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走出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党建筑魂 沃野生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09:24 2

摘要:在三晋大地的群山沟壑间,山西省繁峙县金山铺乡牛叫河村正经历着一场由党建引领、教育赋能驱动的深刻变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孙泽阳,以“党建铸魂”为根基,将教育理念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在太行深处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在三晋大地的群山沟壑间,山西省繁峙县金山铺乡牛叫河村正经历着一场由党建引领、教育赋能驱动的深刻变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孙泽阳,以“党建铸魂”为根基,将教育理念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在太行深处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党建与教育融合: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孙泽阳以“双日双评”活动为抓手,将党纪学习教育与乡村事务深度融合。每月组织党员开展政策理论学习时,他创新采用“党建课堂+实地实践”模式:理论学习后,党员需认领“微实事”——或是参与灌溉管道巡查,或是入户调解邻里纠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在他推动下,村党支部建立“党员教育积分制”,把解决民生问题纳入考核体系,让党旗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

针对农村医疗人才短缺问题,孙泽阳协调西苑医院山西医院专家团队,在村卫生室开设“流动医疗课堂”。医疗专家不仅为村民义诊,更定期对村医开展诊疗技术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实操带教”模式,提升基层医疗队伍能力。同时,他牵头建立“健康知识进万家”长效机制,组织驻村工作队入户开展血压测量、用药指导时,同步发放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用通俗语言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累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0余场,覆盖村民500余人次。

产业振兴中的教育赋能: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探索中药材产业时,孙泽阳深知技术培训是关键。他打造“科研机构+农户”双轨培育模式: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开设“田间课堂”,现场示范还阳参野生种苗移植技术;同时组织种植户赴山西中医药大学参加短期实训,系统学习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理论知识。试种期间,他建立“种植技术交流群”,每日分享气象预警与管护要点,定期邀请技术人员线上答疑。这种“理论+实践+数字化”的培训体系,让30余户农户掌握了标准化种植技能,试验田还阳参成活率达92%。

玉米产业升级过程中,孙泽阳推动“品种改良+市场对接”双线教育。他引入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专家团队,开展“种子基因与土壤适配性”专题培训,指导村民筛选抗旱耐涝品种;同时带领村两委成员赴太原参加农产品展销会,通过实地观摩、商务洽谈实训,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在他努力下,牛叫河村玉米成功纳入医院食材供应链,溢价率提升15%,户均年增收超3000元。

人才培育: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孙泽阳将人才振兴作为长远之计,实施“乡土人才回引计划”。他牵头制定《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清单》,为返乡青年提供技术培训、创业贴息等“一站式”服务,并建立“导师结对制”——邀请农业专家、企业高管与创业者结成帮扶对子。2024年以来,已有8名返乡青年参与中药材加工、电商销售等领域,其中青年党员李建军通过参加电商培训,开通“牛叫河农特产”抖音账号,三个月内销售额突破10万元。

针对留守妇女就业需求,他联合县妇联开设“巧娘手工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刺绣技艺,同步开展电商营销培训。首期培训的25名妇女成立“山乡绣娘”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售出绣品800余件,人均月增收800元。这种“技能培训+创业孵化”模式,让农村女性从“家庭主妇”转变为“乡村创客”,成为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党建引领下的治理革新,到产业升级中的技术赋能,再到人才回流的教育实践,孙泽阳在牛叫河村的探索,展现了“教育兴则乡村兴”的深刻逻辑。他用沾满泥土的脚印丈量初心,以“授人以渔”的智慧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让这座太行深处的小山村,在党建与教育的双重驱动下,正朝着“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阔步前行。(文:王继发、田尧臣;图:山西中医药大学提供)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