自动化分析和诊断,该技术被视为病理学界的一次革命,可为患者带来更迅速、更简便、更实惠的精准治疗。H&E 2.0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空间组学技术的高分辨率检测能力,达到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出18000个基因、40-100个蛋白质的水平。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能够学习并理解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从而在复杂的病理切片中准确区分出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达到“AI可解释性”的目的。另一方面,数字化病理云平台可将传统的病理切片转化为“可视化”数字图像,病理学家通过免费的“资源共享”二维码既可快速获取和分析病理,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类型、浸润程度及免疫微环境等关键信息,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H&E 2.0技术还具备虚拟染色的功能。在原有H&E染色的基础上,AI算法能够预测并展示其他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如PD-L1、CD8/CD3、CD39等免疫细胞标记物,不仅节省了检测时间和成本,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杨教授还分享了H&E 2.0技术在临床试验招募、样本筛选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的应用案例。通过该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更快速地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受试者,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和成功率。在药物研发过程中,H&E 2.0技术也能够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杨教授的分享让与会者见识到AI技术在病理学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未来,该技术将有望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图3. 杨宝诚教授主题演讲在“思维碰撞”环节,杨宝诚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研教授、孙博洋教授围绕上述主题演讲内容展开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H&E 2.0技术有望推动病理诊断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例如在临床遇到特殊组织学形态表现(实性伴有黏液)的年轻女性肺腺癌患者,可能会侧重考虑给患者进一步行ALK、ROS1等靶点的检测,而通过H&E 2.0技术的预筛功能,医生能更快、更细致地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指导后续的检测方向,减少不必要的检测支出。此外,在科研领域,特别是在临床试验筛选过程中,H&E 2.0技术有助于病理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检测效率的最优化。未来应在多维度、多特征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模型训练,以进一步提升AI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专家们也强调,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确保患者的数据隐私得到充分保护,算法决策过程透明可解释,在确保伦理合规的前提下,实现AI病理学的可持续发展。图4. 「第一篇章」“思维碰撞”环节图5. 李文斌教授与杨宝诚教授现场互动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发表与期刊选择
图6. 刘谦教授主持会议「第二篇章」
会议「第二篇章」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谦教授进行主持,《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编辑史强教授以“Science Bulletin l Medicine Plus介绍及高质量研究发表浅谈”为主题,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投稿经验与建议。史强教授首先介绍了《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和Medicine Plus这两本高质量英文期刊的基本情况与发文特点。《科学通报》作为一本多学科综合性期刊,自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发表具有原创性和领先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其影响因子和学术影响力均位居全球前列。而Medicine Plus则是一本新兴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它紧跟医学前沿,致力于发表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随后,史教授详细讲解了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撰写与投稿技巧。史教授强调,综述文章应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而临床研究论文则应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他指出在撰写论文时,对于各类医学研究,需遵循相应国籍规范指南报告要求(EQUATOR)、严格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国际国内指南规范相关伦理要求、规范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声明、对重要试验结果提供原始照片图、规范统计学描述、严格检查图片著作权情况,以及图表的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史教授还分享了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学术会议等渠道提高论文的可见度与影响力。图7. 史强教授主题演讲史强教授与李研教授、孙博洋教授针对上述讲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专家们提出了如何平衡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问题,指出临床医生应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以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专家们也分享了各自成功的投稿经验,鼓励与会者勇于尝试,投稿高水平期刊,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建议临床医生结合临床实践,选择能体现临床价值和创新性的期刊投稿,以提高论文录用率。另一方面,一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往往凝聚着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心血,临床医生应积极参与跨学科合作,借助团队力量共同推动科研进展。图8. 「第二篇章」“思维碰撞”环节bGIS分型新体系为NSCLC“免疫精准施治”提供新策略
图9. 会议「第三篇章」(左,讲者:徐佳晨教授、右,主持人:毕楠教授)会议「第三篇章」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楠教授进行主持,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佳晨教授以“基于ctDNA的免疫分型指导晚期NSCLC一线免疫联合治疗”为主题,分享了其团队在肺癌免疫分型与精准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徐教授指出,当前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但如何精准地筛选出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徐教授团队开展了基于ctDNA的免疫分型研究,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徐教授详细介绍了该研究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过程,该研究是全国多中心、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HOICE-01),共入组了465例晚期NSCLC患者。通过收集患者的ctDNA样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基于血液肿瘤突变负荷(bTMB)、血液肿瘤异质性(bITH)、血液染色体不稳定性(bCIN)等多个基因组学标志物的整合性免疫分型体系(blood-based genomic immune subtype, bGIS)。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型体系能够有效地预测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与预后情况。具体而言,bGIS-1型(ctDNA阴性)患者整体预后良好,无论是否接受免疫治疗,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总生存期(mOS)均无显著差异。而bGIS-2型(倾向于免疫获益,bTMB-H、bITH-L、bCIN-L)患者则能从免疫联合化疗中显著获益,其PFS和OS均优于单纯化疗组。相比之下,bGIS-3型(不符合免疫获益,bTMB-L、bITH-H、bCIN-H)患者则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其PFS和OS甚至可能因免疫治疗而缩短。为了进一步验证bGIS分型体系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徐教授团队还引入了2个在我国开展,患者入组特征、治疗模式、测序平台一致的临床III期研究(RATIONALE-304/307)作为外部独立验证队列。验证结果显示,bGIS分型体系在独立队列中同样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徐教授团队对配对肿瘤组织的基因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bGIS-2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TMB水平、肿瘤新抗原负荷(TNB)以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结合亲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患者,从分子层面验证了分型的合理性。基于此,对bGIS-2型患者强烈推荐一线使用免疫治疗,而对bGIS-1型的患者,一线使用免疫治疗与否均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bGIS-3型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图10. 徐佳晨教授主题演讲随后,徐佳晨教授与李研教授、孙博洋教授以及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宇琪教授围绕徐教授团队的研究话题进行了讨论。专家们一致肯定了徐教授团队在研究设计上的创新性与严谨性,展现了良好的科研态度。对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验证,尽管在验证队列中缺少部分关键数据(即bCIN的缺失),但徐教授团队通过巧妙的分析方法,依然从侧面得出了有力的结论,这一严谨的态度为临床科研做了很好的榜样。此外,在ctDNA状态仅被简单划分为阴性和阳性的背景下,bGIS分型体系的提出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更为精细的指导,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免疫治疗,这一研究成果有望推动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进步。因此,专家们建议,在未来应继续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bGIS分型体系的临床价值。图11. 「第三篇章」“思维碰撞”环节图12. 讨论环节的3位对话嘉宾(左:吴宇琪教授、中:李研教授、右:孙博洋教授)
总结
在iTAG TALK会议的尾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王教授首先对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任教授也高度赞扬了讲者们的精彩分享,让与会者皆受益匪浅。两位教授指出,会议不仅揭示了AI在病理诊断中的革新应用,如H&E 2.0技术的自动化分析与诊断,还展示了基于ctDNA的免疫分型如何精准指导晚期NSCLC的治疗。此外,会议还提供了关于论文发表的实用建议,帮助与会者提升科研效率与学术影响力。通过跨学科交流与碰撞,本次会议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指导,切实促进了肿瘤诊疗领域的知识更新与技术进步。图13. 会议总结*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