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农,天下之大本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山东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齐鲁经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坚固柱石”。山东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聚焦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从沿黄肉牛产业,到烟台苹果产业,再到淄博周村烧饼产业,一个个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同时,山东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除此之外,山东深挖文旅资源,推动传统村落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品牌,让乡村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天然命脉”。山东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正如泰安市岱岳区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打造了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如今,漫步在山东的乡村,道路宽敞平坦,村庄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图腾”。山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深化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山东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乡村落地生根,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家庭评选、文化下乡等活动,让乡风文明触手可及“具象化”。正如济宁曲阜市依托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将传统德治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有效改善了乡风民风,减少了邻里纠纷,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坚实护盾”。山东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正如潍坊寿光市以党建引领,构建“村党组织 — 网格党小组 — 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了对村庄事务的精细化管理,不仅高效解决了村民在农业生产、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难题,还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推动蔬菜产业不断升级,助力乡村经济繁荣。山东的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实现治理有效,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乡村发展行稳致远。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数据显示,近年来,山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山东通过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未来,山东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山东力量,让齐鲁大地的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修真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