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村樱桃交易市场,果农们满载樱桃的车排成了行,红的、黄的、橙的……一筐筐樱桃如玛瑙一般,色泽鲜亮,让人垂涎欲滴。“我们的樱桃品种丰富,想吃甜的买艳阳、黄蜜,喜欢酸甜味的可以买一线红,还有大紫、布鲁克斯,都可以来点尝尝。”果农郭艳玲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家种植的樱桃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黄红立 通讯员 刘梦雪 朱晓玲
走进孟津区麻屯镇杨岭村,村口“孟津樱桃岭,樱桃红了”的巨型标语便映入眼帘。果园里,一簇簇紫红的樱桃十分喜人,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果香味。
在村樱桃交易市场,果农们满载樱桃的车排成了行,红的、黄的、橙的……一筐筐樱桃如玛瑙一般,色泽鲜亮,让人垂涎欲滴。“我们的樱桃品种丰富,想吃甜的买艳阳、黄蜜,喜欢酸甜味的可以买一线红,还有大紫、布鲁克斯,都可以来点尝尝。”果农郭艳玲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家种植的樱桃。
小樱桃映红大产业,像郭艳玲这样在村里自产自销樱桃的还有500多户,村民们依靠种植樱桃走上了致富路。村党支部书记杨松介绍说,从2011年起,杨岭村开始种植露天大樱桃,因这里阳光充沛,气温适宜,所产樱桃浑圆紧实、红若玛瑙、滋味甘爽,入选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每年4到5月的丰收季,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和采购商。此外,杨岭村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将樱桃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由“卖樱桃”拓展为“卖风景”“卖体验”。
“樱桃丰收,主要还得卖出去,群众挣到钱才是正理儿!”杨松说,除了自产自销,随处可见的京东、顺丰樱桃揽收站点在全村有20余个,果农们通过电商物流,足不出村就可以将自家樱桃销售到全国各地。“这几天生鲜冷链下单特别多,这里的樱桃运到海南卖到50多元一斤,供不应求,这几日外运的樱桃有一万多斤!”顺丰物流一工作人员说。
杨岭村以创新“村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化模式,通过支部牵头、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历经多年培育,现如今全村种植规模已达2600亩,品种有50多个,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多万元。
在杨岭村樱桃产业不断壮大的背景下,麻屯镇顺势而为,以杨岭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庙后、柏树沟、潘沟等5个村,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樱桃种植产业,认真做好果蔬花乡片区“樱香满园”组团建设。
全镇樱桃种植面积达到1万余亩,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实现了荒山变绿地,绿地变“银行”。今年新建的孟津区樱桃岭交易市场坐落在杨岭村村口,集仓储、电商直播、物流配送、创新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麻屯镇的樱桃交易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樱桃红了,乡村富了。从单门独户的庭院经济到村镇集体抱团组团发展,再到区域产业布局,一颗颗樱桃正串起孟津乡村振兴的甜蜜链条。
麻屯镇党委负责人说,“樱香满园”组团将建立联合党组织,以“六个一”工作举措和“六联”工作路径为总抓手,配套一家农事服务中心、培育一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落实“联合党组织+产业联盟”工作模式,组团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把红樱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金果果”。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