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川青铁路贯通蜀道天堑赋能经济腾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08:43 2

摘要:2025年,随着川青铁路的全线贯通,中国西部交通版图迎来历史性重构。这条横跨川青两省、串联高原与平原的“钢铁天路”,不仅以“超级电梯”之势跨越2600米海拔落差,更以“绿色通道”之姿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题,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国家“八纵八

2025年,随着川青铁路的全线贯通,中国西部交通版图迎来历史性重构。这条横跨川青两省、串联高原与平原的“钢铁天路”,不仅以“超级电梯”之势跨越2600米海拔落差,更以“绿色通道”之姿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题,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动脉,川青铁路以交通先行撬动区域协调、民族融合与产业振兴,为西部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破解“地质博物馆”的基建奇迹。川青铁路的建设史是一部攻坚克难的科技史诗。面对横断山脉的复杂地质构造,11次穿越活动断裂带、80%桥隧比、高瓦斯与软岩大变形等世界级难题,中国铁路人以创新突破极限。跃龙门隧道十年攻坚,研发240余项专利技术,首创“短循环、强支护”工法应对岩爆;德胜隧道内修建防灾救援站,实现安全疏散与运营效率双保障。建设者更以生态优先理念,绕避24处大熊猫保护区,通过隧道群“无害化通过”守护生物多样性,为全球高原铁路建设树立绿色标杆。这些技术突破与生态智慧,不仅锻造了“百年工程”,更将中国基建的“硬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软黄金”。

从“过路经济”到“落地产业”的蝶变。川青铁路重塑了西部经济地理格局。过去,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因交通闭塞“藏在深闺”,如今成都至九寨沟车程从10小时压缩至3小时,催生“快旅慢游”新模式。数据显示,2024年九寨沟游客量突破558万人次,沿线民宿入住率翻倍,牦牛肉、青稞酒等特产借高铁“出山”,带动农牧民增收超2.5亿元。铁路更推动产业集聚,松潘生态产业园吸引19家企业入驻,阿坝州打造“交通+旅游”9大融合项目,冰雪经济、研学旅行等新业态蓬勃兴起。这条“黄金通道”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提供鲜活样本。

架起“石榴籽”相拥的文化纽带。川青铁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促进民族交融的“连心桥”。线路穿越藏、羌、回等多民族聚居区,通过“铁路+就业”吸纳574名阿坝青年成为铁路职工,让少数民族同胞在家门口实现职业梦想。动车组融入羌族碉楼元素,车厢供应藏式酥油茶,文化符号随铁轨延伸至全国,推动非遗刺绣、古羌城歌舞走向世界。时空距离的压缩,让成都的资本与技术加速流入高原,而雪域的民俗与信仰也借铁路传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生动注脚。

川青铁路的贯通,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里程碑,更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时代答卷。它以技术突破定义基建高度,以产业联动释放经济温度,以文化交融升华民族情感,成为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动脉”。这条天路昭示,当铁轨与民心同频共振,发展的车轮必将驶向更加壮阔的征程。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