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当时就有不少人提出,荣威此举并不明智。毕竟,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虽超50%,但在10万元级别的家轿是市场,市场依然被燃油车主导。譬如,号称“马路三大妈”的朗逸、轩逸、卡罗拉销量表现依旧强势,而纯电车型不能说没有,但影响力确实有限。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上汽荣威推出了A+级新车纯电D6。
不过,当时就有不少人提出,荣威此举并不明智。毕竟,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虽超50%,但在10万元级别的家轿是市场,市场依然被燃油车主导。譬如,号称“马路三大妈”的朗逸、轩逸、卡罗拉销量表现依旧强势,而纯电车型不能说没有,但影响力确实有限。
那为什么荣威依然一头扎进去呢?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荣威纯电D6显然是有备而来。
今天我们就从用车成本、空间表现、安全性能等几大维度来展开解析,看看荣威纯电D6对比“马路三大妈”到底强在哪。
每公里不到 3 分钱,1年省上万,又能去度假
电车对比油车最大的优势自然是用车成本。
虽说朗逸(0.4元/公里)、轩逸(0.45元/公里)、卡罗拉(0.3元/公里)个个都以低油耗著称,但和纯电车型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前段时间,荣威纯电D6以百公里9.125度的成绩拿下了“全球最低电耗”吉尼斯世界纪录,按照家充谷时3毛钱一度电来计算的话,大概是每公里3分钱,四舍五入基本等于不用钱。
同时,荣威纯电D6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加持,首先是普遍应用于20万级车型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将电池与车身高度集成,不仅优化了传力路径,提升了整车扭转刚度,还实现了车身减重16%,让能耗直接下降一大截。
其次,是行业顶尖的一体式热管理方案。它采用最适合新能源车的直接式热泵系统,配合高效的热源耦合技术,实现环境吸热、电驱余热、PTC等多热源统一调配、灵活供给的同时,舱内与环境仅1次热交换,热能传递效率更优。在近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下,荣威纯电D6实测续航达成率75%,20度常温环境下更实现116.9%反向虚标续航表现。而充电次数越少,自然用车成本也就越低。
安全层面,在今年4月15日,央视新闻特别直播了荣威纯电D6的极限测试挑战,这款车顺利完成了整车刮底、500mm涉水和50吨重卡单侧碾压电池包等一系列超越国标的极限测试,并获得中汽中心颁发的"TOP Electric电安全综合挑战"证书。
这种极致安全,带来的就是保养层面的优势,荣威纯电D6无需向燃油车一样频繁更换机油、滤芯等耗材,能进一步降低长期持有成本。
所以光就用车成本这一块,荣威纯电D6对比朗逸、轩逸、卡罗拉等车型,一年下来可为车主节省近万元,直接省下一部iPhone或者是一趟旅游的经费了,所以在用车成本上可谓完胜。
得房率72.8%,主被动安全拉满,这才是国民家轿该有的样子
作为家用轿车,空间表现也至关重要。此前朗逸、轩逸、卡罗拉这些经典车型都是以后排大空间著称,轩逸更是直接成为了燃油车时代A+级轿车的空间标杆。
不过,对于荣威纯电D6而言,它们那些优势都属于上一个时代了,作为纯电车型,荣威纯电D6再次展现了自身的优势。
荣威纯电D6的车身尺寸为4792x1828x1496mm,轴距更是长达 2750mm,可谓全方位超越朗逸、轩逸、卡罗拉。
车身尺寸更大自然意味着乘坐空间也更大,同时,得益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赋能,荣威纯电D6的车内得房率高达72.8%,乘坐空间堪比B级车。
相较于燃油车,荣威纯电D6的二排纯平地台设计,让后排膝部空间达94mm,高个乘客也能在后排舒服的翘起二郎腿,再搭配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角度,让后排的乘坐舒适性更近一步。
在储物空间方面,荣威纯电D6配备了同级领先的718L复式后备箱(560L上层空间+158L下沉隐藏空间),且全车29处储物空间可轻松收纳婴儿车、露营装备等家庭用品。
除了大空间之外,荣威纯电D6在智能化层面也远远甩开了朗逸、轩逸、卡罗拉。
荣威纯电D6的座舱采用了简约设计,整体视野通透,科技感十足。12.8寸横向布局触控液晶大屏、隐藏式出风口、三挡位多功能插片杯托槽、手机无线快充等实用配置,满足了现代家庭对智能科技的需求。
相较之下,朗逸、轩逸、卡罗拉还在使用手机辅助,整体智能化生态仍较单一。
另外,作为纯电车型,荣威纯电D6在驾控上也要相较燃油车有更好的体验,除了随叫随到的动力之外,同级最小5.2米转弯半径与舒适制动CST功能,让城市穿梭与停车更从容,减少乘坐晕车感。这些体验也是朗逸、轩逸、卡罗拉所无法做到的。
总结
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家庭用户对车型的选择愈发注重综合实力。
而荣威纯电D6以纯电平台重构家用轿车价值体系,在能耗经济性、空间实用性、安全可靠性等家庭核心关切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此外,荣威纯电D6限时一口价仅7.98万起步,击穿纯电车型价格底线。对于追求高性价比、注重用车品质的新生代家庭而言,这款融合尖端三电技术与人性化设计的"国民家轿",正在重新定义十万级家用车市场的价值标杆。
来源:车早茶