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移风易俗 破旧立新 绘就文明新画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09:29 3

摘要:在黄河之畔的永靖县,一场以移风易俗为笔、以文明新风为墨的深刻变革正在徐徐展开。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永靖县将移风易俗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抓手。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乡村的精神风貌,更让文明之花在永靖大地绚丽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

在黄河之畔的永靖县,一场以移风易俗为笔、以文明新风为墨的深刻变革正在徐徐展开。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永靖县将移风易俗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抓手。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乡村的精神风貌,更让文明之花在永靖大地绚丽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政策引领:筑牢移风易俗的制度根基

永靖县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以政策文件为纲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起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近年来,相继出台《治理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简办丧事承诺制度》《永靖县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目标,对彩礼金额、宴席规模、礼金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

在村规民约的修订中,永靖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公约、抵制高额彩礼等内容融入其中,形成“一村一策”的治理模式。全县134个村(社区)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由“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组成,负责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对婚丧嫁娶的流程、标准进行全程监督。

宣传浸润:厚植文明新风的思想沃土

永靖县以宣传教育为先导,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引导,让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转变。构建起“线上+线下”的全媒体宣传矩阵。线上,依托新永靖APP、永靖融媒、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移风易俗进行时”专栏;线下,通过公交车、出租车LED屏滚动播放标语,在村头巷尾设置文化墙、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将移风易俗融入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通过“集体婚礼”“孝亲宴”“道德讲堂”等形式,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五星级文明户”“零彩礼光荣户”“低彩礼模范户”等创评活动,树立了一批可学可做的身边榜样。通过典型示范,永靖县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风尚。

机制创新: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

永靖县在全县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行为量化为积分,村民可用积分在“道德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在盐锅峡镇小茨村,村民张某因积极参与村里的环境整治和移风易俗宣传,累计获得积分120分,兑换了一袋大米和一桶食用油。他感慨地说:“以前觉得做好事是义务,现在还能得实惠,大家的积极性都高了。”通过积分制,永靖县实现了“小积分”撬动“大文明”,让文明行为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

永靖县在各村(社区)建设“道德超市”,将积分兑换与文明评议相结合,让文明行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太极镇大川村,道德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洗衣粉、牙膏、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村民凭积分即可兑换。同时,超市还设立“文明榜”,对积分高的家庭进行表彰,并在贷款、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这一举措让文明行为成为群众的“无形资产”,激发了大家争当文明标兵的热情。

文化赋能:打造移风易俗的永靖样本

永靖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移风易俗与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以黄河文化为核心,打造了黄河三峡旅游区,将移风易俗融入旅游体验。在炳灵寺石窟、刘家峡水电站等景点,设置文明旅游宣传牌,倡导游客践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同时,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通过傩舞表演、非遗展示等活动,让游客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文明新风的熏陶。这一举措既提升了旅游品质,又传播了文明理念。

永靖县将移风易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举办郁金香文化旅游节、黄河音乐节等活动,推动文明实践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在郁金香文化旅游节期间,游客可参与“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通过清理垃圾、引导交通等行为获得积分,兑换旅游纪念品。这一举措既增强了游客的文明意识,又提升了永靖的知名度。通过文旅融合,永靖县让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经过多年的努力,永靖县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移风易俗的文明变革正在书写新的篇章。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更重塑了乡村的精神,让文明之花在永靖大地绚丽绽放。下一步,永靖县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永靖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来源:永靖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