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峰:民心工程让中拉命运共同体根深叶茂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06:54 2

摘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成为最突出的亮点。其中,民心工程被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安全和平同样的高度,凸显了中拉民心之间的相知、相通、相融,对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高开高走所能发挥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成为最突出的亮点。其中,民心工程被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安全和平同样的高度,凸显了中拉民心之间的相知、相通、相融,对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高开高走所能发挥的极其重要的根基和助推作用。

民心工程是打破中拉之间“信息屏障”的关键突破口。中国与拉美地理上相距万里、远隔重洋,很长时间以来拉美民众了解中国的途径,多数是西方媒体的“第三方转口”,对中国的认识也受到“有色眼镜”扭曲。近年来,随着中拉民众直接交往增多,大量的拉美企业家、学者学生、游客、网红博主通过在中国的第一手直面体验,向世界传递了真实的中国形象。

此次论坛上,中方表示将更加积极推动中拉之间的相互展示、交流互鉴,包括举办“中拉情缘”中国影视节目展播、力争每年完成10部中拉优秀影视节目互译、共同举办中拉旅游对话等,为双方人文交流提供更多优秀载体。5月15日,中国又宣布向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拉美五国实施签证便利,未来这一政策还将逐步覆盖更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签证便利化”为纽带,邀请拉美朋友实地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活力,见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这些举措不仅能打破地理与传播层面的信息隔阂,更将推动中拉人民从“相知”迈向“相亲”,为构建新时代中拉命运共同体培育深厚的民意基础、注入持久的人文动能。

民心工程也是中拉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中国与拉美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华夏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共同组成了灿烂的全球文明史。相比西方对拉美本土文明的破坏和蔑视,中国以互学互鉴、对话包容的姿态,积极与拉美共同挖掘中拉文明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国逐渐产生心灵相通的历史自豪感、惺惺相惜的文化认同感,也让拉美民众高度认可中拉文明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因此,中方提出未来不仅加强在双方联合考古、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博物馆展览等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更要举办中拉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大会等更广泛交流平台,希望以这种源于价值观的亲近,推动中拉之间命运与共的共识,打造更加坚实的中拉命运共同体认知根基。

民心工程更是推动中拉发展理念相互交流的重要抓手。尽管中国与拉美的政治制度相异,但追求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协同前进,已越来越成为双方在国家发展模式方面的共识。近30年来,拉美国家经历过新自由主义道路的失败尝试、左右翼“钟摆式”轮流执政的混乱,迫切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确保政治和社会稳定。特别是扶贫减贫、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和成就,更是引起拉美各国的普遍兴趣。在拉美诸多元首访华之旅中,很多都提出希望借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种基于发展观的志同道合,使得拉美国家从意识上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有着高度认同。中国也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双方在发展经验上的交流,包括向拉美—加勒比共同体国家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300个减贫技术培训名额等。双方在发展观上的共同追求,必将使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基础和理念基础更加扎实。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拉美就在维护主权、政治利益和发展权益方面互相支持。几十年过去,双方务实合作、成果丰硕,近年来更是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方面共同发力,长期的高水平战略合作为构建中拉利益共同体打下坚实根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中国与拉美国家既共享发展愿景,又共担时代挑战。构建新时代中拉命运共同体,既是双方基于历史渊源与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顺应全球治理变革的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中拉民心、民意、民愿的高度互通和认同,也必将有力促进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根基深稳、枝繁叶茂。(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长)

来源:环球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