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形或S形,能在胃内强酸环境中生存,并牢牢粘附在胃粘膜表面,尤其多在胃窦、幽门部定植繁衍。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损伤胃粘膜,诱发胃部病变。
有这样一种菌
它伤人于无形
不仅让人“口吐芬芳”“食欲不振”
还可能诱发致命肿瘤
这就是幽门螺杆菌(简称为Hp)
为了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
每年的5月15日为全国“无幽日”
关于幽门螺杆菌
我们应该知道哪些知识呢?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副主任中医师曹婷婷为您解答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形或S形,能在胃内强酸环境中生存,并牢牢粘附在胃粘膜表面,尤其多在胃窦、幽门部定植繁衍。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损伤胃粘膜,诱发胃部病变。
人类是Hp感染的唯一自然宿主,传染源主要是Hp感染者,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成年人感染后一般难以自行清除,大多为持续性甚至终生感染。
Hp感染有家族聚集倾向,且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共用器具传播、粪-口传播及医源性污染传播等方式。幽门螺杆菌在我国平均感染率在50-60%,近年来研究显示江苏地区的感染率低于上述水平,在46.8%左右。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Hp感染者在早期无明显不适,有症状者具体表现也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腔异味等。
1、上腹部疼痛
这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集中在上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钝痛或灼痛,疼痛时间不规律,可能在空腹时发作,也可能在进食后出现。
2、腹胀、嗳气
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食物在胃内消化缓慢,容易产生气体,导致腹胀。
3、反酸、恶心、呕吐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部的正常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容易可能会出现反酸、烧灼,甚至恶心、呕吐的症状。
4、食欲不振
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部不适,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5、口腔异味
幽门螺杆菌不仅存在于胃部,还可能在口腔内生存,分解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产生有异味的代谢产物,从而导致口腔异味。这种口臭通过普通的口腔清洁方法难以消除,即使刷牙、使用漱口水后,口臭依然会反复出现。
幽门螺杆菌感染离胃癌有多远?
目前已确定的是,Hp感染是众多胃部疾病的病因,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是胃癌唯一可控的生物致病因素。世卫组织也将其定性为一类致癌因子。
感染Hp后,胃粘膜几乎均会进入炎症状态,通常首先导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其后可向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逐步进展,进而导致胃癌的发病。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发展、逐步演变的过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甚至几十年。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前病变的背景病变,而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才是肿瘤性上皮,是真正的胃癌癌前病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基层单位会把以往使用而目前不提倡的“不典型增生”作为诊断,吓坏了不少患者,以为到了癌前病变阶段,这种不规范性使用应该摒弃,大多数是炎症背景下的“不确定性上皮增生”,规范治疗后随访复查就可以。
Hp感染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因素,根治Hp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如何高效检测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式,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
非侵入性:
1.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无需胃镜,无创伤、方便易行,准确性、敏感性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2.血清学检测:
经济实惠,但其阳性不一定是现症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疗后复查,只能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因此临床应用受限。
3、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
幽门螺杆菌在人体内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并随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脱落而脱落,随粪便排出,可以通过检测粪便抗原可了解有无Hp的感染。主要适用于儿童感染检测。
侵入性:
1.胃黏膜病理快速尿素酶试验:
操作简便快速,缺点是需要胃镜检查,存在一定的创伤性,是胃镜检查下的首选方法。
2.幽门螺杆菌病理组织学检查:
通过胃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或者进行幽门螺杆菌特殊染色检查发现。
3.HP分离、培养及鉴定:
这是Hp感染的金标准,但操作要求高且耗时,依赖胃镜,存在创伤性,临床应用受限。
需注意:除了血清学检测外,其他检查前需要停用相关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至少停药2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和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至少停药4周。
哪些人需要根除治疗?
Hp感染在我国常见,但根治的的获益和风险于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应进行个体化评估及处理。
对于有以下情况者,建议根治:
•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
•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早期胃癌接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术者;
• 有胃癌家族史;
•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 幽门螺杆菌胃炎;
• 胃增生性息肉;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
•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目前共识的观点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只要无根除治疗的抗衡因素,就是根除指征。
一旦确诊为需要治疗,临床上Hp治疗推荐含铋剂的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主要的根除Hp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疗程一般为14天。新的研究显示,以阿莫西林为主的二联高剂量方案具有同等效果。因此不良反应较少,受到了患者的欢迎。由于各地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同,抗生素的选择应视当地耐药情况而定。
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案是当前关注的热点,既能根除幽门螺杆菌,也能改善因感染造成的胃黏膜病变,受到了更多重视。中医把Hp归入“外邪”范畴,以湿热病邪为主,治疗上结合辨证选用清热化湿兼以健脾理气类药物治疗,半夏泻心汤类主方常被选用。
我院院内制剂清幽养胃胶囊具有益气活血、清幽养胃的功效,以健运中焦为基础,注重清热化湿,用于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等。
清幽养胃胶囊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清幽养胃。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病及胃癌前期病变的气虚血瘀证。
生活中如何预防Hp感染?
1.以家庭为单元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具有家庭集聚现象,家庭内往往存在多个成员感染,个人的根除应在以家庭为单元的基础上进行,更有利于控制感染源。
2.培养健康的用餐习惯
使用公筷公勺;减少外出公共就餐;家庭成员中有Hp感染者需要单独使用餐具;儿童杜绝口对口喂食,减少亲吻孩子嘴巴的行为。
3. 确保良好的卫生习惯
餐具定期消毒和更换;饭前便后、接触食物前要彻底清洁双手;个人生活用品分开使用,不共用牙刷、杯子等,保持口腔健康。
专家信息:
曹婷婷
专家简介:医学博士,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牌胃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便秘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肝胆分会委员。
诊治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慢性便秘、脂肪肝及慢性胆胰疾病等多种病证的诊治。
来源:江苏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