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法治报·教育周刊》丨省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安顺):法治护航青春 知识照亮前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09:16 2

摘要:在安顺,有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法治教育阵地,宛如一座知识的灯塔,照亮着青少年成长的道路,助力他们在法治的阳光下逐梦前行,书写青春的华章。它就是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安顺)。

在安顺,有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法治教育阵地,宛如一座知识的灯塔,照亮着青少年成长的道路,助力他们在法治的阳光下逐梦前行,书写青春的华章。它就是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安顺)。

趣味学法:开启“沉浸式”学法体验

2020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检察院批复同意后,该基地开始建设。历经一年的筹备、建设、验收与试运营,于2021年12月8日正式投入运行。基地总面积达3100平方米,包含序厅、“法之溯源镌刻传承”等六个主题展区、尾厅以及多功能报告厅,内设大量VR体验、电子互动屏等前沿多媒体设备,是安顺市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互动体验最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一踏入基地,青少年们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之旅。这里以“检爱护航,点亮未来”为主题,摒弃传统“灌输式”法治教育模式,创新引入智能积分系统。青少年参观学习过程中全程打卡累计积分,根据积分排名还能获得相应奖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了青少年自主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多重熏陶。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些游戏很有趣,但玩着玩着,就学到了好多法律知识,感觉自己好像瞬间懂了好多事。”安顺市实验学校一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分享着他的感受。

科技赋能:法治教育绽放魅力

“每天看到孩子们在这里面学得入神,听到他们因为学到知识而发出的惊叹声,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基地工作人员小张笑着说,“有时候还会碰到山区里来的孩子,他们眼神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

2022年初,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暂行)》为基地的规范、科学、有序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基地面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免费开放。

学生们进行参观、学习。

基地的核心特色在于“科技赋能法治教育”,创新运用VR沉浸式体验、智能积分打卡系统、电子互动屏等多媒体技术,将传统“说教式”普法转变为青少年主动参与的“互动式”“启发式”学习模式。青少年通过完成法治问答、模拟法庭等互动任务积累积分,兑换法治文创奖励,实现“寓教于乐、学有所获”。

此外,基地打造的“VR全景漫游线上展馆”,让青少年足不出户就能畅游法治教育基地,感受法治的魅力,打破时空限制,让偏远地区青少年也能“云游”基地,共享法治教育资源。

镇宁自治县第五小学副校长包云峰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法治教育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很遥远,但有了这个线上展馆,孩子们也能接触到这么优质的资源,真的很感谢。”

多方联动:凝聚法治教育合力

“自从有了这个基地,我们组织活动方便多了,孩子们也很愿意来,法治的种子正在他们心里慢慢生根发芽。”共青团安顺市委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据了解,共青团安顺市委与安顺市人民检察院不断加强协作,在基地挂牌“全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法治实训”活动。共青团安顺市委牵头开展12期“茅台王子,明亮少年”系列研学活动,为众多农村儿童群体提供零距离接受普法教育的机会。

团省委、共青团安顺市委还联合省、市两级检察机关在基地内举办“未你开讲,守护成长”全省未成年人法治公开课活动,借助“普法直播”形成网络普法辐射带,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如今,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安顺)正以其独特魅力和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学校组织学生前来体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着法治力量。

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芙蓉表示,基地将围绕三方面实践路径不断扩大影响力。一是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云游基地”“检察官在线普法”等线上方式,由近及远地扩大基地法治教育的覆盖范围。二是强化品牌培育,以基地主题展区为蓝本,持续创作“向阳花”系列法治主题动漫、微电影,通过生动鲜活的法治故事和普法视频展播,引导未成年人提高法治意识。三是深化区域合作,与省内外检察机关创新采用“云端连线+实地联动”的活动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带领线上、线下小观众探秘实践基地,让基地的法治教育资源辐射全国,让更多的青少年在这里接受法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法治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省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安顺)对外开放时间为周三至周六。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周日至周二闭馆。如遇节假日需调整开馆时间,将在“检爱护航点亮未来”微信公众号另行公告。

开馆日期间,每日开放4场参观,参观者无需预约,按场次提前到达现场等候准备,在解说员及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学习。闭馆日期间,若团队需到基地参观、举行活动的,可提前两天电话预约,电话号码为0851—3350809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光平

编辑 王杏

二审 张谌

三审 范良丽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